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河北省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梳理題 河北省高考物理考哪幾本書篇一
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的改變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它包括平動,轉動和振動等運動形式。為了研究物體的運動需要選定參照物(即假定為不動的物體),對同一個物體的運動,所選擇的參照物不同,對它的運動的描述就會不同,通常以地球為參照物來研究物體的運動。
質點:
用來代替物體的只有質量沒有形狀和大小的點,它是一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僅憑物體的大小不能做視為質點的依據。
位移和路程:
位移描述物體位置的變化,是從物體運動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線段,是矢量。路程是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是標量。
路程和位移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僅就大小而言,一般情況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只有在單方向的直線運動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速度和速率
(1)速度: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①平均速度:質點在某段時間內的位移與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做這段時間(或位移)的平均速度v,即v=s/t,平均速度是對變速運動的粗略描述。
②瞬時速度: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軌跡上質點所在點的切線方向指向前進的一側。瞬時速度是對變速運動的精確描述。
(2)速率:①速率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是標量。
②平均速率:質點在某段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和所用時間的比值叫做這段時間內的平均速率。在一般變速運動中平均速度的大小不一定等于平均速率,只有在單方向的直線運動,二者才相等。
運動圖像
(1)位移圖像(s-t圖像):①圖像上一點切線的斜率表示該時刻所對應速度;
②圖像是直線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圖像是曲線則表示物體做變速運動;
③圖像與橫軸交叉,表示物體從參考點的一邊運動到另一邊。
(2)速度圖像(v-t圖像):①在速度圖像中,可以讀出物體在任何時刻的速度;
②在速度圖像中,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位移大小等于物體的速度圖像與這段時間軸所圍面積的值。
③在速度圖像中,物體在任意時刻的加速度就是速度圖像上所對應的點的'切線的斜率。
④圖線與橫軸交叉,表示物體運動的速度反向。
⑤圖線是直線表示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或勻速直線運動;圖線是曲線表示物體做變加速運動
返回目錄>>>
河北省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梳理題 河北省高考物理考哪幾本書篇二
高考在即,物理的知識點和公式有太多了,那么怎么復習高考物理知識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2022年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梳理,希望對你們有幫助,希望各位高考學子能夠喜歡!
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梳理
高考物理直線運動知識點
高中物理常見公式
1、大的物體不一定不能夠看成質點,小的物體不一定可以看成質點。
2、參考系不一定會是不動的,只是假定成不動的物體。
3、在時間軸上n秒時所指的就是n秒末。第n秒所指的是一段時間,是第n個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就是同一時刻。
4、物體在做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不一定是等于路程的。
5、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應打出輕重合適的小圓點,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橫線,應調整一下振針距復寫紙的高度,使之增大一點。
6、使用計時器打點時,應先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穩定后,再釋放紙帶。
7、物體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物體的速度為零時,其加速度不一定為零。物體的速度變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8、物體的加速度減小時,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時,速度可能減小。9、物體的速度大小不變時,加速度不一定為零。
10、物體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與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線上。
11、位移圖象不是物體的運動軌跡。
12、圖上兩圖線相交的'點,不是相遇點,只是在這一時刻相等。
13、位移圖象不是物體的運動軌跡。解題前先搞清兩坐標軸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圖象與速度圖象混淆。
14、找準追及問題的臨界條件,如位移關系、速度相等等。
15、用速度圖象解題時要注意圖線相交的點是速度相等的點而不是相遇處。
16、桿的彈力方向不一定沿桿。
17、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當阻力,也可充當動力。
18、滑動摩擦力只以和n有關,與接觸面的大小和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
19、靜摩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可變性,在分析有關靜摩擦力的問題時容易出錯。
20、使用彈簧測力計拉細繩套時,要使彈簧測力計的彈簧與細繩套在同一直線上,彈簧與木板面平行,避免彈簧與彈簧測力計外殼、彈簧測力計限位卡之間有摩擦。
21、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分力不一定小于合力。
22、三個力的合力最大值是三個力的數值之和,最小值不一定是三個力的數值之差,要先判斷能否為零。
23、兩個力合成一個力的結果是惟一的,一個力分解為兩個力的情況不惟一,可以有多種分解方式。
24、物體在粗糙斜面上向前運動,并不一定受到向前的力,認為物體向前運動會存在一種向前的沖力的說法是錯誤的。
