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管理知識篇一
1.預警是指在事故發生前進行預先警告,即對將來可能發生的( )進行事先的預報,提請相關當事人注意。
a.隱患
b.事故
c.危險
d.危險源
正確答案為c。
解析:預警是指在事故征兆前進行預先警告,即對將來可能發生的危險進行事先的預報,提請相關當事人注意。機制,根據《古今漢語詞典》的解釋有兩層含義:“一是指有機體的構造、功能特征和相互關系等;二是泛指一個工作系統的組織或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方式。”現常用來指有機體或其他自然和人造系統內各要素的構建、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條件,以及系統與環境之間通過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所產生的雙向作用。
2.安全生產預警的目標是通過對安全生產活動和安全管理進行監測與評價,警示生產過程中所面臨的( )。
a.危險程度
b.危害程度
c.風險程度
d.傷害程度
正確答案為b。
解析:預警的目標是通過對安全生產活動和安全管理進行監測與評價,警示安全生產過程中所面臨的危害程度。
預警需要完成的任務是完成對各種事故征兆的監測、識別、診斷與評價,及時報警,并根據預警分析的結果對事故征兆的不良趨勢進行矯正與控制。
3.事故預警的主要任務是完成對各種事故征兆的( ),及時報警,并根據預警分析的結果對事故征兆的不良趨勢進行矯正與控制。
a.監測、識別、診斷和評價
b.識別、監測、評價和診斷
c.診斷、監測、識別和評價
d.識別、診斷、監測和評價
正確答案為a。
解析:預警的目標是通過對安全生產活動和安全管理進行監測與評價,警示安全生產過程中所面臨的危害程度。
預警需要完成的任務是完成對各種事故征兆的監測、識別、診斷與評價,及時報警,并根據預警分析的結果對事故征兆的不良趨勢進行矯正與控制。
4.下列( )不屬于建立安全生產預警機制的原則。
a.及時性原則
b.針對性原則
c.高效性原則
d.全面性原則
正確答案為b。
解析:建立安全生產預警機制的原則:
1.及時性原則。構建預警機制需要遵循及時、全面、高效和引導的原則。
2.全面性原則。預警就是要對生產活動的各個領域全面監測,及時發現各個領域異常情況,進行安全風險分析,盡最大努力保證生命、財產的安全,這是建立預警機制的宗旨。
3.高效性原則。鑒于事故的不確定性和突發性,預警機制必須以高效率為重要原則。
4.引導性原則。預警的基本功能根據事故征兆,預測事故的發生和發出警示,不能考慮到可能引起社會動蕩就隱匿有關信息。
1.預警機制是指能靈敏、準確地告示危險前兆,并能及時提供警示,使機構能采取有關措施的一種制度,其作用在于( ),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事故發生對生命造成的侵害、對財產造成的損失。
a.提前預知
b.超前反饋
c.及時布置
d.消除隱患
e.防風險于未然
正確答案為bce。
解析:預警機制是指能靈敏、準確地告示危險前兆,并能及時提供警示,使機構能采取有措施的一種制度,其作用在于超前反饋、及時布置、防風險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事故發生對生命造成的侵害、對財產造成的損失。完善的安全生產預警機制是建立在預警系統基礎之上的,而預警系統主要由預警分析系統和預控對策系統兩部分組成。其中預警分析系統主要由監測系統、預警信息系統、預警評價指標體系系統、預測評價系統等組成。
2.完善的事故預警機制是建立在預警系統基礎上,而預警系統主要由預警分析系統和預控對策系統兩部分組成。其中預警分析系統主要包括( )等組成。
a.監測系統
b.預警信息系統
c.預警評價指標體系系統
d.預測評價系統
e.監控系統
正確答案為abcd。
