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戰役是指下列哪三場戰役?
三大戰役是指下列哪三場戰役?
答案
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解析
三大戰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戰略決戰,包括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三場戰略性戰役。三大戰役的勝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基礎。
擴展知識
解放戰爭也被稱之為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此次國內革命戰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解放軍推翻國民黨統治、解放全中國而進行的戰爭,這次戰爭的時間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歷時四年多,而在這段時間內,共產黨與國民黨進行了眾多決戰,而其中最著名也是最重要的戰略決戰有三個,分別是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
三、遼沈戰役 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
在戰爭爆發前,國共雙方的兵力比是3.14:1,而在遼沈戰役前已經變成了1.3:1。因此在1948年9月的時候,中共中央決定對國民黨進行戰略決戰,這是解放戰爭時期第一次戰略大決戰,也是一次意義重大的決戰。
此次決戰共產黨投入了東北野戰軍全部主力2個兵團部、步兵12個縱隊和1個特種兵縱隊、1個鐵道縱隊,東北軍區地方部隊等兵力,而國民黨則投入了東北“剿總”司令部及第1兵團2個軍、第6兵團4個軍、第8兵團2個軍、第9兵團6個軍和援敵第17兵團3個軍等國民黨在關外的全部主力部隊。
此次戰役的具體領導人是林彪、羅榮桓、劉亞樓等三人,此次戰役一共消滅了47.2萬余人,一舉摧毀了國民黨在關外的全部主力部隊,解放了東北全境,同時使得東北野戰軍成為了一支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軍隊,為之后的解放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二、淮海戰役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淮海戰役以徐州為中心,解放軍投入了60萬軍隊,而國民黨則投入了80萬,這場戰役可以說我軍的兵力裝備都處于劣勢,因此淮海戰役的勝利也被稱之為中外戰爭史上的奇跡,此次戰役雖然獲得了勝利,但是傷亡同樣慘重,同樣消滅的敵人也不少,在付出了傷亡13萬余人的代價下,消滅了國民黨多達55.5萬人。
此次戰役的具體領導人是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此次戰役雖然戰況激烈,傷亡慘重,但是就勝利意義來說還是非常大的,實現了將國民黨主力部隊盡可能消滅在長江以北的戰略部署,這次勝利之后,已經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華東,而中原地區基本上獲得解放。
一、平津戰役 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
平津戰役是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的最后戰役,此次戰役在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消滅的敵人數排在第二,一共消滅了52.1萬余人,但是這次戰役中,我軍的傷亡人數是最少的,僅僅傷亡了3.9萬人。在這次戰役之后,華北地區除太原、大同、新鄉等少數據點及綏遠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獲得解放。
此次戰役的具體領導人是林彪、羅榮桓、聶榮臻,這次戰役一舉將華北大部分地區解放,同時和平解放北平,對于國民黨的士氣打擊也是非常大的,這也為之后的解放戰爭進程加速起到了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