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稱為“臺灣硅谷”的城市是 ( )
A. 臺北 B. 臺南 C. 高雄 D. 新竹
被稱為“臺灣硅谷”的城市是 ( )
A. 臺北 B. 臺南 C. 高雄 D. 新竹
D
新竹科技園被稱為“臺灣硅谷”“竹科”
擴展知識
605公頃的土地,2000年創造了280億美元的產值,約占全臺灣的10%;進出口貿易額超過290億美元,是全臺灣的13.1%。它,就是臺灣的“矽谷”——新竹科學工業園區,一片神奇的土地。 科技帶動產業升級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位于臺灣島西北的新竹縣、市交界處,離臺北70公里路程。20多年前,臺灣的有識之士選擇在這里建立科學園區,以科技促進傳統產業的升級,是因為這里人杰地靈。首先,這里有“清華大學”和“交通大學”,可以提供高素質的科技人才和高品質的人才培訓。與北京的清華大學、上海的交通大學一樣,臺灣的這兩所學校也以理工科著名,當然各有側重。臺灣的清華大學以物理、化學、核子工程享有盛譽,而臺灣交通大學則素來執微電子專業科系之牛耳。如今,臺灣清大有6個學院,8000多學生;臺灣交大有5個學院,9000余學生。其次,這里有一家為商業服務的研究機構———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可以研究開發技術、提供技術轉移,如今研究院設有電子、光電、電腦與通訊、材料、機械、化工、能源與資源等7個研究所,以及生物醫學工程等4個研究中心。再者,這里土地豐腴,交通便利,公路、鐵路自不必說,機場、港口也近在咫尺。 自1980年創立以來,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前后經過3期開發建設,逐步形成積體電路、電腦及周邊、通訊、光電、精密機械、生物技術等六大產業,成為臺灣的高科技基地,為臺灣產業的升級作出了巨大貢獻,被稱為“會下金蛋的母雞”。到去年底,園區共有高科技公司289家,其中有34家公司股票上市,25家公司股票上柜,3家公司股票在美國上市。園區從業人員有10.28萬多人,62%為大專以上學歷,碩士有1.67萬多人,博士有1209人,平均年齡31歲。其中,海外學成回臺人員4108人,由他們參與設立的公司113家。在園區21年的發展過程中,這些海外學人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他們帶回的科學技術和經營理念在園區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曾經有“竹科”經歷的臺灣朋友告訴我們,別看現在的園區內一些公司財大氣粗,聲名顯赫,當年初創業時,往往就是七八個人、十來條槍的小公司,員工不是同學就是同事。為了節省成本,他們因陋就簡,多是在園區以外的住宅區里租房子當辦公室。等到產品開發出來,有了一定的營業額時,他們再向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申請入區。篳路藍縷的艱辛換來的是功成名就的喜悅。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