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小班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中班短篇篇一
周一早晨剛進教室,課代表就搶著上前告狀。看看座位上的小航,正歪著頭,驚恐地看著我。
這是個有殘疾的小女孩。由于疾病,家里沒錢醫治,本來清秀的小臉一邊大一邊小,牽連到鼻子也是歪的,右眼視力幾乎為零。殘疾和成績差,使這個孩子非常自卑,人前人后看不到她的笑臉,也聽不到她的聲音。前些日子,家里湊齊了手術的錢,為她做了手術。術后回來,她辣黃著小臉,眼睛紅紅的,特別讓人憐愛。考慮到她的眼睛,我特許她那些日子不必寫作業。不曾想,一個多月過去了,視力恢復早就差不多了,她依舊不寫數學和英語作業,這兩科一直是她不喜歡的科目,語文作業也經常不完成。
怎么辦呢?沉思片刻,我想出了辦法。
晨會時間到了。我微笑著走上講臺:“同學們,今天晨會,老師要表揚一位同學,”孩子們睜大眼睛看著我:“咱們班的小航同學,眼睛做了手術,醫生不讓她長時間用眼,老師準許她可以不寫作業。可她在視力剛剛恢復的情況下,堅持完成作業。不能三科作業都寫,就寫一科,一科不能全部寫完,寫一部分也要寫,老師特別感動。”孩子們紛紛轉頭看著小航,流露出敬佩的`神情。
小航看著我,一臉的驚訝,慢慢地,她的小臉紅了,悄悄地低下了頭。
臨近放學時,小航走到我跟前,“老師,我的英語和數學作業都補完了,語文作業等晚上回家寫。”
第二天早上,小航不但認真地完成了晚上的各科作業,還把前天落下的語文作業補上了。我又一次在班上有些夸張地表揚了她。從那以后,她基本能按時完成作業,偶爾也有故伎重演的現象,我總是微笑著“表揚”她,每次她都能及時地改正錯誤。時間長了,她各方面表現慢慢步入正軌,受到的表揚越來越多,人也開朗起來,活動課上經常可以聽到她開心的笑聲。
這一切,都源于那次甜甜的批評。原來,批評也可以是甜的啊!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小班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中班短篇篇二
片段一:餐后活動時
午餐后,孩子們照例到走廊上進行圖書分享活動,我也找了張椅子坐下來。這時,叮叮走到我旁邊,說:“老師,我想坐在您旁邊。”我同意了。笑笑也搬了把椅子對我說:“老師,我也坐在您旁邊好嗎?”我幫她把椅子放好。“老師,我也要和您坐。”“老師,我也要。”
一下子,孩子們都圍了上來,熱鬧極了!我忙說:“你們先坐好,我會把椅子挪到你們旁邊來的,你們等著我好嗎?”接著,我便不停地挪動我的椅子,一會兒坐到笑笑旁邊問她這本書中都講了些什么啊;一會兒坐到曉彬旁邊問他故事里出現了幾只小動物;一會兒坐到陽陽旁邊鼓勵他表揚他看書很認真,以后要舉手發言;一會兒坐到佳宇旁邊與他一起讀上一段故事……
孩子們想坐在老師旁邊是想親近老師,表達自己熱愛老師的心情。適當地挪動座位是迅速縮短師幼距離,主動親近孩子的好辦法。
片段二:午睡時
我們班有幾個小調皮,睡覺前總是不怎么安分。曉彬只有睡著才能安靜,叮叮總喜歡左看右看看上好一會兒才入睡,周捷最喜歡趴在上鋪往下看。他們自己不睡倒還好,就是時間一久就會影響別的.孩子也跟著他們學,于是,我除了鼓勵孩子安靜入睡外,又開始挪起了位子。
從最容易入睡的曉彬入手,每次只要我在他床邊坐上5分鐘,他就開始打哈欠,沒多久就會睡著了;攻完一個就接著另一個,在沒睡著的幾個孩子間不停地挪動著位子。不用輕輕拍拍他們、也不用說話、更不用訓斥,孩子們便一個個陸續睡著了。
在老師的眼皮底下,孩子往往不敢放肆地做那么多的小動作,身體安定下來了,自然也就好像有了催眠作用,讓孩子安靜地進入睡眠狀態,形成良好的午睡習慣。
輕輕地挪位子,對老師來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對孩子在園的日常生活來說,卻有著重要的意義。挪位子挪近的不僅是和孩子身體間的距離,更是老師和孩子心里的距離。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小班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中班短篇篇三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社會的未來,而孩子的禮儀教育刻不容緩,為了讓每一名幼兒都有良好的情操,培養他們對禮儀的認知,壽光市侯鎮地溝中心幼兒園把幼兒的禮儀教育作為每日的重點。
