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部編八年級上冊歷史期中測試卷
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計60分)
1. 孫中山先生曾說:“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碑斍逋醭墒⑥D衰時,資本主義已成為成世界歷史發展的大勢所趨,當時引領這一發展潮流的國家是( ? )
A、美國 ? ?? ?B、法國?
?C、英國 ? ? ? ?D、日本
2. 他受命清拆大臣,后赴廣東禁煙?!捌埨麌疑酪裕M因禍福避趨之”是他愛國情懷的真實寫照。他是( ? )
A.關天培??? B. 林則徐
C.琦善 ???D.奕山
3.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關閉已久的大門,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得出此結論的主要依據是( ? )
A.中國市場大門被打開
B.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遭到破壞?
C.民族矛盾成為社會主要矛盾
D.中國社會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
4.英法兩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根本目的是(? )
A.維護鴉片走私利益
B.解決“亞羅號事件”和“馬神甫事件”?
C.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
D.懲罰清政府拒絕“修約”的行為
5.“采取表面‘調?!?、實際支持態度、在戰爭中,不花費一文錢,不出動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個參戰國得到更好的好處。這個國家是( ? )
A.英國? ? ?B.法國
C.日本?? ? D.俄國
6.太平天國運動爆發的主要原因是( ?)
A.列強加緊侵略中國
B.清政府加緊搜刮人民
C.自然災害不斷發生
D.西方基督教傳入中國
7.追根溯源,探求太平天國運動的足跡,應首先考察的地點是( ? )
A.金田村? ?? B.永安
C.南京?? ? ? D.上海
8.太平軍建立起與清政府對峙政權的標志是(? )
A.金田起義,建號太平天國
B.在永安整頓建制,分封王爵
C.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
D.改南京為天京定為都城
9.太平天國運動是歷史農民戰爭的最高峰。是太平天國由興盛走向衰敗的事件是( ? )
A.金田起義??? ? B.大敗洋槍隊
C.天京事變? ? ? D.太平軍西征
10.洋務派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 ? )
A.奕?? ? ?B.曾國潘?
C.李鴻章?? ? D.張之洞
11.奕?在1861年的一個秦折中說,要抵抗外國的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強?!毕铝懈黜?,洋務派在“自強”的旗號下創辦的軍事工業是( ? )
A.輪船招商局? ?? B.漢陽鐵廠
C.江南制造總局? ? ? D.湖北織布局
12.洋務運動打出“求富”的旗號,創辦的企業不包括(? )
A.福州船政局? ?? B.開平礦務局
C.上海機器織布局? ? ? D.湖北織布局
13.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洋務派開始籌劃海防,創建的三只新式海軍是( ? )
①北洋②南洋③東海④福建
A.①②③?? ?? B.①②④?
?C.②③④?? ? ? D.①③④
14.2016年1月經我國考古學家考證鑒定,在遼寧丹東附近海域發現的一艘沉船就是北洋艦隊的致遠艦。這一考古成就可直接用于研究( ? )
A.黃海大戰? ?? B.遼東戰役??
C.威海衛戰役? ? ? D.廊坊之戰
15.下圖描繪了《馬關條約》簽字儀式的場景。圖中所描繪的中國特命全權公使是( ? )
?
A.慈禧太后? ?B.光緒帝??
?C.李鴻章?? ? ? D.丁汝昌
16.與1842年的《南京條約》相比1895年的《中日馬關條約》反映了帝國主義階級列強侵華的新特點。這主要體現在(? )
A.割地賠款? ?? B.開埠通商
C.協定關稅? ? ? D.設立工廠
17.19世紀末,中日掀起了一場救亡圖存的維新變法運動,其主要人物是( ? )
A.林則徐、魏源
B.李鴻章、左宗棠?
C.康有為、梁啟超?
D.慈禧太后、袁世凱
18.現身變法,臨刑時慷慨陳詞“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湖南維新志士是( ? )
A.宋教仁? ?? B.黃興
C.譚嗣同? ? ?D.蔡鍔
19.下列關于戊戌變法的評價正確的有(? )
①資產階級的愛國政治運動②新王朝推行民主政治的嘗試 ? ? ? ?
③加快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④近代中國的一次思想啟蒙運動
A.①②③? ?? B.②③④?
C.①③④?? ? ? D.①②④
20.某公司籌拍《義和團》電影中,下列情節不符合歷史是的是( ? )
A.義和團政入紫竹林租界 ?? ?
B.設立拳廠、神壇,練拳習武 ?? ? ?
C.英勇抗擊八國聯軍 ? ?? ?
D.興起于1868年廣東一帶
21.1900年,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的直接目的是(? )
A.推翻清政府統治? ?
B.滅亡和瓜分中國 ? ? ? ?
C.鎮壓義和團運動 ? ?
D.搶劫北京的財物
22.下列條款屬于《辛丑條約》的內容的是(? )
①賠款2100萬元②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 ? ??
