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離騷的特點形容詞 離騷的特點屈原的品格篇一
《離騷》的語言是相當美的:
首先,大量運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強自身修養,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潔等。但詩人的表現手段卻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第四句中的“芳”自然由“芰荷”、“芙蓉”而來,是照應前二句的,但它又是用來形容“情”的。所以雖然沒有用“如”、“似”、“若”之類字眼,也未加說明,卻喻意自明。
其次,運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稱來象征性地表現政治的、思想意識方面的比較
抽象的概念,不僅使作品含蓄,長于韻味,而且從直覺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
再次,全詩以四句為一節,每節中又由兩個用“兮”字連接的若連若斷的上下句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韻,使全詩一直在回環往復的旋律中進行,具有很強的節奏感。最后,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手法,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等,將“兮”字去掉,對偶之工與唐宋律詩對仗無異。
1.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開創的騷體詩六言為主,但又長短參差,形式自由,多用“兮”字,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b.我國文學史上素以“風騷”并稱?!帮L”指“國風”,代指《詩經》;“騷”指《離騷》,代指楚辭。
c.我國詩歌發展史上有兩大優秀傳統,其中現實主義的源頭是《詩經》,浪漫主義則始于楚辭。
d.“楚辭”有兩個含義,一是指屈原創制的一種詩歌體裁,另一個是指劉向輯錄的屈原作品集。
2.下列加點字的字形字音全有錯誤的一項是( )
a.鞿羈(jī) 朝誶(zuì) 攬茝(chǎi)
b.謠諑(zhuó) 侘傺(chì) 鷙鳥(zhì)
c.攘垢(ɡòu) 相道(xiānɡ) 芰荷(zī)
d.繽紛(bīn 岌岌(jí) 修姱(kuān)
3.下列對加點詞語的解釋全不正確的一項是( )
①謇朝誶而夕替(替代)。 ②偭(違背)規矩而改錯。 ③寧溘(忽然)死以流亡兮。 ④步余馬于皋(水邊的高地)兮。 ⑤唯昭(清楚明白)質其猶未虧。 ⑥又申(說明)之以攬茝。 ⑦忍尤而攘(排斥)詬。 ⑧茍余情其信(確實)芳。 ⑨長余佩之陸離(修長的樣子)。
a.①⑤⑥⑦ b.①②③④ c.④⑤⑦⑨ d.②③⑥⑧
4.對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長聲嘆息而掩面哭泣啊,哀傷人生是多么艱難。
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憂郁愁苦我失意潦倒啊,在這個時世只有我貧窮困苦。
c.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鷙鳥卓爾獨立不能同群啊,都這樣自古代直到如今。
d.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堅守清白而站直了死去啊,這本來就被古代圣賢所推重。
5.比較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
a.①終不察夫民心 b.③不吾知其亦已兮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 ④佩繽紛其繁飾兮
c.①雖九死其猶未悔 d.①余獨好修以為常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 ②退將復修吾初服
6.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b.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c.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d.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e.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7.默寫出課文中與下面詩句意境相似的詩句:
a.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杜甫) 。
b.人生今世不得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 。
c.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 。
d.水清石出魚可數,林深無人鳥相呼。(蘇軾) 。
8.《離騷》的句式長短不一,又多用對偶手法,呈現出錯落中見整齊,在整齊中又富于變化的特點。請具體說說下列詩句是如何構成對偶的。
(1)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攬茝。
(2)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3)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