25、所有認為慣性與運動狀態有關的想法都是錯誤的,因為慣性只與物體質量有關。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不是一種力,物體所受的外力不能克服慣性。
26、牛頓第二定律在力學中的應用廣泛,也有局限性,對于微觀的高速運動的物體不適用,只適用于低速運動的宏觀物體。
27、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動力學的兩類基本問題,關鍵在于正確地求出加速度,計算合外力時要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不要漏力或添力。
28、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也不是失去了重力,超重、失重只是視重的變化,物體的實重沒有改變。
29、判斷超重、失重時不是看速度方向如何,而是看加速度方向向上還是向下。
30、兩個相關聯的物體,其中一個處于超(失)重狀態,整體對支持面的壓力也會比重力大(小)。
返回目錄>>>
高考物理直線運動必考知識點高中物理常見公式萬有引力
1.開普勒第三定律:t2/r3=k(=42/gm){r:軌道半徑,t:周期,k:常量(與行星質量無關,取決于中心天體的質量)}
2.萬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
3.天體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體半徑(m),m:天體質量(kg)}
4.衛星繞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gm/r3)1/2;t=2(r3/gm)1/2{m:中心天體質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衛星gmm/(r地+h)2=m4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徑}
機械能守恒定律:mgh1+mv12/2=mgh2+mv22/2
庫侖定律的數學表達式:f=kqq/r2
電場強度的定義式:e= f/q
電勢差的定義式:u=w/q
歐姆定律:i=u/r
電功率的計算:p=ui
焦耳定律:q=i2rt
磁感應強度的定義式:b=f/il
安培力的計算式:f=bil
洛倫茲力的計算式:f=qvb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e=δф/δt
導體切割磁感線產生的感應電動勢:e=blv
返回目錄>>>
河北省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梳理相關文章:
★
高三物理必考知識點整理2021
★高三年級物理復習知識點整理2021
★2021年理綜高考物理復習知識點總結最新
★高三年級物理知識點歸納2021
★2021高一考生必讀物理考試必考知識點
★高二年級考生必讀物理最新必修二知識點2021
★2021年高考物理知識點復習歸納最新
★高一物理考生必讀重點知識點總結2021
★2021河北物理中考考點大歸納
★2021高一考生必讀物理考試必考最新知識點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element("script"); = "https:///?fff14745aca9358ff875ff9aca1296b3"; var s = mentsbytagname("script")[0]; before(hm, s); })();
河北省高考物理必考知識點梳理題 河北省高考物理考哪幾本書篇三
1、大的物體不一定不能夠看成質點,小的物體不一定可以看成質點。
2、參考系不一定會是不動的,只是假定成不動的物體。
3、在時間軸上n秒時所指的就是n秒末。第n秒所指的是一段時間,是第n個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就是同一時刻。
4、物體在做直線運動時,位移的大小不一定是等于路程的。
5、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應打出輕重合適的小圓點,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橫線,應調整一下振針距復寫紙的高度,使之增大一點。
6、使用計時器打點時,應先接通電源,待打點計時器穩定后,再釋放紙帶。
7、物體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物體的速度為零時,其加速度不一定為零。物體的速度變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8、物體的加速度減小時,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時,速度可能減小。9、物體的速度大小不變時,加速度不一定為零。
10、物體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與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線上。
11、位移圖象不是物體的運動軌跡。
12、圖上兩圖線相交的'點,不是相遇點,只是在這一時刻相等。
13、位移圖象不是物體的運動軌跡。解題前先搞清兩坐標軸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圖象與速度圖象混淆。
14、找準追及問題的臨界條件,如位移關系、速度相等等。
15、用速度圖象解題時要注意圖線相交的點是速度相等的點而不是相遇處。
16、桿的彈力方向不一定沿桿。
17、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當阻力,也可充當動力。
18、滑動摩擦力只以和n有關,與接觸面的大小和物體的運動狀態無關。
19、靜摩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可變性,在分析有關靜摩擦力的問題時容易出錯。
20、使用彈簧測力計拉細繩套時,要使彈簧測力計的彈簧與細繩套在同一直線上,彈簧與木板面平行,避免彈簧與彈簧測力計外殼、彈簧測力計限位卡之間有摩擦。
21、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分力不一定小于合力。
22、三個力的合力最大值是三個力的數值之和,最小值不一定是三個力的數值之差,要先判斷能否為零。
23、兩個力合成一個力的結果是惟一的,一個力分解為兩個力的情況不惟一,可以有多種分解方式。
24、物體在粗糙斜面上向前運動,并不一定受到向前的力,認為物體向前運動會存在一種向前的沖力的說法是錯誤的。
25、所有認為慣性與運動狀態有關的想法都是錯誤的,因為慣性只與物體質量有關。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不是一種力,物體所受的外力不能克服慣性。
26、牛頓第二定律在力學中的應用廣泛,也有局限性,對于微觀的高速運動的物體不適用,只適用于低速運動的宏觀物體。
27、用牛頓第二定律解決動力學的兩類基本問題,關鍵在于正確地求出加速度,計算合外力時要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不要漏力或添力。
28、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也不是失去了重力,超重、失重只是視重的變化,物體的實重沒有改變。
29、判斷超重、失重時不是看速度方向如何,而是看加速度方向向上還是向下。
30、兩個相關聯的物體,其中一個處于超(失)重狀態,整體對支持面的壓力也會比重力大(小)。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