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小班音樂教案 小班音樂教案篇一
1、能根據音樂節奏的快慢做游戲。
2、大膽表演大象、小老鼠的動作,表現小老鼠的機靈淘氣和大象笨重詼諧的形象。
3、樂意與同伴共同體驗游戲的樂趣。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1)制作教學ppt。
(2)小鼓一只、音樂3段
1、欣賞《小老鼠與大象》故事。
師:“小老鼠和大象是一對好朋友,有一天它們一起出去散步。(播放ppt)它們走到了哪里?(小橋)我們來聽聽大象是怎么走的呢(鼓聲‘咚咚咚’),小老鼠呢?(鼓聲‘篤篤篤篤篤’),(繼續播放ppt)它們又走到了哪里?(小山)大象怎么走的呢?小老鼠呢?(繼續播放ppt),大象和小老鼠走累了,來到了哪里休息呀?(草地),大象‘咚咚咚’,小老鼠‘篤篤篤篤篤’來到草地上休息”(大象走過敲鼓中間節奏慢,小老鼠走過敲鼓邊節奏快。)
2、引導幼兒回顧故事的情節,學習和創編小老鼠和大象的動作。
⑴師:“請小朋友們想想看,剛才的故事里有誰呀?”(大象、小老鼠)師:“它們去了哪些地方玩呢?”(小橋、小山、草地)
⑵讓幼兒學大象(跺腳)和小老鼠(輕快踮腳走)的腳步聲以及走路的樣子師:“大象在走過小橋(小山、草地)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呀?誰來學學看呀?小老鼠又是什么樣的呢”(敲鼓,兩種方式多次輪流反復。)幼兒模仿。
師:“為什么大象是這樣(做跺腳動作)走路的?小老鼠是這樣(做輕快踮腳走動作)走路的呀?”(請小朋友形容:大象重腳步重,老鼠輕腳步輕)
⑶聽鼓聲,與幼兒一起學動物走路的樣子,將故事重復一遍。
師:“下面請小朋友聽好咯,是誰來了呀?(敲鼓)我們一起來學學看!
大象‘咚咚咚!’走過小橋,小老鼠‘篤篤篤篤篤’走過小橋。
大象‘咚咚咚!’翻過小山,小老鼠‘篤篤篤篤篤’翻過小山。
大象‘咚咚咚!’來到草地上休息,小老鼠‘篤篤篤篤篤’來到草地上休息。”
教師總結:大象身體大而笨重,所以走路慢。小老鼠身體輕,所以走路快。
3、跟隨音樂,大膽表演。
師:“我們小朋友啊,表演大象和小老鼠的時候都表演的很棒,接下來我們跟著音樂,一起再表演一次好嗎?請你聽清楚,什么時候是大象出來了,什么時候是小老鼠哦。”
播放音樂,配班敲鼓。
4.謝幕!
師:“我們的大象和小老鼠都表演的好棒呀,今天我們玩的可真開心,大象和小老鼠也要回家了,我們一起和大家再見吧!”
小班音樂教案 小班音樂教案篇二
活動目標:
1、能用強弱不同的力度演唱《大雨和小雨》。
2、大膽嘗試用聲音、動作來表現大雨和小雨。
3、積極參與音樂活動,激發對音樂的表現和創造力。
活動過程:
一、產生興趣
1、師:剛才我們小朋友已經吃過了點心,老師這里來了一只小兔子,它的肚子也餓了,它準備去采蘑菇。哇,這里有好多的蘑菇呀……采一個、兩個、三個……哎呀,烏云來了,下雨了……
2、教師清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二、初步嘗試用聲音、動作來表現大雨和小雨
1、師:小兔子看到下雨了,趕緊躲了起來。剛才下了什么雨?(大雨……小雨……)
2、師:下大雨的聲音怎么樣的呀?(嘩啦嘩啦……) (出示大雨圖片)
