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在各個領域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在個人生活中還是在組織管理中,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策劃書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技活動方案設計篇一
為深入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方案》,切實培養學生科學素養,學校連續舉辦第十屆科技節,創設濃郁的科技教育氛圍,開發學生創新思維潛能,提高動手動腦能力,讓學生在科技實踐活動中感受創新的魅力,推動校園科技活動的蓬勃發展。
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xx。
(一)科普教育類。
1、假前邀請專家來校講座,就科技創新方法做針對性培訓、指導;
2、組織四、五年級部分同學參觀科技館、青少年水上運動體驗中心。
(二)趣味活動類。
低學段——紙折飛機競速賽。
中學段——紙船競速賽。
高學段——花車競速賽。
(三)科技競賽類。
發明創造類——小發明、小創造指學生運用有關的科學理論知識制作出新穎獨特、具有創新性的技術創造成果。
創意設計類——指學生因原材料、工藝等限制未能做出發明創造的實物,但根據科學原理和發明創造方法完成的創新設計。創意類設計應有詳細的圖示和文字說明。
青少年科技實踐活動類——指青少年以小組、班級或學校、校外教育機構等組織名義,圍繞某一主題在課外活動、研究性學習或社會實踐活動中開展的具有一定教育目的和科普意義的綜合性、群體性科技實踐活動。
科學幻想畫類——指學生著眼于新世紀人類生產、生活因科技的發展可能呈現的巨大變化,通過科學幻想,繪出未來科技、生活的美麗畫卷,要有科學合理性。參賽作品可用油畫、國畫、水彩畫、水粉畫、鋼筆畫、鉛筆畫、蠟筆畫、版畫、粘貼畫等繪畫技巧、風格及使用不同材料表現。限小學生參加。
科技輔導員類——科技輔導員板塊包括科技輔導員科技創新成果競賽和科技輔導員論文評選。
每位學生根據所在學段項目設計,自主選擇至少一項參與創作及展評。
1、低學段——科幻畫、環保小制作(主題)、小發明。
2、中學段——科幻畫、科技小發明或創意設計、科技實踐活動。
3、高學段——科幻畫、科技小發明或創意設計、科技實踐活動。
4、教師組——科技論文、科技創新(科學組老師至少每人選擇一項,其余老師自愿參與)。
科技活動方案設計篇二
創設科技活動場景,提供活動機會,幫助同學們了解科學技術,激發同學們對科學技術的熱情,積極引導學生們積極參與科技節活動,倡導學生主動對科學技術進行研究性學習,主動探索研究身邊的科學問題,提高學生們的科學素養。
3月29日--5月17日。
動腦動手,放飛夢想。
(一)準備宣傳階段(3月29日--4月22日)。
1.圍繞本次科技活動,進行宣傳動員(學校領導)。
2.各班在第十一周做好一期科普黑板報(政教處)。
3.科技節宣傳資料下發到每一個學生手中(班主任)。
(二)科技創作階段(4月22日--5月13日)。
1.初一級部以班級為單位準備遙控小車進行賽道障礙控制比賽,每班至少2件。
2.初二級部電子報刊比賽活動。
3.初三級部起重機電路組裝及定點投放、橡皮泥承重比賽,化學實驗展示。
4.機器人社團組織的機器人足球賽。
5.科幻畫評比(初一、初二級部每班選送3副作品)。
(三)科普進家階段(4月22日--5月15日)。
1.與家長同讀一本科普讀物,各級部圍繞“科學環保”主題選出讀后感(初一級部每班兩篇)。
2.完成一個家庭小實驗,積累相關資料(照片、觀察記錄、觀察日記等)(初二級部每班兩篇)。
3.學校、家庭科技金點子。(自愿參加,累計加分)。
以上活動資料5月15日交活動中心,參與5月17日整體評價。
(四)科技展示階段(5月17日)。
1.集中展示科技創新階段成果,根據比賽規則累計成績。
成立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活動中心辦公室兼任,由活動中心負責科技節活動的組織安排。領導小組名單如下。
組長:。
科技活動方案設計篇三
五號樓后花園。
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活動場所和教育資源,培養學生興趣、愛好、滿足學生課外活動需要,實現快樂學習,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樂園。
進一步凸現特色,打造我校科技品牌,把我校的校園文化的開發和科學創新精神滲透到科學課程實施和科技特色教育中,確保科技教育規范有序。
1。氣象站。
