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轉換之年。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2022村支部書記鄉村振興培訓心得體會,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經供參考。
篇一:村支部書記鄉村振興培訓心得體會
3月9日,我們有幸參加了由團市委等部門組織的“傳承紅色精神助力鄉村振興”主題活動,緬懷革命先烈,弘揚革命傳統,親身體驗了鄉村振興帶來的巨大變化,上了一堂生動難忘的現場黨課。
在中共寧國特別支部舊址,隨著講解員的講解,大家重溫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革命成功的光輝而曲折的歷程,給全體黨員上了一堂生動的、意義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大家紛紛表示,要繼承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不忘入黨初心,時刻牢記革命精神,立足本職,扎實工作,努力為加快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宣城貢獻自己的力量。
云梯畬族鄉是安徽省唯一的畬族鄉,位于皖東南天目山腳下,與杭州市臨安區、安吉縣交界。總面積51。1平方公里,轄4個行政村,總人口6112人,其中畬族人口1848人。山核桃、竹筍是該鄉主導產業,鄉村旅游發展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2020年全鄉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于寧國市前列,高于全省近5000余元。現擁有畬族山歌、畬族婚嫁和紅曲酒等三項省級非遺,三次榮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先后被評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安徽省優秀旅游鄉鎮等十余項榮譽稱號。
千秋畬族村是安徽省唯一的畬族村。全村總面積9。7平方公里,共1198人,其中畬族人口849人。2014年被列為首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成的“畬鄉人家”農家樂集群,共有標準床位1800余張,年接待游客20余萬人,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均保持20%的年增幅。
通過參觀云梯畬族鄉千秋畬族村的民族特色風貌和經濟社會發展,黨員們感受到鄉村振興戰略給社會主義新鄉村帶來的巨大變化,進一步激發了大家干勁和熱情,紛紛表示要進一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論述,心系基層,心系群眾,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迎接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
篇二:村支部書記鄉村振興培訓心得體會
陽春三月,春回大地。3月9日上午,我隨市直第一片組參加了“傳承紅色精神助力鄉村振興”主題黨日活動,參觀了云梯畬族風情園、演繹大廳及展覽館和中共寧國特支紀念館,重溫了入黨誓詞。在尋跡畬族文化中提高修養,在追尋紅色足跡中錘煉黨性。
寧國云梯是一塊有著少數民族風情的土地,境內山巒起伏,泉水潺潺,千秋關高聳入云,唐代詞人羅隱有“回望千秋嶺上云”之句,云梯因此得名。1992年11月10日,省政府批準成立“寧國縣云梯畬族鄉”,成為安徽省江南片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鄉。
寧國盤樟是一塊有著傳統紅色根基的土地,中共寧國特別支部是寧國縣成立的第一個黨組織,也是皖東南地區成立最早的黨組織之一。1928年2月,中共浙西特委黨員傅金林到寧國蓬山村一帶進行革命活動,發展黨員。革命的火種曾在這里發芽和燃燒。
通過參加這次片組活動,我強烈感受到了云梯畬族情懷和革命傳統力量。一是走在這片紅色土地上,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我們全體肅立,莊嚴而神圣地舉起右手,在團市委副書記吳丹同志的領誓下,重溫了入黨誓詞,“為共產主義奮斗終生”始終在耳邊縈繞。二是走在這片紅色土地上,深深感受到我們黨一路走到今天,歷經無數曲折和磨難,始終立于時代潮頭,靠的就是堅定的理想信念。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就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三是走在這片紅色土地上,作為一名共產黨人的信仰不斷被激發,我們明白,共產黨員只有補足精神鈣質,才能劍指蒼穹、無往不利。
行程萬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我們銘記苦難與輝煌,不斷堅定信念,循著信仰砥礪前行!以歌為伴、以夢為馬,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立足崗位、扎實工作,為宣城機構編制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篇三:村支部書記鄉村振興培訓心得體會
三月九日,黨校派我和周琦同志參加了由第一片組組織的到寧國云梯民族鄉和仙霞盤樟村“傳承紅色精神,助力鄉村振興”主題活動。活動時間僅僅只有一天,但留給我們的印象是終生難忘的,通過參觀畬族風情園、中共寧國特支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讓我深刻感受到鄉村振興戰略給我國農村帶來的巨大變化,進一步提升了我們對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意義的認識。同時也使我們每個同志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性教育和黨性鍛煉。
