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電子競技已經被列為正式的體育項目,一般認為,和電子競技俱樂部簽約,并以此為主要職業的都可以被稱為職業電競選手。目前電子競技專業是很多學校開設的新專業,涉及到的就業方向很廣,電競方面的裁判、選手、主播、宣傳等都可以作為工作方向。
那么,電競畢業生從校園走向社會,他們帶著怎樣的就業訴求?就業前景怎樣?用人單位又如何看待這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這些問題,都極具現實意義。帶著這些疑問,走訪了多位畢業生和業內人士,探訪他們的真實境遇。
作為211/985名校,也是國內最早開設電競專業的院校(全國23所開設電競相關專業的院校并非全部在今年迎來第一屆畢業生),中國傳媒大學在高校的電競教育領域頗具代表性。
畢業生xx表示,“還是想(讀研)多學一些東西,另外,電競圈的工資真的不高,尤其是賽事執行層面,我們一些轉行的同學也有這樣的考慮,要么就是去和電競關聯度最高的游戲廠商。”xx道出了不少名校電競專業畢業生的心聲。
第一批電競本科生要畢業了:就業情況特別好,但嚴格來講沒有從事電競工作的同學。
我身邊的電競專業同學畢業了,雖然不知道他們具體薪資,但看到他們挺開心的,終于做了自己興趣愛好符合的工作。
個人感覺可以做電競解說,做電競主播,我感覺游戲更新太快了,想長久的發展還是得學好電競的專業知識,大家覺得電競正規畢業生能玩得過我們這群業余選手嗎?
上了四年大學,不知道自己學了什么。這種感覺是很多大四學生心中的感受,而作為“首批電競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如今也體會到了這種失落與迷茫的心態。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全部內容,你怎么看待電子競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