一、把禮儀教育滲透到一日活動中來,每天從幼兒入園開始教育幼兒與家長、老師、小朋友之間進行禮貌問好,接著晨檢,讓幼兒從老師的`晨檢過程中學習講衛生的禮儀。
二、在主題墻中滲透禮儀教育內容,通過主題墻的環境教學,促進幼兒文明禮儀的養成。
三、在平時教育幼兒不要大聲喧嘩,要將普通話,并隨機教育幼兒用謝謝、你好、請、對不起等禮貌用語。
四、每周舉行評選“禮儀小明星“活動,對幼兒進行表揚和鼓勵。
五、想家長宣傳禮儀教育的內容和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家園合作,共同努力、通過禮儀教育的開展幼兒的禮儀面貌好了很多,為幼兒的健康成長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小班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中班短篇篇四
今天,我們班里就發生了這樣的一件事。
金濤和鵬濤的家雖離的很近,兩家的家長卻因為孩子在一起時經常打鬧而不和。因此安排座位時盡量讓他們離的遠一些,怕因為孩子吵架而惹來家長的抱怨。
沒想到兩人卻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孩子們來園后玩起了桌面玩具,不一會兒,卻傳來了鵬濤的哭聲,他一邊哭著一邊向我告狀:"金濤抓我了。"我一看,在鵬濤的手腕和脖子上有兩個清晰的、完整的`牙印。當我轉過頭去看金濤時,他正嘟著嘴一副我沒有錯的樣子,頓時火氣騰地就上來了,但看到他倔強的小臉,我才想到不能光憑鵬濤的一面之詞就定他的罪。于是,平靜了一下自己的心情,開始了解事情的始末。這時我才明白,是鵬濤錯在先,搶了金濤的玩具。于是,就發生了剛才的一幕。
幼兒在一起游戲尤其是玩大型玩具時,難免會發生一些跌傷、碰上、劃傷之類的事故。一個班往往只有一兩位老師,一兩雙眼睛要去盯三十幾位,甚至四五十位玩的興致勃勃、滿頭大汗的幼兒,誰也不能保證絕對不發生一丁點兒外傷事故。家長乍見到孩子"受傷"了,一定要穩定住情緒,千萬不要大驚小怪,高聲驚呼,以免引起孩子不安、驚恐的心理。這時應做的是仔細檢查傷處,搞清楚受傷是由于孩子太頑皮呢還是在游戲中有推搡現象等,并趁機對孩子進行自我保護教育。不要一味責怪老師不當心,老師對每個孩子都是一樣愛護的,孩子受傷,老師心里更著急。
作為教師,孩子在你當班時受傷,一定要做好放學時的家長解釋工作,在何處,什么情況下受傷,受傷情況怎樣,如何處理的,都要詳細告訴家長,必要時還要做自我檢討,態度要誠懇。另外,要盡量杜絕幼兒園中可能對幼兒造成傷害的不安全因素。使幼兒安安全全來園,高高興興回家。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小班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中班短篇篇五
人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并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他們性格特點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為教師,應善于發現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
我們班有一位叫程德然的小朋友,第一天來班上時,她一直拉著媽媽的手不放,戀戀不舍地說:"媽媽,早點接我,早點接我。"在我的勸說下,然然滿眼含淚地松開姥姥的.手。然然的媽媽在臨走前,悄悄地對我說:"然然吃飯的速度就較慢,他害怕老師批評、指責他,所以一直都不愛上幼兒園,聽了這些話,我開始留心注意然然。在活動區游戲時,然然靜靜地坐在椅子上,于是我走過去,輕輕問她:"然然,你喜歡玩什么?"他說:"我喜歡看書。""老師和你一起看好嗎?"然然高興得點點頭,于是我和他一起看起書來,開始是我講,講著講著,佳佳也不由自主的講起來,我高興地說:"你好棒呀!能自己看書講故事,你愿意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嗎?""愿意",于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來聽然然講故事,然然很高興,講得也更起勁了。