③增辟通商口岸④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
A. ①② ???B. ①③? ? C.②④ ??D. ①③④
23.圖示法是我們學習歷史常用的一種方法,通過繪制一些簡單的圖示,可以能對歷史事件在時間和空間上的聯系與發展有更直觀地了解。對下列圖示解讀最為準確的是(? )
?
A.中國民族工業艱難曲折的發展歷程
B.中國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
C.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
D.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歷程
24.民國27年換算成公元紀年應是( ? )
A.1926年? ? B.1927年 ? ?C.1937年? ?? ?D.1938年
25.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是(? )
A.《鐵定憲法大綱》 ? ?
B.《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 ? ? ?
C.《中華民國憲法》?
D.《中華民國憲法》
26.如果以“追尋共和足跡”為主題出一期板報,請在下列內容中選取可用素材并按順序排列( ? )
①中國同盟會成立 ?②公車上書 ?③中華民國成立 ??
④武昌起義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
A.①④⑤③? ?? B.②④③⑤?
C.①④③⑤? ? ? D.②①④③
27.為了重新組織責任內閣限定袁世凱權利,革命黨人將同盟會改組為( ? )
A.興中會? ??? ? ? B.國民黨
C.強學會? ? ? D.共進會
28.“前年殺吳祿貞,去年殺張振武,今年叉殺宋教仁;你說是應桂馨,他說是洪述組,我卻說是袁世凱?!边@幅挽聯中提及的事件最終引發了( ? )
A.護國運動??? ?B.武昌起義
C.戊戌政變? ? ? D.“二次革命”
29.孫中山發表宣言,譴責袁世凱“推翻民國”,號召全國人民“猛力進行”,以除去此“國賊”。該宣言應發表于( ? )
A.興中會成立時期? ??B.辛亥革命時期
C.“二次革命”時期? ? ? D.護國運動時期
30.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
A.護國運動迅速發展? ??
B.帝國主義放棄支持袁世凱
C.北洋軍閥內部分化? ???
D.賣國和復辟不得人心
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計40分)
31.(13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自1840年以來,西方列強先后發動了一系列侵略中國的戰爭,以武力強迫清王朝簽訂了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侵占中國的領土,蹂躪中國的主權,掠奪中國的財富,使中國一步一步地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材料二:農歷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國佳士得拍賣公司舉行的拍賣會上,圓明園文物——銅兔首、銅鼠首被中國廈門商人蔡銘超分別以1400萬歐元拍得,但蔡銘超“拍而不買”,拒絕付款!
(1)請寫出列強將中國近代社會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的四次侵略戰爭的名稱。(4分)
?
(2)材料二中,兩件獸首是在哪次戰爭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誰?(3分)
?
(3)寫出近代中國社會簽訂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和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條約名稱。(2分)
?
(4)清政府在近代屢戰屢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
(5)近代中國的屈辱歷史給我們哪些啟示?(2分)
?
32.(15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他們的對策是所謂的“自強”運動。這一詞語本身出自儒家經典著作,在19世紀60年代,用來指通過移植西方的機械制造來保護中國的文明。?——(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乙未二三月間,和議將成,適逢會試之年,各省舉人集于北京者以萬數千計,康有為創議上書拒之。梁啟超乃日夜奔走,號召連署上書論國事,廣東、湖南同日先上,各省從之……既而合十八省之舉人聚議于北京之松筠庵……與斯會者凡千三百……其書之大意凡三事:一曰拒和,二曰遷都,三曰變法。而其宗旨則以變法為歸。??——梁啟超《戊戌政變記》
材料三:
?
(1)材料一的“自強”運動指什么事件?(2分)據所學知識,舉出這場運動的主要內容。(4分)
?
(2)指出材料一中“自強”運動的根本目的和實現“自強”的途徑。(2分)
?
(3)材料二描繪的歷史事件是什么?該事件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分)
?
(4)材料三中的《萬國公報》《時務報》《國聞報》的創辦者分別是誰?(4分)這些報刊在當時的作用是什么?(1分)
?
33.(12分)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進者,他領導的辛亥革命是中國民主進程的豐碑。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辛亥革命大事記
?
材料二:陳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一書中寫道:“任憑你像堯舜那么賢達,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強暴,像曹操司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國皇帝,乃永遠沒有人答應”。
(1)材料一表格中的A、B、C處分別是什么事件?(6分)
?
(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說出辛亥革命偉大的歷史功績。(6分)
?
1
參考答案
?
?
1-10、CBDCD
?
?BADCA??11-20、CABAC ? DCCCD??
21-30、CCCDB ? CBDDD
31、(1)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2)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
(3)《南京條約》;《辛丑條約》。
(4)清朝政治腐敗導致國力衰弱,清朝政府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也是其重要原因。
(5)落后就要挨打等。
32、(1)洋務運動;創辦軍事工業、民用工業、籌劃海防或建設新式海軍。
(2)維護清朝統治;購買外國機器,培養近代工業技術人才,改革科舉。
(3)公車上書;掀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
(4)康有為、梁啟超,黃遵憲、汪康年、梁啟超,嚴復;推動了維新運動的發展,促進了變法的實現。
33、
(1)同盟會、辛亥革命、中華民國。
(2)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