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是我國偉大的建筑設計師,被譽為中國鐵路之父,曾負責主修京張鐵路,為我國的交通運輸工程奉獻了很多,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六年級詹天佑教案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詹天佑課文教案,一起來看看吧。
六年級語文詹天佑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本節課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激發學習興趣;創造自主、合作的氣氛,讓學生在探究中學習,深入理解課文,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和高超智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立志為祖國做貢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遇到的困難;通過具體事例體會詹天佑是“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歌曲渲染,啟動情感。
1、課前出示課題和播放歌曲《我愛你,中國》。
2、導語: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詹天佑》,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現在請同學們按課文出現的順序排序。屏幕顯示“開鑿隧道”,“接受任務”,“勘測線路”,“制服陡坡”,“全線竣工”。學生回答后,板書:勘測線路,開鑿隧道,制服陡坡。
(設計意圖:老師與學生,進行民主平等的^對`話。老師要以自己真誠的愛、真摯的情關注每一位學生,與學生互動交流,創設和諧平等的課堂。)
二、研讀交流,體驗情感。
1、學習“勘測線路”一節,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
(1)屏幕顯示:自由讀課文,同桌討論:詹天佑在勘測線路時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初步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請個別學生來回答,并板書:周密計算
(2)再讀課文,說說哪些語句最令你感動?讓學生充分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熱情。
(評點:學生與文本進行跨越時空的心靈^對`話,感言于心,以心化言,實現了自我超越。當他們的精神活動積極活躍起來時,言語便噴涌而出,整個課堂也在心靈的對話中活力四射。)
2、學習“開鑿隧道”“制服陡坡”兩節,體會詹天佑高超的智慧。
(1)、屏幕顯示:選讀“開鑿隧道”或“制服陡坡”其中一節,四人小組討論:詹天佑是怎樣開鑿隧道或者設計線路的?請畫出簡單示意圖并加以說明。
(2)、屏幕出現居庸關、八達嶺的山勢圖,請選讀“開鑿隧道”一節的小組派代表拿示意圖到講臺前去介紹詹天佑是怎樣開鑿居庸關、八達嶺隧道的。屏幕隨即展示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方法和中部鑿井法的動畫,讓學生體會到詹天佑的高度智慧。
教師小結并板書:居庸關:(高)兩端鑿進法八達嶺:(長)中部鑿井法
(3)屏幕出現“人”字形線路,請選讀“制服陡坡”一節的小組代表拿示意圖到展示臺前邊展示邊介紹。然后屏幕演示火車在‘人’字形線路上行駛情形的動畫,體會詹天佑高超的智慧。
教師小結并板書:一推一拉
(4)再讀課文,說說哪些語句最令你感動?讓學生再次體會詹天佑高超的智慧。
(評點:學生與學生進行張揚個性的^對`話。在這里,學生充分展開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情感與情感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接納。他們互相取長補短,知識不斷豐富,能力更加全面,同時也感受到精神的愉悅。)
三、回文朗讀,強化情感。
1、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三段,充分體會詹天佑是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教師根據學生的體會板書:杰出愛國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這篇課文為了表現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這一中心,課文選取了下列一些具體的材料:他親自深入實地,到野外;他采用和方法鑿和的隧道,把工期縮短了一半;他設計,解決的問題。
3、學習了這節課,你還有什么地方不明白?讓學生有疑難就問,師生共同解決疑難。
四、延情課外,升華情感。
1、本節課我們學習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中遇到的三個困難,深入理解了課文內容,詹天佑飽滿的愛國熱情、杰出的創造精神和才干鼓舞了我們。生活中有千千萬萬個像“詹天佑”這樣,把祖國利益看作高于一切,不怕困難,維護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尊嚴。飛天英雄王利偉就是其中的一個。同學們,讓我攜起手來,努力學習,奮勇拼搏,去創造祖國美好的明天!下面讓我們用飽滿的愛國熱情高唱《國歌》吧。出示CAI10,屏幕播放雄壯的國歌,全體師生起立齊唱《國歌》。
2、屏幕出現“再見”,在《我愛你,中國》的歌聲中結束本課教學。
六年級語文詹天佑教案2
教學目標:
1、理清課文的層次
2、熟讀課文,完成課后作業。
重難點: 理清課文的段落層次,了解先概括后具體敘述的篇章結構和寫法。投影片 小黑板 錄音機
一、 明確學習任務。 學習課文第三段:詹天佑修筑京張鐵路的經過。
二、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京張鐵路在經過居庸關、八達嶺時,碰到什么困難?詹天佑是怎樣想方設法克服這些困難的'?
全班討論。
(2)畫施工示意圖,完成作業本上第7題。(讓兩個學生在小黑板上畫。)
幻燈出示,結合評議。
“工作畫”指的是什么?指出八達嶺隧道施工的6個工作畫。
能不能在居庸關隧道用中部鑿進法,在八達嶺隧道用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方法?兩樣是隧道,兩處兩種施工方法,這說明了什么?
小結:詹天佑根據不同地勢,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使工期縮短了一半,充分表現了他的智慧和才干,他是一個杰出的工程題。
三、學習課文第6自然段。
(1)聽錄音,思考:京張鐵路在經過青龍橋時碰到什么困難?詹天佑是怎樣克服的?
