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在編寫的時候,人們了解有哪些肯定要留意的點嗎,肯定要重視態度端正,下面是小編為您分享的高一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感謝您的參閱。
高一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1
一、十月革命爆發的歷史條件
1、根本原因: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2、重要原因:俄國是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各種矛盾尖銳。
3、主觀原因:有了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黨的正確領導。
4、直接原因:一戰使各種矛盾激化。
二、革命過程
1、二月革命
①性質:資產階級革命(由俄國資產階級領導,革命任務是_俄國沙皇的專制統治)。
②結果:_了沙皇專制統治,形成了兩個政府(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工兵代表蘇維埃)。
2、《四月提綱》
(1)內容
①指出俄國的形式需要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實現社會主義革命。
②通過無產階級專政實行土地改革,并退出戰爭。
(2)影響
①提出了由資產階級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的任務。
②成為布爾什維克黨的綱領。
3、七月事件
七月事件是俄國革命的轉折點,標志著兩個政權并存局面的結束,布爾什維克黨確立了武裝起義的方針。
4、十月革命
(1)1917年11月6日,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彼得格勒武裝工人、士兵起義,_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取得了起義的勝利。
(2)召開了“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內容:
①宣布一切權力歸工兵代表蘇維埃
②頒布《和平法令》
③頒布《土地法令》
三、十月革命的歷史意義
1、十月革命是人類歷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
2、使經濟文化并不發達的俄國,在短時間內擺脫了封建殘余的束縛和剝削階級的統治,建立起新型的無產階級政權,開辟出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
3、十月革命的勝利,給各國無產階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條嶄新的尋求解放的道路。
高一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2
一、英國革命
背景:根本原因:斯圖亞特王朝實行專制統治阻礙了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過程:1640年英國爆發革命。期間,處死了國王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國。但斯圖亞特王朝復辟。1688年光榮革命,標志英國革命的完成。
二、英國的君主立憲制:
特點:
①保留國王,實際上“統而不治”的地位,作為國家的象征而存在。
②國家的權力在議會,實行代議制。議會是國家立法機關,內閣掌握行政權并對議會負責。
1689年《權利法案》的頒布是正式確立的標志。18世紀責任制內閣逐步形成。
三、美國政府的建立:
1776年,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獨立,美國誕生。獨立之初的美國實際上是13個州的松散聯盟(即邦聯)。1789年聯邦政府成立,華盛頓當選為美國第一任總統。19世紀中期,美國形成民主黨、共和黨輪流執政的格局
四、美國1787年憲法:
1787年在費城召開制憲會議通過了一部聯邦憲法。
評價:
①是世界上第一部較完整的資產階級憲法。
②加強了國家權力,實踐了三權分立原則,體現資產階級民主精神。局限性:承認黑人奴隸制,印第安人沒有公民權,婦女地位低下。
五、艱難的法蘭西共和之路:
1789年法國大革命和第一共和國的建立;1870年第三共和國的確立。
六、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1875年初,國民議會通過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
意義:從法律上正式確立了共和政體(議會制共和國),標志著法蘭西共和政體的最終確立
七、德意志的統一:
俾斯麥領導下,普魯士通過三次王朝戰爭,完成了德國統一。1871年,建立了統一的德意志帝國。
八、德意志的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特點:皇帝不是虛位,而是握有實權?;实酆褪紫嗾莆諊业拇髾?。議會對政府沒有監督權。
高一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3
一、夏商政治形式
商的政治特點:
(1)商代貴族以血緣為紐帶;
(2)實行宗法制;
(3)王權與神權緊密結合。
二、西周
1、分封制:
(1)背景:武王伐紂,商朝滅亡。
(2)目的:鞏固統治,擴大統治疆域。
(3)含義:周天子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給同姓子弟,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即“封邦建國”、“以藩屏周”。
(4)權利和義務:
權利:建國、繼續分封、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等。
義務:隨周天子出征,隨同作戰;定期朝覲述職;繳納貢賦等。
(5)特點:層層分封,等級森嚴;具有長期的穩定性和延續性,但也具有一定的分離性和獨立性。
(6)性質:商周時期實現的一種地方行政制度。
(7)作用:鞏固了(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邊遠地區得到開發,并擴大了西周的統治區域;形成對周天子眾星捧月的政治格局;西周成為一個延續數百年的強國。
(8)衰落:受分封的諸侯國本身就具有相當大的獨立性,諸侯國勢力的強大;西周后期周王室的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其衰落的具體表現為:諸侯爭霸等。
2、宗法制:
(1)含義:是用父系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鞏固國家統治的制度。
(2)目的:為了加強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西周實行了與分封制互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質的宗法制。
(3)特點:嫡長子繼承制;大小宗相對。
高一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4