3、大雨下的可真大,慢慢地雨變小了!我們來聽一聽……伴奏老師談小雨。
4、小雨下的聲音是怎么樣的呀?(淅瀝淅瀝……) (出示小雨圖片)
5、師:小朋友真能干, 今天我們來學一學這首好聽的歌曲,它的名字叫‘大雨和小雨’。
6、師:我們再一起聽聽這首歌,這一次你們可要仔細聽一聽下大雨和下小雨的時候聲音有什么不一樣的?”(伴奏老師彈第二遍音樂,教師唱歌曲,幼兒回答。)
7、師:好聽嗎?大雨落下來時聲音是怎么樣的啊?小雨又是什么聲音?來,我們來唱一唱吧!讓幼兒嘗試唱歌。
8、師:我們的小朋友真能干,表揚表揚自己(幼兒進行自我表揚。)
9、教師小結:大雨唱的時候聲音要響響的,小雨唱的時候聲音是輕輕的。現在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教師帶領幼兒完整唱一遍,引導幼兒唱出強弱力度)
三、熟悉歌曲、大膽的表現大雨和小雨不同的強弱力度
1、師:我們唱的真好聽,除了用我們的聲音來表現大雨和小雨,我們還能用什么來表現大雨和小雨? (引導幼兒大膽用小身體來表現大雨和小雨)
2、師:大雨的時候怎么表現?小雨呢?(引導幼兒用小身體來表現強弱力度。)
3、師:我們小二班的小朋友真的太能干了,現在老師要考考你的小耳朵了,如果小耳朵聽到是大雨,我們就大聲的唱,小手一起跟著做動作,如果聽到小雨就輕輕的唱,小手也跟著做動作。(伴奏老師談大雨、小雨。)
四、活動結束
1、師:小耳朵好靈呀,跟小兔子的耳朵一樣,小兔子聽到你們唱歌了,也想和你們一起唱,你們同意嗎?(幼兒完整唱一遍。)
2、師:太陽公公出來了,雨停了。小白兔說和我們一起唱歌很開心,現在想邀請我們幫它一起去采蘑菇,你們說好嗎?(帶領幼兒回教室。)
小班音樂教案 小班音樂教案篇三
1.理解歌詞,初步學會唱歌曲。
2.初步能以不同的角色學習唱歌表演,培養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表演能力。
3.感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體驗小雞小鴨一起游戲及朋友間的友情。
1.草地背景圖。
2.小鴨、小雞圖片
3.節奏譜
4.頭飾(小鴨、小雞)與幼兒數量相同。
1.“小朋友,春天到了,天氣暖和了,小動物們都要出來玩了。呀,看誰來了呀?(小鴨)小鴨搖搖擺擺地來到草地上,真開心”。
2.提問:小鴨是怎么來到草地上的呀?誰來學一學這只小鴨呢?(學小鴨走路)
3.我們看看草地上還來了哪個小動物呢?(小雞)小雞快快樂樂地來到草地上,它是怎么走路的,誰來做做這只快樂的小雞呢?(學小雞走路)
4.小鴨小雞都來到了草地上,兩個好朋友碰在一起了,提問:兩個好朋友怎么樣了?(碰在一起),小鴨連忙跟小雞打招呼,它是怎么打招呼的呢?(出示節奏譜1 嘎 嘎 嘎)小雞是怎么打招呼的?(出示節奏譜2 嘰 嘰 嘰)
5.打完招呼后,他們還開心的唱起了好聽的歌。(嘎嘎 嘎)(嘰嘰 嘰)他們一同唱歌、一同游戲。
1.帶領幼兒朗誦歌詞,記住歌詞內容。“王老師把小鴨和小雞兩個好朋友的故事編成了一首兒歌,我們一起學一學。”(有節奏的念歌詞)
2.教師清唱歌曲。“王老師還能把這首兒歌唱出來,你們想聽嗎?”
3.幼兒演唱。“小朋友也來唱一唱吧。”
1.分角色演唱。
2.配合動作分角色演唱。
3.帶頭飾分角色表演唱。
請你和好朋友手拉手,我們一起到外面做游戲嘍!
