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建議高考可以讓學生選擇性考試,近日委員建議高考可以讓學生選擇性考試登上百度熱搜頭版,近期關于到委員建議高考可以讓學生選擇性考試這一類的信息是怎么回事?很多人也是在搜索關于委員建議高考可以讓學生選擇性考試方面的信息,這里小編整理了一些委員建議高考可以讓學生選擇性考試的相關信息,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委員建議高考可以讓學生選擇性考試
自實行“3+1+2”新高考模式之后,很多省份開始實行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就在2021年3月9日全國兩會上,委員建議高考可以讓學生選擇性考試,那委員建議高考可以讓學生選擇性考試具體怎么落實?
一、委員建議高考可以讓學生選擇性考試具體怎么落實?
全國政協(xié)委員唐江澎表示,不唯分不是不要分,而是別把分數(shù)作為唯一標準。建議高考實行雙考雙篩制,第一次是資格線、水平線考試,題目簡單些,不給學生過多壓力;第二次可以通過劃定分數(shù)線,學生有側重、有專業(yè)地選擇性考試。
二、選擇性考試和綜合性考試有什么區(qū)別?
1.考試目的不同
合格性考試是檢查全體高中學生是否達到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基本學業(yè)要求,考試結果用于學生畢業(yè)資格認定,各科均合格的方可準予畢業(yè);選擇性考試是在落實共同學習基礎的前提下,由高中學生根據(jù)自身興趣特長、學業(yè)修習情況和高校人才選拔要求,自主確定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考試結果作為普通高校統(tǒng)一高考招生錄取的“兩依據(jù)”之一(另一個依據(jù)為統(tǒng)一高考語文、數(shù)學、外語3門科目成績)。
2.考試科目不同
合格性考試覆蓋國家課程方案規(guī)定的所有學習科目,共計14門。選擇性考試科目由學生在“物理、歷史”中選擇1門、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擇2門,共計3門科目組成。
3.考試范圍不同
合格性考試范圍為各學科課程標準確定的必修內(nèi)容;目前,選擇性考試范圍為各學科課程標準確定的必修和選修Ⅰ內(nèi)容。
4.成績呈現(xiàn)不同
合格性考試科目成績分為“合格”和“不合格”。選擇性考試中,物理、歷史成績以原始分呈現(xiàn);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科目成績以等級轉換分形式呈現(xiàn)。
5.考試時間和考試機會不同
高中各科目合格性考試相應安排在高中三個學年進行,高一年級學生參加省級統(tǒng)一組織實施的合格性考試科目原則上不超過4門,學生在完成必修學分課程的基礎上參加合格性考試。普通高中學生在校期間參加相關科目合格性考試成績不合格者,可參加補考。在校補考仍不合格者,可在離校后2年內(nèi)繼續(xù)申請補考。選擇性考試從2021年開始實施,每年組織1次,安排在6月份全國統(tǒng)一高考后進行,限報考當年統(tǒng)一高考的考生參加。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委員建議高考可以讓學生選擇性考試的相關信息,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