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冰心寫的歌頌母愛的詩經典語錄篇一
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兒,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疊著,總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2、《母親》
母親呵!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3、《寫給母親的詩》
母親,好久以來,就想為你寫一首詩,
但寫了好多次,還是沒有寫好。
母親,為你寫的這首詩,我不知道該怎樣開頭,
不知道該怎樣結尾,也不知道該寫些什么。
就像兒時面對你嚴厲的巴掌,我不知道是該勇敢接受,還是該選擇逃避。
母親,今夜我又想起了你,我決定還是要為你寫一首詩。
哪怕寫得不好,哪怕遠在老家的你,永遠也讀不到……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不要驚訝他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冰心寫的歌頌母愛的詩經典語錄篇二
《母親》
母親啊!
撇開你的憂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懷里,
只有你是我靈魂的安頓。
小小的花,
也想抬起頭來,
感謝春光的愛棗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終于沉默。
母親啊!
你是那春光嗎?
冰心寫的歌頌母愛的詩經典語錄篇三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后隨父親移居上海、煙臺。在煙臺,冰心開始讀書,家塾啟蒙學習期間,已接觸中國古典文學名著,7歲即讀過《三國演義》《水滸》等。
與此同時,還讀了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說部叢書”。辛亥革命后,冰心隨父親回到福州,1912年考入福州女子師范學校預科。
1913年隨父遷居北京,次年入貝滿女中,1918年升入協和女子大學理預科,“五四”運動的爆發和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她全身心地投入時代潮流,開始發表了引起評論界重視的小說《兩個家庭》《超人》等,引起社會文壇反響的小詩《繁星》《春水》。
1923年,出國留學前后,冰心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1929年,冰心與吳文藻在燕京大學舉行了婚禮。
成家后的冰心,仍然創作不輟,小說的代表性作品有《分》《我們太太的客廳》等,1932年,《冰心全集》分三卷本(小說、散文、詩歌各一卷),由北新書局出版,這是中國現代文學中的第一部作家的全集。
1938年,吳文藻、冰心夫婦攜子女于抗戰烽火中離開北平,來到云南,1940年移居重慶,出任新生活運動婦女指導委員會文化事業組組長,遴選為國民參政會女參政員,參加中華文藝界抗敵協會,熱心從事文化救亡活動,寫了《關于女人》《再寄小讀者》等有影響的作品。
1946年11月,她隨丈夫吳文藻赴日本,曾在日本東方學會和東京大學文學部講演,后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位外籍女教師,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
經過選擇,冰心1951年回到北京。她先后出訪過印度、日本、瑞士、法國、埃及、英國、蘇聯等國家,在世界各國人民中間傳播友誼。同時發表大量作品,歌頌祖國,歌頌人民的新生活。她勤于翻譯,出版了多種譯作。
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后,冰心迎來了生平第二次創作高潮。她始終保持不斷思索、永遠進取、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曾言“生命從八十歲開始”。
短篇小說《空巢》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這一時期,她寫作小說、散文、回憶錄,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創作風格之獨特,都使得她的文學成就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相關
冰心寫的歌頌母愛的詩經典語錄篇四
《母親》
母親啊!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冰心寫的歌頌母愛的詩經典語錄篇五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后隨父親移居上海、煙臺。在煙臺,冰心開始讀書,家塾啟蒙學習期間,已接觸中國古典文學名著,7歲即讀過《三國演義》《水滸》等。
與此同時,還讀了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說部叢書”。辛亥革命后,冰心隨父親回到福州,1912年考入福州女子師范學校預科。
1913年隨父遷居北京,次年入貝滿女中,1918年升入協和女子大學理預科,“五四”運動的爆發和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她全身心地投入時代潮流,開始發表了引起評論界重視的小說《兩個家庭》《超人》等,引起社會文壇反響的小詩《繁星》《春水》。