小班音樂教案 小班音樂教案篇四
《庫乞乞》是一首很有特色的樂曲。全曲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由四句基本相同的樂句組成,歡快而又跳躍。每一個樂句的旋律走向成弧線形,四句旋律線看上去像四座山。第二部分是四個向上級進的長音。感覺像人上樓梯。第三部分是一個由人聲念出的固定節奏型。節奏為(庫庫︳庫乞乞‖)聽上去很有趣很神秘。根據音樂的旋律走向畫出圖形譜,《上山尋寶》的故事也就隨之在腦海誕生了。我想通過一幅畫一個故事來詮釋一首音樂,把抽象的音樂化為看得見的音樂。讓孩子在故事中感受音樂情緒、理解音樂結構,在故事中發揮想象創造出各種有趣的舞蹈動作。培養孩子能主動地“從自己內心出發”來進行與音樂的交流。
1.通過多種形式讓幼兒體驗樂曲所表現的三種不同的節奏。
3.感受音樂節奏游戲的歡樂氣氛。
大白紙一張、音樂磁帶
(一)開始部分
1.以熱身律動開始(教師一邊打鼓和幼兒一起進場,變化不同的節奏入場)
2.故事引出,初步感受音樂。
今天朱老師要帶你們一起去尋寶,這個寶藏藏在一個很遠很秘密的地方,精靈告訴我們只有拿到兩件法寶才能找到地圖。
(二)幼兒傾聽音樂,教師隨音樂畫出“地圖”。
1.師:你看到了什么,看懂了什么?(分析“地圖上有四座個山,然后還有四個樓梯,因為樓梯太高了所以爬起來太吃力,所以你們一定要注意爬慢一,引導幼兒講出開門的咒語“庫庫庫乞乞”。
2.幼兒隨著圖譜感受音樂。教師一邊聽音樂,一邊指著圖譜。讓有完賞音樂。
3.幼兒一邊拍手表示音樂第一部分,一邊拍腿表示第二部分。
(三)音樂游戲“騎馬尋寶”
1.根據音樂,創編騎馬、走樓梯、念咒語的動作。
2.帶領一同隨著音樂跳舞。
教師引導幼兒分析為什么沒有找到寶藏(回憶、分析音樂與動作之間的聯系)
(四)通過幼兒努力找到寶藏幼兒分享找到寶藏帶來的快樂。
小班音樂教案 小班音樂教案篇五
小班年齡的幼兒喜歡節奏簡單、歡快的音樂,聽到歡快的音樂,有些活潑的小班幼兒會隨著音樂進行跳舞,即進行簡單舞蹈的創編,雖然舞姿不是很優美,但幼兒的熱情很高,對自己能夠自己進行舞蹈動作的編排感到很開心,有一種很大的成就感。我班幼兒在聽到《幸福歌》時,曾表現出很大的熱情,很喜歡曲子的歡快節奏。
《說哈羅》這首歌曲就是根據我班幼兒較熟悉的《幸福歌》進行改編的,在聽到《說哈羅》這首歌時,歌詞的簡短、節奏的歡快,如此簡短的內容很適合我班的幼兒,于是我產生了給孩子自己嘗試給歌曲進行舞蹈創編的念頭,通過引導幼兒共同理解歌曲內容,并根據內容進行舞蹈動作的創編,讓幼兒的舞蹈創編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重點:能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舞蹈動作的創編。
難點:舞蹈動作的創編符合歌曲內容。
1、感受音樂的歡快節奏,初步提高審美的能力。
2、嘗試根據歌曲內容給音樂進行舞蹈動作的創編。
3、掌握短語“高興”、“哈羅”、“圓圈”。
碟子《說哈羅》、錄音機、鋼琴
較寬的活動場地,即我班的大教室
(一)發聲練習。
以《在農場》為發聲曲目,在練聲時,要求幼兒學小動物的叫聲,提醒幼兒張開嘴巴,并不時通過言語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欣賞音樂《說哈羅》兩遍。
1、一遍后,提問:在這段音樂里,你聽到了什么?讓幼兒初步感受音樂的歡快節奏。
2、兩遍后,提問:這次,你聽到了這首歌說了些什么?
你很(高興),你就說(哈羅)!我們一起(唱)呀,大家一起(跳)呀,圍個(圓圈)盡情歡笑說(哈羅)。
引導幼兒聽出歌詞中括號的詞,便于幼兒進一步理解歌詞內容。
(三)邊聽音樂邊學習歌詞兩遍。
(四)根據音樂進行舞蹈的創編。
誰能給這首好聽的歌伴舞?
(1)你很高興你就說哈羅,該怎么給它伴舞?
(2)我們一起唱呀,大家一起跳呀,又該怎么伴舞?
(3)圍個圓圈盡情歡笑說哈羅,怎么給這句歌詞伴舞?
在這個過程中,請創編舞蹈較好的幼兒上來示范,并請幼兒跟著學習。
(4)放音樂,請幼兒跟隨自己對歌曲的理解進行伴舞。
你自己還能給這首快樂的歌曲伴什么舞蹈?請你用自己創編的舞蹈給它伴舞,好嗎?
