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目標是置頂工作方案的重要環節。在公司計劃開展某項工作的時候,我們需要為領導提供多種工作方案。方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方案呢?以下是我給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餐飲服務培訓計劃方案篇一
一、xx縣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基本情況
目前,xx縣16-25周歲的農村富余勞動力4.84萬人,其中沒有轉移就業者占2.5萬人。
二、轉移就業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情況
縣政府高度重視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培訓工作,特批準建立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局領導及校領導親自督導,培訓辦公室由專人負責。
三、培訓目標和任務
根據餐廳服務員國家職業標準,經過系統學習,培訓適應勞務市場需求和用人單位要求、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熟練掌握餐廳服務基礎知識和各項操作技能的餐廳服務人員。20xx-20xx年,計劃每年培訓200人。
四、培訓對象
以年滿16周歲、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體健康、有轉移就業愿望、熱衷于餐廳服務崗位的農村青年為主。
五、培訓形式
以脫產或半脫產的學習形式,對農民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
六、培訓要求
1、培訓中理論培訓、技能培訓、聲像培訓、實際操作各環節有機統一,采取能力模塊的培訓方式,突出崗位技能培訓。以學員動手操作為主,教師面授講解為輔,全面提高學員綜合素質。
2、通過課堂講授、現場培訓、實際操作和自學等形式開展培訓,以實際、實用、實效為目的,提高學員參訓的興趣。
3、利用賓館為實訓基地,聘請具有豐富操作技能的專兼職教師親自演習操作,使學員在邊學邊做中實現崗位技能的提高,培養學員的動手操作能力。
七、培訓內容
《餐廳服務員》課程設置采用能力模塊組合,共設置執業基礎、餐廳服務禮儀、端托擺臺服務、酒水服務、上菜及分菜服務、撤換餐用具和餐廳服務基本程序等七個培訓模塊。共計152學時
(一)、執業基礎
要求學員熟知外出務工常識,掌握餐廳服務應具備的職業素質。理論學習10學時。
(二)、餐廳服務禮儀
要求學員掌握餐廳服務員的儀容儀表規范、舉止規范、禮貌規范、禮儀規范。其中理論學習5學時,技能學習13學時,聲像學習2學時,共計20學時。
(三)、端托、擺臺服務技能
要求學員熟練掌握托盤的端托技巧、餐巾折花技巧、擺臺服務技能。其中理論學習6學時,技能學習22學時,聲像學習2學時,共計30學時。
(四)、酒水服務
要求學員了解中外酒水、茶葉及軟飲料的分類及特點、掌握酒水服務的技巧與程序。其中理論學習6學時,技能學習22學時,聲像學習2學時,共計30學時。
(五)、上菜及分菜
要求學員了解菜品知識、上菜及分菜知識。其中理論學習4學時,技能學習14學時,聲像學習2學時,共計20學時。
(六)、撤換餐用具
要求學員學會撤換餐用具的基本操作方法。其中理論學習4學時,技能學習5學時,聲像學習1學時,共計10學時。
(七)、餐廳服務基本程序
要求學員了解零點接待服務的相關知識,餐廳服務的基本程序。其中理論學習12學時,技能學習16學時,聲像學習2學時,共計30學時。
八、師資情況
我校依托中央校和省校的培訓資源,按照“一個崗位、一本教材、一張光盤、一本證書”的模式,以具有較強實力、餐廳面積達360米2、能同時容納200人就餐的賓館為實訓基地,并選聘高級餐廳服務員1名、中級餐廳服務員7名、紅案2級5名及賓館負責人、縣校教師等組成一批素質高、技能強、具備技師職業資格的教師隊伍,采用“師傅帶徒弟”手把手傳授技能的培訓方法,使學員在“學習中學會做”,實現崗位技能的提高。
九、考核與評價
1、考試:學員學完課程設置中的每一個模塊后,由培訓教師采取筆試、口試等方法對學員進行階段測驗。各培訓模塊的考試平均成績作為結業考核的重要依據。
