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學什么專業,都要知道畢業以后就業前景好不好,就業的方向是什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法學專業未來就業前景 法學專業就業方向前景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法學專業畢業以后可以做什么工作
法律職業,是個金領職業,必然也是個金領要求。那么法律碩士畢業生畢業了,大概都去做了什么呢?法律學科是一門技術類學科,總體而言就業面較為局限,目前在我國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向:
1、公務員方向。在多數畢業生的心目中,法律人從政是首選,這也必然是我國未來政治發展趨勢。但公務員錄取難度極大,2008年,全國公務員報錄比例為52:1,字面意義理解為52人中錄取一人。
2、律師方向。相當多的學生畢業以后,要參加司法考試,2012年全國司法考試通過率接近20%。取得司法執業資格后,可以選擇做律師行業。律師,在西方發達國家被稱之為金領職業,收入頗豐。而在中國,目前律師行業仍處于發展起步階段,其制度正逐步健全發展。
3、公司法務方向。公司法務包含范圍較廣,一般包含非訴訟法務助理(總裁助理)、企業法律顧問、法律合規員、風險控制管理員、賬務催收、績效稽核專員、人事行政法務方向、人事法務培訓等等。
4、調查員。類似性質工作,部分法律人選擇從事該項職業,目前全國私人偵探機構約3700家,從業人員2萬多人,主要從事:尋人服務、財產調查取證、全國信息調查、網絡詐騙調查、婚姻調查、子女行為監護、債務追討、行蹤調查、也有涉及信用調查、知識產權調查,以及打假維權、經濟情報調查等。因其職業不被國家承認,其收入一直呈現不透明狀態。
5、大學或培訓機構教師。通常法學碩士意愿去高校從事教師工作,但目前大學教學工作準入門檻較高,一般需要博士學歷。另外,各大培訓機構,如司法考試等培訓機構也需求較多的法律碩士、法學碩士加入,其月薪資一般在5000元以上。
2022法學專業未來前景怎么樣
種種信息表明,中國巨大的法律市場需求尚未開發。廣大農村地區、中小企業的法律需求和服務還沒有啟動。就個人律師的擁有量而言,根據有關資料統計,全國平均每萬人擁有律師的數量僅為0.8個,這個比例不但低于發達國家,而且還低于一些發展中國家。
就企業方面講,我國現有企業5000萬多家,僅有4萬余家聘請了律師當法律顧問。法學專業就業目前面臨的尷尬局面只是暫時的,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隨著社會法治認識的的增強,隨著法治環境的改善,社會對法律人才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大。
從律師的地區分布情況看,發展極不平衡。廣州、北京的律師都在萬人以上,大約占到全國律師總數的17%,而青海省只有400多名律師,部分省份個別縣只有一名律師。
我國部分省份、部分經濟教育欠發達地區公檢法系統人才匱乏、青黃不接,崗位需求數量較大,為此,國家對這些地區司法考試報名條件,過關分數線都給予了極大的照顧。既便如此,每年能達到分數的人數也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