(五)師生根據自己對歌曲的理解進行歌舞表演,并做小結作為結束。
小班音樂教案 小班音樂教案篇六
小班幼兒喜歡聽著音樂自由歡快地表演。他們的表演往往是無意識的動作行為活動。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雖喜歡表演,但他們的節奏感與身體動作協調性還不夠靈活完善。因此,根據本班幼兒特點與興趣關注點,我設計了這節音樂教育活動,初步讓幼兒感知音樂節奏的變化與肢體語言的互動活動,培養幼兒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1.能隨音樂唱歌并較合拍地做動作
2.初步學習節奏型:ㄧx x x -ㄧx x x xㄧ會看圖譜拍節奏
3.嘗試增編歌詞,發展幼兒的創造意識和能力
4.體會表演帶來的快樂
三個節奏型圖片:ㄧx x x -ㄧx x x -ㄧx x x xㄧ,小手小腳圖片各兩個,錄音機歌曲伴唱帶,每人一個小馬鞭
1.發生練習:小喇 叭 噠噠 噠 噠噠噠噠 噠 噠噠噠噠噠.
2.復習歌曲:《干凈的小手》
3.分別出示小手、小腳的圖片,引出主題,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剛才我們唱了小手真能干,今天能干的小手、小腳又來到我們這里,小朋友喜歡他們嗎?他們要比賽打節奏,看看誰的本領大”教師以小手小腳比賽游戲口吻引出主題。
(1)出示小手節奏性:ㄧx x x -ㄧ幼兒練習拍打,做出動作“拍拍手”
(2) 出示小腳的節奏型:ㄧx x x -ㄧ加上動作朗誦“踏踏腳”
(3)出示小手小腳圖片:同時出示節奏型:ㄧx x x xㄧ 加上動作朗誦“拍手踏腳”
4.教師放錄音《拍拍踏踏》,讓幼兒感受歌詞旋律
(1)第一遍傾聽感受音樂的美。
(2) 第二遍放音樂,讓幼兒自由參與加動作表演。
(3)教師糾正難點“拍手踏腳拍手踏腳”要合拍。
(4)和老師一起聽音樂表演歌曲。
(5)增編歌詞:啟發幼兒想出不同的動作,在老師的幫助下,填入曲調中并唱出來。如:拍腿、拍肩、拍頭等,提示幼兒每段歌詞要有兩個不同的動作,讓想出動作的'幼兒帶領大家唱和做動作。
5.律動:小騎士
發給幼兒小馬鞭,騎著馬奔向遼闊的草原。
活動反思:
我上了一節音樂教育活動《拍拍踏踏》,這是一首節奏與唱歌相結合的歌曲,在拍手踏腳動作表演中感受歌曲的節奏感與身體的韻律美。在活動中,我注重幼兒興趣的培養,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采用了游戲化、擬人化的形式和新穎豐富的直觀教具幫助幼兒理解記憶,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這次活動的主要內容是:認識節奏,表演唱節奏,用節奏動作增編歌詞。從中培養幼兒動手、動腳、動口、動腦、動耳的能力。我覺得本次活動的亮點是:一教具的利用適中,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形象思維。在學習節奏型時,我采用了圖片與節奏型一一對應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記憶,并以游戲化的情節展開:以小手小腳比賽節奏樂為導線,引出主題,激起情趣。在直觀生動的教具吸引下,幼兒很快掌握了節奏型的打法和動作要領。為下一環節的歌曲表演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二注重幼兒的個別差異,生動的教具吸引了幼兒的注意,但幼兒動作的協調性還不夠完善,在做”拍手踏腳拍手踏腳“動作合拍時,我發現有的幼兒手忙腳亂,顯然不夠靈活,于是,我讓幼兒放慢速度多練習幾遍,并以小手小腳的口吻及時對幼兒的進步加以鼓勵,使幼兒保持積極的情緒,為幼兒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幾遍的練習之后,幼兒的情緒高漲,就連平時不愛表演的孩子,也能隨著音樂做動作進行合拍了。三結構緊湊,層次清晰,不忽視每個環節。在最后復習律動《小騎士》時,我為幼兒提供了新穎的馬鞭道具,幼兒們揮著馬鞭充分感受大膽表現音樂的美,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了本次教育活動。
當然,本次活動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一是老師的語言組織有時不夠嚴密。二是在學習節奏時,配上響板樂曲敲擊效果更精彩些。三是對弱勢群體的關注還要加強些。
記得貝多芬說過:“音樂可以使人的精神迸發出火花,”音樂教學中應貫穿這一主線音樂形象的整體性,從教學氛圍到教師范唱、范奏;從學生的演唱到每首歌歌曲的處理,都應強調音樂形象的整體性,使學生能在美好的音樂中受到教育,感受到音樂的美。
小班音樂教案 小班音樂教案篇七
一、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歌曲的節奏,了解歌詞的內容
2、能演唱歌曲,并根據歌詞的內容找到自己的好朋友
3、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與同伴一起參加音樂游戲的快樂二、活動準備:
二、教具準備:
小鴨子頭飾4個、音樂cd、ppt2
經驗準備:
已經初步和新班級中的幼兒熟悉并交流
三、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出示七只小鴨子圖片,教師帶上小鴨子頭飾t:大家好,我是一只小鴨子,今天天氣真好,我和我的朋友們一起出去玩,請你們看看我有幾個好朋友?