其主要功能是實時監測溫度、濕度、風速、風向、雨量、氣壓、紫外輻射、蒸發、噪聲、土壤溫度、土壤濕度等多種氣象參數,氣象觀測要素的配置方式可以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靈和配置,同時為了滿足學生的動手實踐需要,還為學生配備有干濕球溫度計、高低溫度計、玻璃鋼百葉箱、電接風向風速儀、日照計等人工氣象觀測儀器。
2。植物園。
建一座小型種植園(包括扦插苗床、水培池、小型大棚等)種植瓜果蔬菜、扦插繁殖花卉苗木、學習大棚、水培等農藝和園藝技能,同時方便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撰寫觀察日記等,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3。航海模型水池。
為方便航海模型教學使用,讓學生能理論聯系實際,修建一個標準尺寸的航海模型水池,除了教學使用外,還可以組織校內比賽,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也提升我校的校園文化水平。
科技活動方案設計篇四
20xx年是《職業病防治法》頒布實施十周年,也是新修改的《職業病防治法》實施第一年,貫徹落實好《職業病防治法》,對加強我鎮職業病防治工作、保護廣大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根據廬安監管[20xx]99號文件精神,決定于6月1日--6月30日在全鎮范圍內開展《職業病防治法》頒布實施十周年宣傳貫徹活動。結我鎮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防治職業病,愛護勞動者。
(一)宣傳對象和形式。
采取懸掛橫幅、現場宣傳咨詢、發放宣傳資料、發送宣傳短信等多種形式,對全社會(重點對中小企業和企業職工、農民工)開展《職業病防治法》和職業危害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
(二)宣傳內容。
1、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
2、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法律責任。
3、勞動者依法享有職業衛生保護的權力。
4、針對勞動者職業病防治的.科普知識。
5、勞動者職業病案例及維權案例。
6、勞動防護用品知識。
7、參加職業病防治法知識競賽活動。
20xx年6月1日至6月30日。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鎮工會、鎮衛生院、鎮勞動保障所、鎮安監所等重點監管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職業病防治法》宣傳活動的領導。要圍繞宣傳主題,精心組織,保證宣傳工作落到實處,保障活動扎實有序開展。
(二)深入發動,全員參與。在宣傳活動期間,各重點監管部門要針對重點職業危害、重點人群和重點行業,做到宣傳學習活動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通過在車站、廣場、商場、重要路段、企業廠區、建筑工地等重點場所懸掛職業危害防治警示標語(橫幅)、宣傳畫等形式,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立體宣傳格局,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
(三)扎實推進,務求實效。各企業在積極參與宣傳活動的同時,要組織企業全體員工認真學習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職業危害防治知識,主動履行企業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切實提高職業危害防治水平,確保活動收到實效。
活動結束后,鎮各重點成員單位要從活動安排、宣傳效果、存在的問題等方面認真總結,并于7月5日前將書面材料(紙質和電子版)報送鎮。
科技活動方案設計篇五
教學目標:。
2、培養學生觀察和比較能力。
3、指導學生初步認識衣服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
重點:。
2、培養學生觀察和比較能力。
3、指導學生初步認識衣服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
難點:。
2、培養學生觀察和比較能力。
3、指導學生初步認識衣服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
