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核廢水排海危害有多大?
日本核廢水排海危害有多大?
1.污染問題
最直接的是海洋生態,放射性物質將可能殺死海洋生物,威脅生態安全,將可能導致太平洋成“死洋”。
海洋中就算還有生物存在,也不能食用了,所以對食品安全等也造成影響。
水,因為是通過水向太平洋排放,水就是直接接觸,如果滲透到陸地,那么地下水,飲用水也會給我們帶來危害。
對大氣的污染也一觸即發,這將是整個地球的一次巨大災難。
2.行業問題(漁業等相關領域)
沿岸漁民失業,遠洋漁業受損。(它的北海道漁場完蛋,下面洋流會說到)
3.人類發展問題
影響未來人類的生存發展,太平洋將成為一個生化武器大池子…
人類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等等,都會受到影響,日本此舉遺臭萬年!
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巖石圈等等危害到很多,想得到的都會受到影響,因為人類生存生活空間是一個復雜的整體,對立又統一,相互影響。
2021年4月13日,日本首相菅義偉做出了牽動全球的一項政治決定——從2022年起,向太平洋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含有對海洋環境有害的核廢水。雖然日本政府一再表示排放核污水的濃度符合國際標準,但在日本國內、周邊國家、乃至國際社會,均引發了廣泛的質疑和反對。
基于日本此舉引發的普遍關注,我們以國際法為視角作以分析,并預測在2021年法考中可能存在的考點。
首先,從國際環境法的基本原則來看,“尊重國家主權和不損害國外環境”是各國都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如果不把核廢水排到大海,那么如何處置是日本內政;但想要排到大海,就變成嚴重的國際問題。海洋是屬于全世界的,日本核廢水排海的做法將嚴重損害國際公共健康安全和周邊國家人民的切身利益。
根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各國對海洋環境負有保護的一般義務。同時,以《防止傾倒廢物及其他物質污染海洋的公約》為基礎,也規定有物質分類名單和許可證制度。日本作為相關國際條約的締約國,負有善意履行國際義務的責任。因此,日本核廢水排海的做法,不僅是極其不負責任,而且是嚴重違反了國際法。
其次,針對違反國際法的行為,如果造成了損害后果,無論是即時的還是潛在的,受害者可依法向日本提起訴訟,追究其國際法律責任。
關于國際法律責任的承擔,采取雙重責任制度。根據《關于核損害的民事責任的維也納公約》規定,國家保證營運人的賠償責任,并在營運人不足賠償的情況下,對規定的限額進行賠償,即國家承擔補充賠償責任。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