(和幼兒一起數一數圖片上的鴨子)--1、2、3、4、5、6、7
2、t:原來,今天我有7個好朋友和我一起出去玩,我們玩的真高興呀!可是走了一會兒,我和朋友們走散了,那可怎么辦呀?
--安慰它、幫助它找到朋友
(二)活動過程:
1、出示只有草叢的圖片
t:我的朋友們不見了,你們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嗎?
(教師念歌曲前半段: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誰愿意做我的好朋友?舉手我來看一看。
(幼兒舉手)
t:原來你們愿意做我的好朋友啊,我來看一看(教師邊數邊念歌曲后半段:在這里,在這里,我的朋友在這里,并輕輕摸一摸舉手幼兒的頭)
2、t:這么多小朋友愿意做我的朋友,我真開心,我要唱首歌給大家聽(教師彈琴完整演唱歌曲)
t:你們想不想學一學這首歌?用這首歌找朋友?
(帶幼兒分段演唱這首歌曲1-2遍,然后連起來唱)
3、t:現在我要來找朋友啦!你們和我一起唱,等唱到:"我的朋友在那里 "的時候,請你們舉起小手,我看看誰想和我做朋友。
(教師幼兒一起跟音樂cd唱歌,唱到"朋友在哪里"時幼兒舉手,教師邊唱邊摸一摸幼兒的頭)
4、t:現在該你們找朋友了,誰想做小鴨子來找朋友?
(將頭飾戴在幼兒頭上,請1-3個幼兒做小鴨子找朋友)幼兒邊唱,邊摸一摸舉手的幼兒的頭
(三)活動結束:
t:今天我們幫小鴨子找了朋友,出了可以輕輕的摸摸它的頭,還可以怎么做?
--握手、擁抱、拉鉤.等t:今天,我們幫小鴨子找到了好朋友,現在,我們一起來找好朋友。
當你找到你身邊的好朋友時,你們可以互相摸一摸對方的頭,或者是握握手(教師播放音樂cd,幼兒跟著音樂找朋友)
小班音樂教案 小班音樂教案篇八
活動目標:
1、在音樂游戲中感受小兔子和狐貍的音樂形象。
活動準備:狐貍和小兔頭飾、錄音機、磁帶
重點難點:對“快跑”作出敏捷的反應
活動地點:
活動室活動形式:
集體活動活動過程:
1、欣賞樂曲
請幼兒聽音樂區分兩種音樂形象,讓幼兒隨音樂模仿這兩種動物的動作,引導幼兒做出小兔子玩耍時的高興、快樂的表情及狐貍在做壞事時的狡猾、機警的表情。
2、玩游戲
由老師扮演狐貍,幼兒扮演小兔子,狐貍蹲在一個比較隱秘的角落里,小兔子聽音樂四散、自由的做兔子跳。歌曲部分小兔表演唱,唱到“看哪狐貍來了”。狐貍慢慢站起來,“快跑、快跑,小兔子快快跑”時,小兔子連忙跑回座位或者原地不動。狐貍隨音樂邊走邊做準備捕捉的動作,看到哪個兔子動了,就把它捉住。
3、也可以讓幼兒自己扮演狐貍。
4、引導幼兒表現出小兔子玩耍時的高興、快樂的表情及其狐貍在做壞事時的狡猾、機警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