午餐時,為了減輕然然進餐的緊張心情,黃老師給她少盛了一些飯菜,可是當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飯,離開座位后,然然哭了起來,我忙走過去,問她:“然然,你怎么啦?”“我吃不下”,“然然,別著急,你瞧,就剩下這么一點點了,來,我幫你!”然然在我們的耐心幫助下,終于把飯吃完了,盡管他是最后一個吃完飯的,但是我們沒有批評她,反而給她以鼓勵,以信心,幫助她逐步克服緊張、自卑的心理,逐漸培養她進餐的良好習慣。
第二天,然然和媽媽一早就來到幼兒園,媽媽手里還拿著幾本書,她對我說:“饒老師,太謝謝你們了,然然以前不愿意上幼兒園,可今天一早說,媽媽,我要上幼兒園,快,咱們別遲到了,我要講故事給小朋友們聽呢!老師還夸我故事講得好呢。”望著然然媽媽高興的樣子,我也會心地笑了。這一切對于一位幼兒教師來說,雖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對于家長和孩子來說,卻是多么重要。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體會到,孩子們都有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靈,教師善于發現孩子閃光點,尊重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成功地表現自己,就會使幼兒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快樂,從而促使幼兒健康發展。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小班 幼兒園教師教育隨筆中班短篇篇六
進入大班后,孩子們管閑事和打小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比如,誰排隊時踩到別人的腳了,誰洗手沒有搽肥皂,誰的小椅子沒有放整齊,誰的抽屜沒關好,等等。因此,我時常告訴孩子們:“這是小事,請你自己解決。”盡管如此,但孩子們還是會先來報告。
看來,教師不但要讓幼兒知道有些事是自己可以解決的,還要引導他們學會分析怎樣的事屬于小事,哪些小事是自己應該解決的`。于是我們進行了談話。我把這些小事以芝麻綠豆做比方。對于“芝麻大不大”“綠豆大不大”的問題,孩子們聽了之后都笑了,都說很小。“很小的事,我們大班的孩子能自己解決嗎?”孩子們都自信地說:“可以!”于是我請孩子們舉例,并簡單說說可以怎樣解決。
樂樂第一個舉手:“如果別人踩了我的腳,我就跟他說‘你踩到我的腳了,請你跟我說‘對不起’。”圓圓說:“如果銘銘洗手的時候不搽洗手液,我就提醒他‘請你搽洗手液好嗎’。”
“你們用的都是直接提醒的方法,這樣能夠既快又好地解決問題。”我總結道。
加加說:“如果看到小朋友椅子沒放好,你可以提醒他放放好。如果他去喝水了,你也可以幫他放放好。不用跟老師說。”加加表達得很清晰,而且提出了可以直接幫助朋友的方法。
宸宸說:“如果上課時別人來碰我,我就提醒他‘請你不要碰我’。如果他還是碰我,我就告訴老師。”
“也就是說,先自己解決,如果提醒了對方,對方還不聽勸告,就請老師幫忙。是嗎?”我追問道。
“是的。”宸宸重重地點點頭。
遠遠說:“如果別人問我借玩具,我還沒玩夠,我就和他商量,每人玩兩分鐘。”遠遠正為借玩具的事情頭疼,這次他主動提出協商的辦法,希望是個好的轉機。
聽了大家的發言,銘銘很有感觸地說:“像芝麻、綠豆這樣小的事情,我們可以自己解決。”晨晨說:“遇到像房子一樣大的事情,我們再告訴老師。”晨晨的發言正好可以幫助我們把問題深入地討論下去。“你說得真好,那么哪些事是像房子一樣大的呢?”孩子們列舉出了摔傷、肚子疼、發燒等這些情況。
培養幼兒具有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在一日生活中細心觀察和耐心指導。在案例中,我抓住幼兒出現的“打小報告”問題,以談話的形式與幼兒交流,通過形象的比喻說明問題并通過追問對問題進行分析,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怎樣才能獨立解決問題,和幼兒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從這件事情中,我還感受到教師要以平等的態度與幼兒進行溝通,而不是一味地規定幼兒要這樣做或那樣做,并且要從幼兒的反饋和回應中判斷溝通是否成功,從而提高溝通效果,幫助幼兒更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