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承平恬嬉,不知修攘為何事,破一島一省震,騷一省各省震,抱頭鼠竄者膽裂之不睱,馮河暴虎者虛驕而不實。如此而欲其靜鎮固守,嚴斷接濟,內俟船械之集,外聯屬國之師,必沿海守臣皆林公而可,必當軸秉鈞皆林公而后可。 ——《中國通史參考資料》近代部分(修訂本) 材料2: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由于中國人閉關自守、驕傲自滿,三次災難性的戰爭使他們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國的戰爭,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戰爭,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戰爭。在這些戰爭中所遭到的恥辱性的失敗,迫使中國人打開大門,結束他們對西方的屈尊態度,重新評價自己的傳統文明。其結果是入侵與反入侵的連鎖反應;它產生了一個新中國,產生了至今震撼著遠東和全球的影響。 ——《全球通史》 材料3:三、西歷本年八月十九日,即中歷七月初六日,上諭以諸國人民遇害被虐各城鎮,停止文武各等考試。四、西歷本年二月初一日,即中歷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諭以各省督撫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屬境內均有保平安之責。如復滋傷害諸國人民之事,或再有違約之行,必須立時彈壓懲辦,否則該管之員,即行革職,永不敘用,亦不得開脫別給獎敘(附件十六)。 ——梁為楫主編《中國近代不平等條約選編與介紹》
(1)據材料1,分析鴉片戰爭失敗的原因,思考如果如材料所說重用“林公”,能否挽救敗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材料2,說明三次戰爭的災難性體現在哪里?中國人“重新評價自己的傳統文明”表現在哪里?你如何正確看待中國在這一進程中的遭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斷材料3出自哪一條約?有何標志性后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