2、考核:體現“以技能為最終成果”的培訓理念,由xx縣農村富余勞動力培訓基地負責人及具有較強技能水平的教師組成考評組,在賓館實訓基地對學員進行現場考核,考核采取現場操作、口述問答、模擬操作等形式,重點檢查學員崗位技能掌握情況。考核不合格者可參加補考,嚴格把好出口關。
3、發證:考試、考核合格者發給由中央校統一印制的培訓證書,同時根據學員自愿的原則,由培訓學校組織學員參加餐飲旅游服務類工種的職業技能鑒定,合格學員可同時獲得勞動保障部統一印制的職業資格證書。
十、就業指導
由縣校建立培訓帳臺,以市校的“廣效”職業介紹所為依托,以勞動力市場需求為導向,為學員外出務工提供就業信息,推薦就業崗位,通過“訂單、定點和定向”的形式,培訓轉移一大批農村富余勞動力。
新餐飲服務培訓計劃方案篇二
第一階段:服務素質培訓
一、培訓時間
x月xx日----x月xx日,上午:7:30-----9:30,下午:2:00----4:00
二、培訓目的及要求
通過培訓,使學員掌握企業經營的理念、服務的理念,餐廳服務員的素質要求,餐飲服務禮儀規范及各種待客服務技巧,學會用禮儀包裝自己,自覺塑造良好的職業形象,營造良好的服務氛圍,提高綜合服務素質,提升對企業的忠誠度,增強團隊的凝聚力,為迅速、全面提高餐廳服務檔次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培訓內容
(一)企業形象塑造及餐廳服務員個人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二)服務的含義、服務的理念、服務的模式
(三)餐廳服務員的素質要求
(四)餐廳服務員的職業道德要求
(五)餐廳服務員的禮節禮貌的基本要求
(六)餐廳服務員儀容儀表儀態的基本要求
(七)餐廳服務中常用的禮貌用語
(八)如何樹立“前臺員工是餐廳內部的顧客”的理念,加強前后臺的合作
(九)溝通客人的技巧
(十)熟記客人
(十一)語言技巧
(十二)建立有效的團隊
(十三)如何創造客人、如何留住客人
(十四)電話禮儀
(十五)如何與客人打招呼
四、培訓方法
1、課堂講解
2、禮儀訓練:儀態的訓練每天練習20分鐘;微笑訓練,每天練習20分鐘。
3、錄像教學
4、角色扮演
5、感受訓練
6、每天課前10分鐘,由每位學員輪流到講臺進行演講。演講內容可是親身經歷的服務案例,也可以是講故事,講笑話或者朗誦文學作品。
7、學員共分六個小組,圍繞所講內容進行討論。
8、講解技能大賽標準,現場糾正指導。
五、考核辦法
1、評出“微笑小姐”、“微笑先生”,對獲獎者給與獎勵,并拍下照片懸掛在餐廳宣傳欄上。
2、菜點、酒水等企業相關知識考試或者知識競賽。
3、“微笑在我心中”“請為我們的工作而自豪”演講比賽
4、餐廳服務技能大賽
5、培訓班可命名為“餐廳服務上崗證考試培訓班”
第二階段培訓:基本技能、服務程序、服務規范
一、培訓時間
x月xx日―――x月x日,上午7:30―――9:30下午2:00―――4:30
二、培訓目的要求
通過培訓,使學員熟練掌握餐廳服務的基本技能、基本程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實際工作的應變能力及心理素質,能夠把所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為客人提供滿意的服務。
三、培訓內容
(一)托盤的基本要領
(二)餐巾折花
(三)中餐擺臺
(四)斟酒、上菜、分菜
(五)中餐宴會的預定
(六)中餐宴會的接待服務程序及技巧
四、培訓方法
1、課前10分鐘演講。
2、青年節演講比賽:“讓青春在這里閃光”
3、案例分析及小組討論
4、課堂講解
五、考核辦法
1、客史檔案收集比賽
2、應變能力測試
3、托盤跑比賽
4、中餐擺臺比賽
第三階段:餐廳服務質量管理
一、培訓時間
x月x日―――x月x日,上午7:30――――9:30下午2:00―――4:30
二、培訓目的及要求
通過培訓使學員深刻理解企業的經營理念,提高對客服務的綜合能力,以優質的服務讓客人完全滿意。全力打造服務品牌。提升餐廳服務檔次。
三、培訓內容
一)餐廳服務質量的含義
二)餐廳服務質量意識
三)餐廳服務質量控制的方法
四)品牌營銷
五)顧客心理研究
六)處理客人投訴的技巧
四、培訓方法
1、課堂講解
2、模擬情景,進行服務演練
3、文藝匯演:小品、詩朗誦、歌曲、舞蹈等多種形式。
4、技能訓練
