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志愿者大會領導講話篇一
大家晚上好,首先我謹代表學校青協歷屆理事會成員向各位志愿者朋友們致以親切的問候,向一直以來關心和支持我協會的領導、老師、志愿者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廣大青年志愿者奉獻給社會的不僅僅是服務,同時也向全社會昭示了一種精神,那就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 青年志愿者精神是對中華民族團結友愛、助人為樂、見義勇為、尊老愛幼、尊師重教等傳統美德的繼承和光大。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和燦爛的東方文明,雖未曾舉起過"志愿者"的旗臶,但從"樂善好施"的先哲千年古訓到"助人為樂"的雷鋒精神,無數仁人志士早已吟唱出人類道德情感的華采樂章。尤其是雷鋒精神,教育和培養了幾代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青年志愿者行動既從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中汲取營養和力量,同時也是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發揚和光大;青年志愿者精神閃爍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光芒。
"志愿服務"是一個國際性口號,在一些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已有了幾十年的歷史。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一些善良而又勇敢的人士,本著人道主義的精神,自愿奔赴戰場救死扶傷,成為世界上最早的志愿者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更多的志愿者活躍在抵抗法西斯的戰場上和大后方,大家都熟悉的白求恩大夫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和平時期,志愿服務事業在有些國家又有了長足的發展,涉及環境保護、扶弱助殘、賑濟貧困、救災搶險、社區建設、公益活動等越來越廣泛的領域,志愿者身上所洋溢著的自我犧牲的品格、奉獻敬業的境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對社會進步的執著追求,深受人們的推崇和敬佩,也無疑是中國青年志愿者所稱頌和效仿的。
在全球許多國家,志愿者活動正在逐步走向制度化、組織化和義務化,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的隊伍之中。比如日本有50%的國民參加過志愿服務活動。 韓國的志愿服務有50年的歷史。 新加坡的志愿者也稱為義工。泰國政府為倡導志愿服務風氣,規定大學畢業生要到貧困地區做1年的志愿服務,服務滿1年后,畢業生有更多的機會得到一份好工作。 法國的志愿服務則走向法律化。法國法律規定,年滿18歲的法國男性,符合條件者都必須履行國民志愿役,違規者處2年有期徒刑。美國的志愿者是有報酬的。墨西哥政府規定每個大學生在校期間至少要從事6個月的志愿服務,否則無法獲得畢業文憑。我們國家也不例外,在20xx年奧運會上,大批志愿者熱情周到的服務為北京,為中國贏得了極好的聲譽。同樣在20xx年的5.12大地震中,大批的國際志愿者不辭辛勞,為解救被困百姓而努力。他們奉獻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服務,同時留下一種偉大的精神,那就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
其實,大學生做公益活動就是一種自我的提高,同時給自己
提供了一個體驗社會的良好契機,同時也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借此機會我對全體服務生同學和廣大志愿者朋友提出幾點希望:
一、 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座的志愿者們就是青協的一股新的力量,我在這里祝賀大家能夠有幸成為志愿者中的一份子,在自豪的同時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志愿者工作的重要性和艱巨性,珍惜機遇,迎接挑戰,奮勇當先,爭做服務工作中的表率和楷模,確保完成服務工作中的各項任務,要進一步增強榮譽感和自豪感,樹立起我校學生的良好形象。
二、認真接受培訓,提高服務技能。
從今天開始同學們就將接受系統的基礎知識和技術技能的培訓,時間緊任務重,希望同學們能夠在保證完成正常學習任務的前提下,以高度的組織性、紀律性投入到培訓工作中來,認真接受服務技能的培訓,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務水平和應變能力。
培訓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機會和平臺,但更為重要的是必須通過學習,全面提升自身服務水平,并且要做到活學活用。在培訓中同學們要不斷加強自身責任意識、安全意識、服務意識,同時做好精神準備、知識準備、技能準備和體能準備,為圓滿完成服務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轉變思想,樹立勞動光榮的觀念。
參與服務既是一項政治任務又是一項平凡工作。重復而單調的工作是對同學們體力和耐力的極大考驗,希望大家樹立勞動光榮的觀念,勇對挑戰,鍛鑄自己堅忍的品格,用自己的辛勤工作譜寫難忘經歷,奠定人生的根基。協會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課程和考試安排,為同學們的服務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希望全體成員能夠認真工作,代表學校、代表協會、代表志愿者向社會展示我們的素質和風采。
四、提升文明素質,樹立主人翁觀念。
服務期間,不管是在哪個位臵,那只隊伍,都要以主人翁的姿態來為被服務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服務,充分展現我校學生的精神面貌和良好的文明素質。
志愿者朋友們,今天社會的志愿者事業已經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希望大家能夠同甘苦共奮進,珍惜大學期間為社會服務的機會,克服困難,迎接挑戰,從細節做起,追求卓越,展現揭職院青協人的風采,展示當代中國年輕一代的風貌,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