1923年,出國留學前后,冰心開始陸續發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1929年,冰心與吳文藻在燕京大學舉行了婚禮。
成家后的冰心,仍然創作不輟,小說的代表性作品有《分》《我們太太的客廳》等,1932年,《冰心全集》分三卷本(小說、散文、詩歌各一卷),由北新書局出版,這是中國現代文學中的第一部作家的全集。
1938年,吳文藻、冰心夫婦攜子女于抗戰烽火中離開北平,來到云南,1940年移居重慶,出任新生活運動婦女指導委員會文化事業組組長,遴選為國民參政會女參政員,參加中華文藝界抗敵協會,熱心從事文化救亡活動,寫了《關于女人》《再寄小讀者》等有影響的作品。
1946年11月,她隨丈夫吳文藻赴日本,曾在日本東方學會和東京大學文學部講演,后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位外籍女教師,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
經過選擇,冰心1951年回到北京。她先后出訪過印度、日本、瑞士、法國、埃及、英國、蘇聯等國家,在世界各國人民中間傳播友誼。同時發表大量作品,歌頌祖國,歌頌人民的新生活。她勤于翻譯,出版了多種譯作。
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后,冰心迎來了生平第二次創作高潮。她始終保持不斷思索、永遠進取、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曾言“生命從八十歲開始”。
短篇小說《空巢》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這一時期,她寫作小說、散文、回憶錄,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創作風格之獨特,都使得她的文學成就達到一個新的境界。
冰心寫的歌頌母愛的詩經典語錄篇六
冰心
母親,好久以來
就想為你寫一首詩
但寫了好多次
還是沒有寫好
母親,為你寫的這首詩
我不知道該怎樣開頭
不知道該怎樣結尾
也不知道該寫些什么
就像兒時面對你嚴厲的巴掌
我不知道是該勇敢接受
還是該選擇逃避
母親,今夜我又想起了你
我決定還是要為你寫一首詩
哪怕寫得不好
哪怕遠在老家的你
永遠也讀不到……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他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冰心寫的歌頌母愛的詩經典語錄篇七
冰心的母親楊福慈,19歲時和福建的一位愛國海軍軍官謝葆璋結婚。十年后長女冰心降臨人間,隨后,冰心的三個弟弟接踵而來,組成了一個溫馨和睦的小家庭。
在冰心的眼里,母親楊福慈是一位十分堅強剛烈的女性。母親自小身體多病,十分贏弱,而父親是一位海軍軍官,常出海遠征,幾個月難得回家一次。母親一方面要忍受與丈夫別離的痛苦,一方面要用孱弱的身體堅強地支撐著這個家。自己童年時代一直穿著男裝,而且常穿海軍制服。因為母親把對丈夫的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冰心像父親那樣具有軍人般堅強的意志。
在冰心的眼里,母親又是一位極為溫柔嫻靜女性。她從不打罵孩子,總是用溫言軟語勸說孩子,用講故事的方法啟發孩子。冰心是這個家庭唯一的女兒,母親更視她為掌上明珠。母女倆常常依偎在一起,悄悄地說著知心話。
小冰心總為母親的悲慘身世而流淚,也為自己有這樣善良的母親感到慶幸。母親總是沉思起來。凝神遙望窗外。小冰心看到母親這種神態,總是抱著母親,搖著她的身體,焦急地喊著:“媽媽!媽媽!”緩過神來的母親才露出笑容。有時候母親想和女兒親近,就故意凝神不動。在一旁玩耍的小冰心了現了,總會像小鳥依人般飛入母親的懷里。
小冰心就是這樣一直沐浴在母愛那溫柔深沉的海洋里。母親慈愛的關懷,猶如點點春雨滋潤著冰心童年時代的心田,積淀成綿綿不盡的情愫,以后每當她提筆行文,這情愫就如淙淙清泉汩汩流淌,形成了一篇篇、一首首母愛的贊美詩!
在冰心的眼里,母親又是一位十分熱愛讀書、思想進步的女性。母親看書的特點是廣而博,小說、彈詞,雜志、報紙,新的、舊的,創作的、譯述的,她都愛看。平時做完活計后,她總是看書,常常看到晚上十一二點才能睡。第二天,一家人都在安睡,她就起來了,忙完家務,書又上手了,她的針線筐里總是放有書。
母親最愛看的是同盟會刊物《天討》,那上面登載著許多激烈的反清言論。當時看這類書籍刊物,要冒著掉腦袋的危險。由于冰心幾個舅舅都是同盟會成員,常偷偷地帶些這類書刊給母親看,母親看完之后,又將這些書籍經過偽裝寄給其他同盟會成員。于是,母親又成了同盟會傳遞消息、收發信件的義務聯絡員。
冰心也偷偷地閱讀起這些書籍,雖然不能全懂,但一種朦朧的革命意識不知不覺地滲入她小小的心田。后來爆發了辛亥革命,那時冰心才11歲。母親如饑似渴地閱讀《申報》,激動地把革命消息告訴冰心和家人。母要又將不僅有的一點首飾換成洋錢,捐給了起義的軍隊。
受母親的影響,冰心將自己多年積攢起來的10塊壓歲錢也捐給了起義軍隊。母親就這樣用自己的言行影響著冰心,使她逐漸成長為一個思想進步的青年。
相關
冰心寫的歌頌母愛的詩經典語錄篇八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次極樂的應許,
我要至誠地求著:
“我在母親懷里,
母親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