解析:預警機制是指能靈敏、準確地告示危險前兆,并能及時提供警示,使機構能采取有措施的一種制度,其作用在于超前反饋、及時布置、防風險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事故發生對生命造成的侵害、對財產造成的損失。完善的安全生產預警機制是建立在預警系統基礎之上的,而預警系統主要由預警分析系統和預控對策系統兩部分組成。其中預警分析系統主要由監測系統、預警信息系統、預警評價指標體系系統、預測評價系統等組成。
3.事故預警需要完成的任務是針對各種事故征兆的監測、識別、診斷與評價,及時報警,并根據預警分析的結果對事故征兆的不良趨勢進行( )。
a.矯正
b.處理
c.預防
d.控制
e.消除
正確答案為ad。
解析:預警需要完成的任務是完成對各種事故征兆的監測、識別、診斷與評價,及時報警,并根據預警分析的結果對事故征兆的不良趨勢進行矯正與控制。
4.事故預警具有與其他預測工作不同的特征,主要體現在快速性、( )。
a.準確性
b.系統性
c.公開性
d.完備性
e.連貫性
正確答案為acde。
解析:預警需要完成的任務是完成對各種事故征兆的監測、識別、診斷與評價,及時報警,并根據預警分析的結果對事故征兆的'不良趨勢進行矯正與控制。安全生產預警在完成上述任務的基礎上,還要體現與其他預測工作不同的特征。體現在:
1.快速性;
2.準確性;
3.公開性;
4.完備性;
5.連貫性。
5.在構建預警機制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以下( )因素。
a.要處理好點與面之間的關系
b.要處理好高風險與高危險之間的關系
c.要處理好社會敏感與實際危害之間的關系
d.要處理好投入與回報之間的關系
e.要處理機制的硬件與軟件之間的關系
正確答案為abce。
解析:在構建預警機制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以下因素:
一是要處理好點與面之間的關系,既要做到重點突出,又要防止顧此失彼;
二是要處理好社會敏感與實際危害之間的關系,雖然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的相關性,但社會敏感的突發公共事件未必就是危害性重大的,反之亦然;
三是處理好高風險與高危險之間的關系,有些事故發生概率很高,但危險性卻未必高;有些事故危險性很大,未必風險大,兩者之間缺乏必然的聯系;
四是處理好預警機制的硬件與軟件之間的關系,任何有效的預警機制都必然是由設備、設施等構成的硬件與由技術、制度、政策、管理等構成的軟件組成,實際建立中需要理順兩者之間的關系;
五是防止重復投資,造成資源的浪費。
6.構建事故預警要遵循( )的原則。
a.及時性
b.全面性
c.專業性
d.高效性
e.引導性
正確答案為abde。
解析:構建預警機制需要遵循及時、全面、高效和引導的原則。
1.及時性原則。實行預警的出發點是“居安思危”,即事故還在孕育和萌芽的時期,就能夠通過細致的觀察和研究,防微杜漸,提早做好各種防范的準備。
2.全面性原則。預警就是要對生產活動的各個領域全面監測,及時發現各個領域異常情況,進行安全風險分析,盡最大努力保證生命、財產的安全,這是建立預警機制的宗旨。
3.高效性原則。鑒于事故的不確定性和突發性,預警機制必須以高效率為重要原則。惟有如此,才能各種事故進行準確預告,并制訂合理的應急救援措施。
4.引導性原則。預警的基本功能根據事故征兆,預測事故的發生和發出警示,不能只考慮到可能引起社會動蕩就隱匿有關信息。
s("content_relate");【安全工程師《管理知識》專項練習】相關文章:
安全工程師《管理知識》專項練習題
12-08
2017安全工程師《管理知識》專項練習題
12-15
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管理知識專項練習
12-09
2017安全工程師題庫《管理知識》專項練習題
12-23
2017安全工程師《管理知識》考前專項練習題
12-21
2017安全工程師《管理知識》專項練習題及答案
12-21
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管理知識專項練習題
12-09
安全工程師備考管理知識專項習題
12-08
安全工程師備考專項管理知識習題
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