教法:。
探究法。
課前準備:。
1、衣服的圖片。
2、學生自帶一件最喜歡的衣服。
3、各種特殊衣服的圖片。
4、制作材料和工具。
教學流程:。
認識學生自己的衣服,搜集衣服資料,給衣服分類,認識特殊的衣服,整理自己的衣柜。
教學過程:。
活動1:認識學生自己的衣服。
1、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
3、出示圖片。
活動2:給衣服分類。
1、觀察和比較教師和學生搜集的各種各樣的衣服。
2、學生給衣服分類。
3、匯報分類方法。
活動3:認識特殊的衣服。
1、出示書中的圖片認識特殊的服裝。
2、引導學生說出其他有特殊用途的衣服。
活動4:整理自己的衣柜。
1、學習集中存放衣服的方法。
2、作業:整理自己的衣柜。
課后小結:。
激發了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使學生能積極、團結合作地參與服裝的研究,了解服裝在不同時期的變化,初步了解了科學技術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科技活動方案設計篇六
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增強學生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大力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和科學技能方法。
攜手科學,放飛理想。
:通過舉辦科技節,進一步推動我校科技創新活動的蓬勃發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實踐能力,在學校范圍內形成濃厚的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科技氛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1、堅持全員參與、點面結合。既要讓每個學生都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在活動中得到發展,又要注意科技作品的質量。
2、體現特色、突出個性。各班在組織活動時,要根據學生實際、注重實效,做到以班為本,以學生為本,注意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發揮創造性、能動性。
3、做到分工負責、責任明確、準備工作充分、宣傳到位、發動有力、體現協作精神。
4、整個科技節的系列活動要有序地開展和進行,各個活動的負責人要關注過程,確保活動過程的安全。
:全校學生。
1、“三個一”科普活動。
即讀一本科普書、看一個科普錄像、出一期科普黑板報(評比)。
(一)紙飛機競賽規則:
1、使用標準a4紙制作模型,參加比賽。紙張只能折疊,不能撕、膠粘、剪、訂、懸掛重物。運動員在投擲模型時,不得跨線,否則成績無效。
2、參賽選手自行制作紙飛機,并寫上自己的名字,制成的紙飛機必須是典型的飛機造型,至少有雙翼,是否符合典型飛機造型由裁判確定。
3、比賽按飛機從起飛到落地(飛機頭部)的時間長短計算成績。
4、每個參賽選手有3次飛行機會,以最好成績計算。
(二)飛牌。
要求:每位參賽學生發3張撲克牌,學生先在牌上寫上姓名、班級,然后聽裁判口令在規定區域等候飛牌,每位選手有三次機會,以未超邊線而距離遠者勝出。
(三)紙橋承重競賽規則:
用一張報紙做成各種形狀來試驗其承受力。承受力最大的形狀與承受力最小的形狀相比,其承受的`重力可以相差幾十倍甚至上百倍。那是因為結構不同,其承受力也不同。我們要設計并制作一個簡單的紙制橋梁,使其有盡可能大的承受力。每位選手有三次機會,以最好成績計算。
制作材料(現場提供)。
報紙1張、剪刀1把、雙面膠一卷、尺子一把、小刀一把、塑料墊板1塊(保護桌面用)、試驗用重物(礦泉水或鉤碼)。
活動要求。
1、在草稿紙上畫出紙制橋梁的內部結構草圖(草圖不計分,但必須要畫)。
2、用所提供的材料制作出本小組設計的橋梁模型,具體要求如下:
(1)只能用提供的報紙進行制作,不可以加紙,不可以填加其他物質。
(2)粘連紙時,只能用所提供的一卷雙面膠,不可以用其他物質來代替。
(3)制作的橋梁模型的外形必須為:350mm(長)×100mm(寬),兩端開通不封閉。中間,用剩余的紙張制作各種結構的填充物放置其中,做成簡單的橋梁模型。
3、紙橋制作完畢后,應向老師舉手示意,上交紙橋模型、記錄制作時間。注意舉手示意后,就不得再進行制作,因而舉手示意前,應仔細檢查是否完成制作。
重物的方法來試驗各個紙橋的最大承受力。重物用鉤碼(大小不定),每次加一個,停留3秒鐘后加第二個重物,依次加重,直到橋梁模型倒塌,記錄倒塌前一次橋梁模型的承重數據。
成績評比。
