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買賣屢禁不止,論文抄襲事件屢禁不止,論文買賣事件也屢禁不止。各位即將畢業的應屆生們想必此刻都在為論文忙碌,希望大家即便是為論文無法快速定稿而愁苦,也千萬別被論文買賣黑色產業鏈所欺騙。
論文買賣屢禁不止
4月27日晚,熟蛋返生孵小雞論文作者——鄭州市春霖職業培訓學校校長郭某主動聯系了央視新聞記者,她表示:論文系朋友代寫,要為她的草率向公眾道歉。
采訪中,郭某表示,這篇發表于2020年6月的論文是由朋友代筆。郭某稱,因為她之前也發表過一些東西,所以經常性會有人打電話,問她要不要發表論文。《寫真地理》當時也找到她問要不要發表,她本來不打算發表,但是對方表示收費不貴很便宜。她一想就六七百塊錢,于是就發表了。
前有“導師崇高、師娘優美”的奇葩文,現有“熟雞蛋能返生孵小雞”的偽科學。近年來,一些質量低、甚至有違科學常理的奇葩論文,卻總能順利突破審核機制,堂而皇之地登上學術期刊。這背后,除了“私利”的誘惑、“關系”的裹挾、期刊管理監督的松懈,還存在一條隱秘的論文代寫代發產業鏈,一些第三方機構打著“潤色”的幌子,買賣論文、抄襲剽竊、弄虛作假。
“藏” 在網絡平臺的論文代寫商家
近年來,不少網絡平臺都屏蔽了關鍵詞“論文代寫”的搜索結果,但只要換個說法,許多相關信息仍是接踵而來。
在某電商平臺上,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搜索“論文代寫”四個字,頁面顯示沒有相關產品和店家。但是,只輸入一個“論”或“寫”字,搜索頁面就自動推薦大量論文代寫商家。為防止被查,商家在商品描述上寫著“文章專業代做”“潤色代筆”“畢業工作寫作服務”等模糊詞匯。有的圖片中標明,“嚴格按照寫作要求、規范格式和交稿時間,多學科專業老師高質量輔助指導”,有的介紹語為“代理快速發表,主編直接收稿,流程短,提供版面費票據,你值得放心的論文發表合作伙伴”。隨意點進一家前排店鋪查看,店鋪的月銷量9000+,寶貝評價中好評近4000條,差評僅有1條,大篇幅的評論中頻頻提到“文筆不錯”、“蠻省力”、“效率很高”、“值得信賴”。在最底端的討論區有7個討論,6個都是在問論文寫得怎么樣,“能過不”?
記者進入一家標價10元的“文章撰寫”的店鋪詢問畢業論文代寫情況,賣家首先要求買家提供學歷、專業、論文大方向、字數、時間等信息,然后依據院校類別層次、課題難度、文章字數、查重率、交稿時間、服務時長等指標來做綜合報價。記者問詢多家店鋪發現,“論文題目沒定好也不要緊”,店家們聲稱可以代擬題目,專業碩博水平老師代筆寫作,從開題報告到畢業論文包寫包修改包查重通過,一條龍服務,價格多在800-2000元不等。“教育層次越高,老師能力越強,所以價格差距大”客服說,“一分價錢,一分質量”。
而在另一家“文化XX”的店鋪里,有一個“多年核心經驗 發表咨詢 文章咨詢 不l可代發可潤色歡迎進店咨詢”的商品,在進店咨詢后,發現是可以代發的。店家表示核心期刊的最便宜3.6萬版面費自理,普刊的價格在1200-4000元不等。
除了電商平臺,在社交平臺上也能搜到與論文代寫代發相關的“商家”、用戶。記者以有寫作、發表論文需求為名,搜索加入了一個有1353名成員的相關群組,群里不斷有代寫發布消息“專業寫作:專本碩博畢業論文(醫學,非醫學,文科,理工科均可,可建模,制圖,仿真,編程等)、核心、SCI、EI等 ,保質守時包修改,負責到底,回復不及時請撥打電話”……
寫手可能只有初高中文化
代寫論文的寫手們究竟是什么身份?是否真如賣家所說的是碩博團隊?
