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的省份2022,最近有7個省(區)從2021年開始高考綜合改革,即2021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實施,2024年高考不分文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1年新高考改革中部分省份的變化,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高考改革的省份2022
甘肅:自2024年起,合并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錄取批次,按照首選科目物理、歷史兩個類別分別編制招生計劃,分別劃定錄取分數線,實行“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
黑龍江:自2024年起,考生志愿由“學校+專業(組)”組成,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實行同一批次錄取。適當增加平行志愿填報院校數量,增加考生志愿選擇和錄取機會。
吉林:自2024年起,統一高考招生錄取按照物理、歷史兩個類別,分列招生計劃、分開劃線、分開投檔錄取。考生在高考成績公布之后填報志愿,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具體志愿填報和錄取辦法高考當年向社會公布。
安徽:從2024年起,考生志愿按“院校+專業組(專業)”,以平行志愿方式投檔。適當增加志愿填報數量,滿足考生志愿填報需求。志愿填報及投檔錄取均不分批次,按照考生總成績分時分段進行。
江西:自2024年起,按照“院校專業組”方式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按照歷史、物理科目,分別編制專業招生計劃,分開劃線、分開投檔、分開錄取。進一步減少錄取批次,優化平行志愿投檔和錄取辦法。
貴州:自2024年起,普通本科高等學校考試招生按物理科目組合和歷史科目組合分列招生計劃、分別劃定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合并一本二本批次。考生志愿由“專業(類)+院校”組成,實行平行志愿投檔,實現“多元錄取”。
廣西:2024年起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實行“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按照物理、歷史兩個類別,分列招生計劃、分開劃線、分開投檔錄取。
3+1+2高考選科注意事項
一、學科基礎
基礎好,也就成績,相當于一個好的起點。選擇優勢學科,其意義不言而喻。
二、提升空間
學科基礎代表的是現實狀況,提升空間則代表未來可能,它是學科后到高考前,影響學科成績變量的關鍵因素。有些同學在某些學科上或許基礎較差,但仍有可能在一年或兩年后超過其他人。
三、興趣傾向
做感興趣的事會讓人心情愉悅,選擇有興趣的學科進行學習,不僅可以增強學習動力,極大程度地減少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厭學、怠惰等負面因素,有時還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出奇效果。
黑龍江新高考具體安排
從2021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學生起,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兩類。合格性考試成績是普通高中學生畢業認定的主要依據;選擇性考試成績計入考生高考總成績,作為普通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
合格性考試覆蓋高中14門課程
覆蓋國家普通高中課程方案規定的除勞動教育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外的所有科目,共14門(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生物學、思想政治、歷史、地理、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考試內容為必修內容,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普通高中在校生均須參加合格性考試,考試科目成績全部合格者,頒發普通高中畢業證書。
選擇性考試1門首選2門再選每門滿分100分
考試內容為必修和選擇性必修內容,考試科目包括:物理、歷史、化學、生物學、思想政治、地理6門,考生以高校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和自身特長等為主要依據,選擇其中3門參加考試,包括1門首選科目(在物理或歷史中選擇1門)和2門再選科目(在化學、生物學、思想政治、地理4門中任選2門),就是大家熟悉的“3+1+2”中的1+2模式。選擇性考試每門科目滿分均為100分,成績當年有效。同時,建立再選科目托底保障機制。
據了解,從2024年起,全國統一高考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使用全國卷,不分文理。外語科目考試由聽力(30分)和筆試(120分)兩部分組成。考生高考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成績和全省統一組織的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一門首選、兩門再選)成績構成,總分為75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3門以原始分計入總成績,滿分均為150分。
同時,深化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主要是全面實施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并將其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參考。重點考查、如實記錄學生在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勞動與社會實踐等方面的表現,形成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在我省招生的高校還將制定科學規范的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并提前向社會公布。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新高考改革的省份2022和新高考改革某些省份的變化的具體信息內容,大家想要了解其他方面的信息也可以點擊可圈可點進行搜索,希望小編整理的信息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的信息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新高考改革的省份2022 新高考改革某些省份的變化】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