按承重數據大小依次排名,承重數據大的為第一名。如遇承重數據相同,再考慮制作時間,如制作時間少的名次靠前。
(四)智力七巧板比賽規則和評分標準:
1.個人賽(智力七巧板創意組合)以試卷形式比賽,試卷由組委會統一命題,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答卷,滿分100分。
2.試卷分為三大題:按題設計、觀察創造和主題創意。學生根據題目的要求自由發揮想象力,把拼出來的答案畫在試卷上。
3.評委根據創意和完成質量打分,按參賽學生的15%、35%、50%設一、二、三等獎。
(五)橡筋動力模型飛機參賽材料規格。
1、學生根據圖紙要求,在賽前獨立完成裝配、調試及放飛。為提高飛行成績,在不改變模型飛機的幾何尺寸和橡筋長度的前提下,參賽學生可以對模型進行任意創新改造。可以在機身上加配重物來調節橡筋飛機,可以在機翼上加固翼緣。(主機翼不得改變)。
2、比賽前評委應對模型進行檢查,做好標記。選手比賽順序按秩序冊進行,不得更改。三次點名不到場作棄權處理。
3、如果比賽場地風速過大,(場地有測定風速的標準)選手根椐自己的情況可要求評委暫停比賽,也可繼續比賽。
4、競賽放飛時在指定區域進行可以助跑或跳躍,以模型飛機出手開始記時到模型飛機著陸為止。比賽采以留空時間長為優勝,成績保留到秒后二位。競賽飛行共進行二輪,以成績較好的一輪評定名次,如遇成績相同則依另一輪的成績評定。
5、裁判發出“預備,放”選手須立刻放飛模型離手,十秒鐘內沒有放飛則該輪成績為0分。參賽選手獨立完成,其它人不得幫忙。
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停止計時或成績無效:
1、模型上的主體部件掉落停止計時。
2、遇到模型飛出視野或掉落在建筑物體、或其它物體上面,停止計時。
3、一人一機,不得借給他用。否則雙方成績均無效。
科技活動方案設計篇七
創設科技活動場景,提供活動機會,幫助同學們了解科學技術,激發同學們對科學技術的熱情,積極引導學生們積極參與科技節活動,倡導學生主動對科學技術進行研究性學習,主動探索研究身邊的科學問題,提高學生們的科學素養。
3月29日--5月17日。
三、活動主題。
動腦動手,放飛夢想。
(一)準備宣傳階段(3月29日--4月22日)。
1.圍繞本次科技活動,進行宣傳動員(學校領導)。
2.各班在第十一周做好一期科普黑板報(政教處)。
3.科技節宣傳資料下發到每一個學生手中(班主任)。
(二)科技創作階段(4月22日--5月13日)。
1.初一級部以班級為單位準備遙控小車進行賽道障礙控制比賽,每班至少2件。
2.初二級部電子報刊比賽活動。
3.初三級部起重機電路組裝及定點投放、橡皮泥承重比賽,化學實驗展示。
4.機器人社團組織的機器人足球賽。
5.科幻畫評比(初一、初二級部每班選送3副作品)。
(三)科普進家階段(4月22日--5月15日)。
1.與家長同讀一本科普讀物,各級部圍繞“科學環保”主題選出讀后感(初一級部每班兩篇)。
2.完成一個家庭小實驗,積累相關資料(照片、觀察記錄、觀察日記等)(初二級部每班兩篇)。
3.學校、家庭科技金點子。(自愿參加,累計加分)。
以上活動資料5月15日交活動中心,參與5月17日整體評價。
(四)科技展示階段(5月17日)。
1.集中展示科技創新階段成果,根據比賽規則累計成績。
五、組織領導。
成立活動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活動中心辦公室兼任,由活動中心負責科技節活動的組織安排。領導小組名單如下。
組長:。
科技活動方案設計篇八
二、活動目的。
進一步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提高我校少年兒童的科學文化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特此舉辦此次科技周活動。活動期間將通過豐富多彩的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動,激發廣大學生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進學校素質教育的全面開展,促進學校學生科學素養的全面提高。
時間:11月12日星期一升旗儀式。
負責人:崔燕。
(二)活動項目:
1、科普知識問答:
觀看時間:11月15日海洋課。
負責人:崔燕陳鋼3-6年級海洋課任課教師。
2、電腦輸入比賽。
比賽時間:11月16日(周五)15:30。
比賽范圍:3-6年級。
比賽地點:新微機室。
各班派3名選手參加,輸入同樣的文章,看誰在10分鐘內輸入的字數多(含標點符號),輸入法不限。
每個級部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教師上報電子名單,學校頒發獎狀。
