
商鞅變法所體現的經濟思想
商鞅變法所體現的經濟思想
1)廢井田、開阡陌
商鞅在經濟上推行的重大舉措是“廢井田、開阡陌”.《史記》記載:商鞅“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戰國策》說商鞅“決裂阡陌,教民耕戰”,廢止“田里不粥(“粥”同“鬻”,音yù)”的原則.所謂“阡陌”,指“井田”中間灌溉的水渠以及與之相應的縱橫道路,縱者稱“阡”,橫者稱“陌”.“封疆”就是奴隸主貴族受封井田的界限.“開阡陌封疆”就是把標志土地國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廢除奴隸制土地國有制,實行土地私有制.從法律上廢除了井田制度.法令規定,允許人們開荒,土地可以自由買賣,賦稅則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來平均負擔.此后秦政府雖仍擁有一些國有土地,如無主荒田、山林川澤及新占他國土地等,但后來又陸續轉向私有.這樣就破壞了奴隸制的生產關系,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
2)重農抑商、獎勵耕戰
商鞅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規定,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勞役和賦稅,以農業為“本業”,以商業為“末業”.因棄本求末,或游手好閑而貧窮者,全家罰為官奴.商鞅還招募無地農民到秦國開荒.為鼓勵小農經濟,還規定凡一戶有兩個兒子,到成人年齡必須分家,獨立謀生,否則要出雙倍賦稅.禁止父子兄弟(成年者)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這些政策有利于增殖人口、征發徭役和戶口稅,發展封建經濟.
商鞅實行重農抑商政策的原因:1.農業是人們最基本的生活資料.2.國家通過穩定的土地稅保證財政收入.3.有利于社會的安定將農民束縛在土地之上.4.工商業會加劇勞動力從土地上流失從而造成種種社會問題.5.商品經濟不發達,不如經營土地有保障.
3)統一度量衡
商鞅變法前,秦國各地度量衡不統一.為了保證國家的賦稅收入,商鞅制造了標準的度量衡器,如今傳世之“商鞅量”,上有銘文記有秦孝公“十八年”“大良造鞅”監造,“爰積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為升”.從“商鞅量”中得知,商鞅規定的1標準尺約合今0.23公尺,1標準升約合今0.2公升.由量器及其銘文可知,當時統一度量衡一事是十分嚴肅認真的.商鞅還統一了斗、桶、權、衡、丈、尺等度量衡.要求秦國人必須嚴格執行,不得違犯.
統一度量衡的作用:1.為經濟文化的交流提供便利.2.有利于統一賦稅和俸祿.3.有利于消除割據勢力.4.為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奠定基礎.
度量衡的統一的意義
第一、全國上下有了標準的度量準則,為人們從事經濟、文化的交流活動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第二、對賦稅制和俸祿制的統一產生了積極作用;
第三、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據勢力的影響;
第四、為后來秦始皇統一度量衡奠定了基礎.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