五、考核方法
1、模擬情景,進行接待服務考試
2、餐廳服務技能綜合考試
3、根據成績發放證書
新餐飲服務培訓計劃方案篇三
第一階段:服務素質培訓
一、培訓時間
某月某日----某月某日,上午:7:30-----9:30,下午:2:00----4:00
二、培訓目的及要求
通過培訓,使學員掌握企業經營的理念、服務的理念,餐廳服務員的素質要求,餐飲服務禮儀規范及各種待客服務技巧,學會用禮儀包裝自己,自覺塑造良好的職業形象,營造良好的服務氛圍,提高綜合服務素質,提升對企業的忠誠度,增強團隊的凝聚力,為迅速、全面提高某餐廳服務檔次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培訓內容
(一)企業形象塑造及餐廳服務員個人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二)服務的含義、服務的理念、服務的模式
(三)餐廳服務員的素質要求
(四)餐廳服務員的職業道德要求
(五)餐廳服務員的禮節禮貌的基本要求
(六)餐廳服務員儀容儀表儀態的基本要求
(七)餐廳服務中常用的禮貌用語
(八)如何樹立“前臺員工是餐廳內部的顧客”的理念,加強前后臺的合作
(九)溝通客人的技巧
(十)熟記客人
(十一)語言技巧
(十二)建立有效的團隊
(十三)如何創造客人、如何留住客人
(十四)電話禮儀
(十五)如何與客人打招呼
四、培訓方法
1、課堂講解
2、禮儀訓練:儀態的訓練每天練習20分鐘;微笑訓練,每天練習20分鐘。
3、錄像教學
4、角色扮演
5、感受訓練
6、每天課前10分鐘,由每位學員輪流到講臺進行演講。演講內容可是親身經歷的服務案例,也可以是講故事,講笑話或者朗誦文學作品。
7、學員共分六個小組,圍繞所講內容進行討論。
8、講解技能大賽標準,現場糾正指導。
五、考核辦法
1、評出“微笑小姐”、“微笑先生”,對獲獎者給與獎勵,并拍下照片懸掛在餐廳宣傳欄上。
2、菜點、酒水等企業相關知識考試或者知識競賽。
3、“微笑在我心中”“請為我們的工作而自豪”演講比賽
4、餐廳服務技能大賽
5、培訓班可命名為“某餐廳服務上崗證考試培訓班”
第二階段培訓:基本技能、服務程序、服務規范
一、培訓時間
某月某日―――某月某日,上午7:30―――9:30下午2:00―――4:30
二、培訓目的要求
通過培訓,使學員熟練掌握餐廳服務的基本技能、基本程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實際工作的應變能力及心理素質,能夠把所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為客人提供滿意的服務。
三、培訓內容
(一)托盤的基本要領
(二)餐巾折花
(三)中餐擺臺
(四)斟酒、上菜、分菜
(五)中餐宴會的預定
(六)中餐宴會的接待服務程序及技巧
四、培訓方法
1、課前10分鐘演講。
2、青年節演講比賽:“讓青春在這里閃光”
3、案例分析及小組討論
4、課堂講解
五、考核辦法
1、客史檔案收集比賽
2、應變能力測試
3、托盤跑比賽
4、中餐擺臺比賽
第三階段:餐廳服務質量管理
一、培訓時間
某月某日―――某月某日,上午7:30――――9:30下午2:00―――4:30
二、培訓目的及要求
通過培訓使學員深刻理解企業的經營理念,提高對客服務的綜合能力,以優質的服務讓客人完全滿意。全力打造某服務品牌。提升餐廳服務檔次。
三、培訓內容
一)餐廳服務質量的含義
二)餐廳服務質量意識
三)餐廳服務質量控制的方法
四)品牌營銷
五)顧客心理研究
六)處理客人投訴的技巧
四、培訓方法
1、課堂講解
2、模擬情景,進行服務演練
3、文藝匯演:小品、詩朗誦、歌曲、舞蹈等多種形式。
4、技能訓練
五、考核方法
1、模擬情景,進行接待服務考試
2、餐廳服務技能綜合考試
3、根據成績發放證書
新餐飲服務培訓計劃方案篇四
根據《某縣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實施方案》及全國某校關于農村富余勞動力餐飲旅游服務類轉移培訓實施方案,現制定《餐廳服務員》崗位培訓計劃:
一、某縣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基本情況
目前,某縣16-25周歲的農村富余勞動力4.84萬人,其中沒有轉移就業者占2.5萬人。
二、轉移就業培訓工作的組織領導情況