其實這些所謂的“專業寫手團隊”并不專業。此前就有媒體報道,一名深圳女大學生花費3000元購買畢業論文代寫,最終因質量不過關而無法畢業。檢察日報也曾披露11人打著“代寫醫學論文,代發核心期刊”的名號,以文化公司合法外衣為掩護,專門詐騙醫務人員,17人被騙,詐騙金額30多萬元。該犯罪團伙中分工明確,有人負責收集個人信息,有人負責打造山寨期刊……11名犯罪嫌疑人最終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到三年六個月不等,并處罰金,其中,2人為小學文化、6人為初中文化,僅3人具有高中文化。
利用代寫代發論文行騙的案件不在少數,騙子的作案手法也幾乎相同↓
論文代寫代發行業陷阱重重,很多時候交了錢、下好需求、約完時間,你會面臨如下三種結果:
第一種:逃之夭夭型
待買家付款后就會發現,等了好久都等不到“寫手老師”的交稿,并且給負責接待的人發消息也遲遲不回;甚至,最后會直接被對方拉黑刪除。
第二種:再撈一筆型
這類型的騙局中,賣家看似會交付稿件,但是當買家收到后會發現,對方發來的其實是一個“加密文件”;這時候,賣家就會以保密費、密碼費等為由,多次要求買家付費。通常這時候,為了拿到稿件,買家只能服從。然而,文件里很可能什么都沒有。
第三種:復制粘貼型
還有一種,最后買家真的能收到一份看似“完美”的作品。然而,大學論文是需要“查重”的,并且這個查重機會通常只有一次。當買家“自信滿滿”的將定稿作品拿去查重時就會發現“滿篇通紅”,查重率遠高標準,并且到了這個時間節點,想要重寫也來不及了。
在這些騙局中,由于買家本人也知道找人“代寫論文”是錯誤的行為,因此即使發現自己上當受騙,也只能“自食其果”,不敢報警。不法分子正是抓住了這種心理,一步步實施詐騙。
斬斷黑色產業鏈需多管齊下
早在2013年1月1日,教育部就出臺了《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其中明確規定,“學位申請人員的學位論文出現購買、由他人代寫、剽竊或者偽造數據等作假情形的,學位授予單位可以取消其學位申請資格;已經獲得學位的,學位授予單位可以依法撤銷其學位,并注銷學位證書。”在這份文件中還規定了,“為他人代寫論文”也將受到嚴厲處罰。
2015年12月,中國科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發表學術論文“五不準”》,堅決抵制“第三方”代寫、代投、修改等學術不端行為。
2018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規定,對從事學術論文買賣、代寫代投以及偽造、虛構、篡改研究數據等違法違規活動的中介服務機構,市場監督管理、公安等部門應主動開展調查,嚴肅懲處。
2018年7月,教育部發布《關于嚴厲查處高等學校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的通知》,要求嚴厲查處高校學位論文買賣、代寫行為。
2018年10月,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科院、中國工程院發布了《關于開展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的通知》。
2019年10月,科技部等20個部門聯合發布《科研誠信案件調查處理規則(試行)》,對案件調查流程及處理措施作出明確規定,買賣、代寫論文被列入科研失信行為中。
2020年2月17日,科技部印發《關于破除科技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要求改進科技評價體系,破除相關科技評價中過度看重論文數量多少、影響因子高低,忽視標志性成果的質量、貢獻和影響等“唯論文”不良導向。
梳理發現,每當相關規定發布時,網絡上的論文代寫代發信息就會減少,但過段時間后,這些信息又會“卷土重來”。論文買賣現象為何屢禁不止?“規避關鍵詞,藏身于電商平臺,誘導至社交平臺交易。”從論文代寫代發生意的一貫套路中我們或許可以窺得一二。在相關部門嚴格監管之外,相關人員要端正自己的態度,各大電商、社交平臺要加強信息發布的審核監管,共同把好網絡出口關。
希望這一次,“熟雞蛋返生”鬧劇可以扯下偽科學培訓和論文發表亂象的“遮羞布”,還教育和科研一個清朗空間。
以上是有關論文買賣屢禁不止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