1.漢朝的郡國并行制
⑴背景:漢高祖為避免重蹈秦朝速滅的覆轍,鞏固新建政權
⑵內容:漢初在地方上繼承秦朝的郡縣制,同時又分封諸侯王國,形成郡國并行制(郡即郡縣,國即封國)
⑶影響:隨著分封的諸侯國權力逐漸強大,嚴重威脅了中央集權
2.唐朝三省六部制
⑴三省六部及職能:中書省: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門下省:掌審議,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政令。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⑵目的:分散相權,加強皇權。
⑶評價:
①唐朝三省分工明確,提高了辦事效率,減少決策失誤
②相權一分為三,相互牽制和監督,削弱了相權,有利于皇權的加強。
3.宋代分割宰相權力舉措(宋初設中書門下作為行政機構,長官行使宰相職權)
⑴措施:增設參知政事、樞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權和財權。
⑵作用:削弱了宰相的職權,皇帝得以總攬大權。
4.元朝的行省制度
⑴目的:為了加強對遼闊疆域的管轄
⑵內容:
①全國分設十個行中書省(行省),還有兩個單列的行政區劃,一是中書省直轄的“腹里”:河北、山西、山東;一是宣政院管轄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區
②行省是地方行政區,省的長官由朝廷任命,行使權力時受到中央的節制。
⑶意義:
①加強了元朝的中央集權統治,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②行省制度的創立,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5.我國古代的選官制度
⑴目的:網羅人才維護封建統治的需要
⑵選官制度:①漢朝----------察舉制
★依據:孝廉(才能和品德)
★方式:由下而上推薦
②魏晉南北朝時期-----九品中正制
★依據:士族門第
★影響: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選拔任人唯親,壓制人才。成為其維護政治特權的工具。
③隋唐時期--------科舉制
★隋朝建立: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吏;隋煬帝時,政府開始設立進士科,科舉制形成。
★唐朝:繼承并完善科舉制。
★意義:①它破除了世家大族壟斷的局面,加強了中央集權;
②擴大了官吏的來源,擴大了地主階級的統治基礎,;
③提高了官員的素質,促進了行政效率的提高和文學的繁榮
④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讀書風尚,有益于社會重學風氣的形成;
⑤以嚴格的考試方式作為選官方式,從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來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⑥后期束縛了知識分子的思想,不利于創新,是近代中國自然科學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高一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5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一、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統一
1.背景
春秋戰國諸侯爭霸兼并戰爭
2.條件
①經濟: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實力增強
②思想:法家學說為秦的統一奠定理論基礎
③客觀:人民渴望統一
④主觀: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3.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第一個統一的、封建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秦朝。
4.措施(鞏固統一)
頒布秦律;統一度量衡、貨幣、車軌;統一文字;修馳道、開通靈渠、修長城、移民等。
5.影響
①結束了長期的諸侯割據局面,建立了統一的主義中央集權的秦王朝,促進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
②有利于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鞏固國家統一。
③有利于以華夏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的形成。
二、皇帝制度
1.內容
①權力高度集中
天下大權,集于中央中央大權,集于皇帝
②皇權至上
皇帝總攬政治、經濟、軍事等一切大權;皇帝有權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員。
③皇帝獨尊(皇帝神圣)
創制皇帝專用稱號(朕、制、詔、璽)
④皇位世襲
2.特點
皇位世襲——權力的不可轉移
皇權至上——地位的不可僭越
這是中國古代_度的重要特征
三、中央官制
1.內容:三公九卿
丞相——百官之首,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上傳下達,負責監察百官
太尉——管理全_
九卿(諸卿):中央政府的職能部門,分管國家各項具體事務
2.特點
①主要官職在地位、職責和權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牽制,軍政大權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軍政大事,先進行朝議,最后由皇帝裁決,以減少決策失誤。
3.利弊
利: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君主_重大事情的決策失誤。弊:因皇權過大,易形成君主_,缺乏對皇帝的監督與制約的機制。
四、郡縣制
1.背景:
①春秋戰國時期,一些諸侯國已陸續在新建并的地區設郡縣
②秦統一后,通知區域空前擴大
③李斯建議在全國推行郡縣制
2.內容:
秦始皇把全國分為36個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一郡之內又分若干縣
建立相應的地方官僚機構,郡守、縣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3.影響:
實現了對地方政權直接有效的控制
把全國每個地方每戶人家都納入國家政治體制之中,鞏固了國家的統一。
【高一歷史知識點總結重點知識歸納】相關推薦文章:
中考數學知識點總結歸納(完整版)
部編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單元知識點歸納總結
上海地理等級考知識點總結 高中地理九大知識點總結
《紅星照耀中國》知識點匯總 2021《紅星照耀中國》知識點總結
小學道德與法治知識點總結2022【精選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