縣政府高度重視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培訓工作,特批準建立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局領導及校領導親自督導,培訓辦公室由專人負責。
三、培訓目標和任務
根據餐廳服務員國家職業標準,經過系統學習,培訓適應勞務市場需求和用人單位要求、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熟練掌握餐廳服務基礎知識和各項操作技能的餐廳服務人員。20__-20__年,計劃每年培訓200人。
四、培訓對象
以年滿16周歲、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體健康、有轉移就業愿望、熱衷于餐廳服務崗位的農村青年為主。
五、培訓形式
以脫產或半脫產的學習形式,對農民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
六、培訓要求
1、培訓中理論培訓、技能培訓、聲像培訓、實際操作各環節有機統一,采取能力模塊的培訓方式,突出崗位技能培訓。以學員動手操作為主,教師面授講解為輔,全面提高學員綜合素質。
2、通過課堂講授、現場培訓、實際操作和自學等形式開展培訓,以實際、實用、實效為目的,提高學員參訓的興趣。
3、利用某賓館為實訓基地,聘請具有豐富操作技能的專兼職教師親自演習操作,使學員在邊學邊做中實現崗位技能的提高,培養學員的動手操作能力。
七、培訓內容
《餐廳服務員》課程設置采用能力模塊組合,共設置執業基礎、餐廳服務禮儀、端托擺臺服務、酒水服務、上菜及分菜服務、撤換餐用具和餐廳服務基本程序等七個培訓模塊。共計152學時
(一)、執業基礎
要求學員熟知外出務工常識,掌握餐廳服務應具備的職業素質。理論學習10學時。
(二)、餐廳服務禮儀
要求學員掌握餐廳服務員的儀容儀表規范、舉止規范、禮貌規范、禮儀規范。其中理論學習5學時,技能學習13學時,聲像學習2學時,共計20學時。
(三)、端托、擺臺服務技能
要求學員熟練掌握托盤的端托技巧、餐巾折花技巧、擺臺服務技能。其中理論學習6學時,技能學習22學時,聲像學習2學時,共計30學時。
(四)、酒水服務
要求學員了解中外酒水、茶葉及軟飲料的分類及特點、掌握酒水服務的技巧與程序。其中理論學習6學時,技能學習22學時,聲像學習2學時,共計30學時。
(五)、上菜及分菜
要求學員了解菜品知識、上菜及分菜知識。其中理論學習4學時,技能學習14學時,聲像學習2學時,共計20學時。
(六)、撤換餐用具
要求學員學會撤換餐用具的基本操作方法。其中理論學習4學時,技能學習5學時,聲像學習1學時,共計10學時。
(七)、餐廳服務基本程序
要求學員了解零點接待服務的相關知識,餐廳服務的基本程序。其中理論學習12學時,技能學習16學時,聲像學習2學時,共計30學時。
八、師資情況
我校依托中央校和省校的培訓資源,按照“一個崗位、一本教材、一張光盤、一本證書”的模式,以具有較強實力、餐廳面積達360米2、能同時容納200人就餐的某賓館為實訓基地,并選聘高級餐廳服務員1名、中級餐廳服務員7名、紅案2級5名及賓館負責人某、縣某校教師某等組成一批素質高、技能強、具備技師職業資格的教師隊伍,采用“師傅帶徒弟”手把手傳授技能的培訓方法,使學員在“學習中學會做”,實現崗位技能的提高。
九、考核與評價
1、考試:學員學完課程設置中的每一個模塊后,由培訓教師采取筆試、口試等方法對學員進行階段測驗。各培訓模塊的考試平均成績作為結業考核的重要依據。
2、考核:體現“以技能為最終成果”的培訓理念,由某縣農村富余勞動力培訓基地負責人及具有較強技能水平的教師組成考評組,在某賓館實訓基地對學員進行現場考核,考核采取現場操作、口述問答、模擬操作等形式,重點檢查學員崗位技能掌握情況。考核不合格者可參加補考,嚴格把好出口關。
3、發證:考試、考核合格者發給由中央某校統一印制的培訓證書,同時根據學員自愿的原則,由培訓學校組織學員參加餐飲旅游服務類工種的職業技能鑒定,合格學員可同時獲得勞動保障部統一印制的職業資格證書。
十、就業指導
由縣某校建立培訓帳臺,以市某校的“廣效”職業介紹所為依托,以勞動力市場需求為導向,為學員外出務工提供就業信息,推薦就業崗位,通過“訂單、定點和定向”的形式,培訓轉移一大批農村富余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