負責人:顧寅剛陳鋼邴超。
3、海洋模型比賽。
比賽時間:
11月13日上午課間操。
第一組:1、2年級“自由號遙控船”
第二組:3-6年級“自由號遙控船”
11月13日中午12:30-1:30。
第一組:1、2年級“杭州號驅逐艦”
第二組:3-6年級“杭州號驅逐艦”
比賽前,所有購買模型的學生在家長指導下,進行組裝。比賽當天帶模型到學校,“杭州號驅逐艦”以規定時間內,直行距離遠近決定勝負;“自由號遙控船”以繞標不碰標、不漏標,運行完全程時間最短決定勝負。
負責人:陳鋼喬梁。
每組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教師上報電子名單,學校頒發獎狀。
4、建筑模型比賽。
比賽時間:11月14日全天。
比賽范圍:1-6年級。
比賽地點:美術室。
各參賽學生事先把模型做好,于課間操時間,按照“繽紛童年”“夢想家園”兩個系列擺放好。學校于中午時間進行評選。下午各參賽選手把自己的作品拿走(個別作品要留下由老師個別通知)。
每個系列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教師上報電子名單,學校頒發獎狀。
負責人:陳鋼楊真袁芳。
文檔為doc格式。
科技活動方案設計篇九
20__年5月20—6月3日。
二、參加范圍。
全體學生。
三、科技節領導小組。
組長:安曉兵。
副組長:張愛青。
組員:何靖、張小潔、王亞娟、戚潔、孫玫、張燕、各班班主任。
四、活動主題。
勇于探索,敢于創新。
1、通過本次活動,促使學生養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吃苦耐勞精神,團結協作、友愛互助作風的思想感情。
2、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科學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3、通過本次活動,普及頭腦奧林匹克活動、訓練提高學生對橡筋動力飛機、紙折飛機的制作與調試能力。
六、參加項目。
1、一至五年級學生參加航空飛機模型競賽。
(1)迎世園頭腦挑戰賽。
(2)家庭親子科普賽。
(3)電子設計制作比賽。
(1)我為世園獻禮。
(2)“我的美麗校園”設計制作比賽。
七、獎項設定。
比賽設獎項,并頒發獎狀和獎品。
科技活動方案設計篇十
1.觀察有科學價值的事物和現象,拍攝有科學研究意義的瞬間相片,觀察和認識豆科植物資源,采集樣品帶回學校或家里栽培種植。
2.觀察和研究生態農莊及周圍的環境狀況,觀察和認識野生百合科植物,探索百合科植物的開發利用價值,采集樣品帶回學校或家里種植。
1.認識自己從來沒有看見過的陸生野生植物和水生野生植物。
2.拍攝代表自然風景、植物生長環境、動物生活環境以及代表自然特色和風景特色的科技相片,對這些相片進行處理和加工,一方面可以作為我們活動的檔案材料(例如參加科技創新大賽活動可以用),另一方面還可以參加攝影競賽。
3.觀察生態農莊、生態樹林、生態竹林布局的科學性,研究生態情況。
1.能夠自覺遵守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來去的路上一律服從帶隊老師的安排和指揮,在活動期間一律聽從講解員的指揮和安排。
2.必須具備安全第一的心理素質和行為習慣,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換句話說,在來去的路上和活動期間不得出現任何安全事故。
3.愛護公物和野生植物,特別注意森林防火,因此,除了允許野炊的地方外不得在野外隨意用火。
4.考慮到要在生態農莊、沙灘和烈士墓等處需要活動接近一天的時間,因此,自己事先買好中飯吃的東西。在吃中飯的時候,照樣保持環境的衛生,不得隨意亂扔垃圾。
(一)第一次活動時間:20xx年4月23日。
(二)第一次活動地點:生態農莊、沙灘等處,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去子胥村參觀學習。
(三)需要準備的材料和工具以及完成的作業。
1.社會實踐活動記錄表;。
2.社會實踐活動調查研究報告(其中必須有一份關于交通安全的調查);。
3.活動照片、錄像、錄音等資料。
4.社會實踐活動成果記錄。
5.最好每人帶一只花盆,在基地內種一植物帶回來。
1.帶隊老師:等。
2.20xx年4月23日上午8時30分在學校門口集中出發。
1.撰寫調查報告和觀察報告,題目(主題)根據自己的觀察信息自擬。
2.整理和處理自己拍攝到的相片。
3.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的科學、合理性的研究性學習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