寧國云梯民族鄉千秋畬族村是我市極具特色的一個的農村村寨,這里世代居住的是以少數民族畬族居民,2009年千秋畬族村被列入國家“十二五”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與發展項目建設試點,在村口建造了特色村寨門樓,村莊按照民族風格進行了改造,對有歷史價值的民居進行了修繕和保護,已成為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村,這些年在黨的農業農村政策的指引下,大力發展“三竹兩果”為重點的高效經濟林,運用規模經營與庭院經濟相結合的模式,把早竹從庭院內零星拓展出來,進行成片開發,按照“山頂種植用材林,山腰種植經濟林和山腳種植早竹林”的布局,大力開發高效林業。在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的同時,該村立足轄區內優美的自然風光、獨特的少數民族風情和深厚的畬族文化底蘊,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對發展旅游進行著周密地籌劃。今天的千秋畬族村正昂揚走在黨的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通過參觀考察深深感受到黨的鄉村振興政策的強大的生命力和號召力。必將給我國廣大農村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下午在仙霞盤樟村參觀中共寧國特支紀念館、重溫入黨誓詞使我再次受到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深刻的思想教育。更使我感受到了作為一個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
在今年即將召開黨的二十大之際開展這種形式的黨性教育活動,以迎接黨的二十大的勝利召開。顯得尤為親切和新穎。我們必須加倍努力,勇于使命擔當,在工作上一定要精益求精,高質量地完成黨交給的各項工作,站好崗,不斷適應新時期黨的工作需要。創造一流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篇四:村支部書記鄉村振興培訓心得體會
為進一步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助力鄉村振興,3月9日,市直聯系第一片組部分黨員干部赴畬族風情園、仙霞盤樟村、寧國特支紀念館、鄉村振興紅居民宿群開展了“傳承紅色精神,助力鄉村振興”的主題黨日活動。
黨員干部實地參觀了畬族風情園,看到了象征畬族四大姓氏的四根圖騰柱昂然聳立,進入展覽館了解了畬族的文化。隨后來到仙霞盤樟村寧國特支紀念館參觀學習,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大家有序參觀了紀念館,認真聆聽了中共寧國特支在盤樟村成立并帶領廣大黨員群眾開展革命活動的歷史。一段段文字介紹、一張張珍貴的圖片將大家帶到那段崢嶸歲月中,體會到寧國境內第一個黨支部建立的艱辛。同時,也被革命先輩頑強拼搏、不畏犧牲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打動。接著全體黨員面向黨旗進行嚴肅宣誓,重溫自己對黨忠誠的誓言,表達了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的決心。
活動結束后,大家紛紛表示,要把黨史學習教育與助力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起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學習和傳承先烈革命精神,腳踏實地做好衛生工作,助力鄉村振興。
篇五:村支部書記鄉村振興培訓心得體會
今天,有幸參加市直黨建第一片組開展的“傳承紅色精神,助力鄉村振興”主題活動,走進寧國市千秋畬族村和仙霞盤樟村,領略到兩種不一樣的新農村風貌。
第一站是千秋畬族村,走進充滿民族特色的畬族風情園廣場,映入眼簾的是象征著畬族四大姓氏(鐘、雷、藍、盤)的四根圖騰柱,畬族風情的建筑沿湖而建,顯得古樸端莊,樓臺亭榭點綴其間,釣魚塘、觀景臺給人清新自然的感覺。通過參觀畬族展覽館,了解畬族的遷徙與分布,畬族歷史、民俗文化,新時期特色黨建和畬鄉發展愿景。畬族村將傳統文化與黨建業務相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俗風情,推動了民族鄉村旅游業發展。
第二站是“赤膽播火種,旗映仙霞紅”的仙霞盤樟村。參觀了中共寧國特支遺址,重走了當年革命路,通過觀看中共寧國特支帶領廣大黨員群眾開展革命活動的視頻資料、圖片展覽和歷史實物,伴隨著工作人員的講解,深深的體會到了中國革命勝利來之不易,感受到了當年波瀾壯闊的革命風云,對革命先烈們為共產主義和國家英勇無畏的精神倍加欽佩。最后,面對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黨員們舉起右拳,重溫入黨誓詞。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誓言表達了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砥礪擔當的堅定信念。
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在此次活動中,我們更加深刻地了解寧國這片土地的紅色歷史,感受革命先輩英勇奮斗的不屈精神,銘記歷史,牢記使命,不斷提高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022村支部書記鄉村振興培訓心得體會5篇】相關推薦文章:
2021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培訓心得體會
2022關于鄉村振興心得體會 關于鄉村振興的感想六篇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