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秦瑯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東有東海。但西漢學者編寫的《淮南子》等書說顓頊帝即已“西濟于流沙”,大禹“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紂之地,左東海,右流沙”。上述差異最能說明( )
A 《淮南子》等書以傳說貶抑秦始皇
B. 年代久遠導致歷史記述莫衷一是
C. 歷史材料的運用首先要辨別真偽
D. 石刻與文獻形成證據鏈印證歷史
據秦瑯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東有東海。但西漢學者編寫的《淮南子》等書說顓頊帝即已“西濟于流沙”,大禹“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紂之地,左東海,右流沙”。上述差異最能說明( )
A 《淮南子》等書以傳說貶抑秦始皇
B. 年代久遠導致歷史記述莫衷一是
C. 歷史材料的運用首先要辨別真偽
D. 石刻與文獻形成證據鏈印證歷史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解讀史料獲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淮南子》屬于文學作品,是二手史料,不足以作為歷史研究的主要憑證,所以使用的時候要相謹慎,故C項正確;A只是對文學作品使用史料的介紹;年代相近也可能導致歷史記述不同,與“最能說明”不符,故B項錯誤;石刻與文獻兩者相互矛盾,未能“形成證據鏈印證”,故D項錯誤。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