(2)討論上面的思考題。
判斷:這四個“人字形”線路哪一個是詹天佑設計的?為什么?(用幻燈片出示,小組討論。)
①人②
③④
首先要抓住哪些詞?(北上、南口、東北、西北)
幻燈出示正確的“人”字形線路。再讀課文
(3)兩個火車頭是怎么處理的?“岔道口”在哪里?“折向西北”的“折”什么意思?(選擇正確的解釋:①斷。②改變方向。③屈服。④減損。)連起來說說火車是怎么上坡的。(自己準備,指句講,講評。)
(4)小結:設計“人”字形線路解決了火車爬坡的難題,突出了詹天佑的聰明才智和創造精神。他是一個杰出的工程師,他有一顆愛國的心。
四、學習課文第7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
(2)什么是“竣工”?為什么說京張鐵路提前竣工是給藐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而不是“打擊”呢? 為什么許多到中國來游覽的外賓,看到詹天佑留下的偉大工程都贊嘆不已?
(3)訓練說話:在詹天佑塑像前,假如你是一個來中國游覽的外賓,當你看到詹天佑留下的偉大工程,站在他的塑像前,想想會說些什么?
(4)為什么說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
五、布置作業
(1)完成作業本第6、7題。
(2)在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作業:
①用“為了......為了......”,“不但......而且......”,“杰出、愛國、敬佩”寫幾句話。
②寫片斷:在詹天佑塑像前。
六年級語文詹天佑教案3
教學要求:
1、學習課文,了解杰出愛國工程師詹天佑的事跡,激發熱愛祖國、培養立志為祖國做貢獻的思想感情。
2、學會生字、新詞,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它們的含義。
3、結合具體事例,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詹天佑的杰出才華和愛國精神,同時在他的科學態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啟迪。
4、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動手實驗的能力。
5、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訓練思維,發展語言。
課前準備:
1、師生搜集關于詹天佑的相關資料。
2、準備好多種做開鑿隧道實驗材料。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教師引導:課文是以什么來命題的?我們還學過哪些用人物姓名命題的課文?這些課文有什么特點?根據經驗你猜想一下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促進新舊知識聯系,滲透命題方法,訓練學生思維能力。)
2、指讀課文,結合正音,檢查字詞情況。交流自學情況,把自己最感動的地方講給同位聽。
3、交流課外搜集的詹天佑的相關資料。
(溝通課內外聯系,豐富知識積累,幫助理解人物及課文內容)
二、抓住主線,理清脈絡。
1、思考:你認為課文是圍繞哪句話來展開的?文章圍繞這句話安排了什么內容?
2、討論交流,分段,理清文章層次,概括段落大意。 (提綱挈領,摒棄繁瑣分析,強調對文章的整體把握,訓練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三、突出主線,引發探究。
1、通過學習,你認為詹天佑是個怎樣的人?
2、自由交流,簡要陳述。 (根據課文內容,尊重學生個性體驗,為分組探究設下伏筆。)
四、分組合作,問題探究。
1、教師在合作前提出明確要求。
(1)要抓住具體事例,結合自己對重點詞句的理解說明自己的問題.
(2)組內成員應明確分工,有組織,有秩序,確保合作高效。
(3)可按教師提供的問題進行研究或自行設計問題。
例:
A、在( )的情況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張鐵路。
B、找出詹天佑在勘測線路遇到困難時的表現,仔細體會。
C、把“開鑿隧道”和“設計線路”兩部分用畫圖或實驗的方法來說明。
(對學生分組合作提出明確要求和建議,是防止合作探究流于形式的有效手段,提出備選的思考題目,可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確保學習的有效性。)
五、匯報交流,深悟感情。
1、組織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研究匯報,并與其他學生一起,針對該組的學習收獲,給予補充,評價。在此環節中,不硬性規定內容,學生暢所欲言。如:“詹天佑是個杰出的人”,“詹天佑是個愛國的人”“詹天佑是個一絲不茍的人”……都可以。只要學生夠結合文中的事例,詞句,進行流暢的表達出自己的見解就可以。形式不限,手段不限,長短不限。把課堂真正變成學生的“討論場”“表現場”。教師需結合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匯報表達,進行適時的點撥。)
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并試著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感情升華,促進積累。)
六、創意表達,拓展思維。
教師激情引發:京張鐵路的提前竣工,使全國上下歡欣鼓舞。詹天佑無愧是中華人民的優秀子孫,他沒有辜負全中人民的期望,用鐵一樣的事實,給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一個響亮的耳光。
1、請你放開思路為這條鐵路起一個更有意義的名字,并說說理由。
2、想像一下當時當地的中國官員、普通百姓、外賓、帝國主義者,他們在聽到京張鐵路竣工的消息后,會有怎樣的表現?
(深入挖掘文章內容,創設新的學習情境,加深了對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使學生在充滿創意與激情的表現里,受到愛國主義情感的熏陶。)
六年級語文詹天佑教案4
《詹天佑》是人教版第十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文章,文章主要講了詹天佑在社會環境,自然條件極其惡劣的情況下,毅然接受主持修筑京張鐵路,并提前竣工的事,贊揚了他的杰出愛國精神,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促進學生知識的同化。
一、緊扣中心,遵循整體性原則
《大綱》指出:閱讀教學要處理好課文的部分和整體的關系,一般地說,可以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順序進行教學,因此,在教學本課時,我一開始便緊扣文章中心,課文的第一句話,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說詹天佑是我國杰出的愛國工程師,最后又回歸到整體: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這樣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對詹天佑的精神的認識不斷深刻,達到牢記在心。
二、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讀懂課文,在指導學生讀懂第二段時,我主要抓住要挾阻撓轟動及一家外國報紙上的一段話指導學生理解當時帝國主義的霸道,對中國的歧視及中國人的心情,深入體會到詹天佑那種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精神。
三、問題引路,培養自學能力
閱讀教學要著眼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習獨立思考,學習怎樣讀書,在教學第三段時,我從問題著手,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設計的問題如下:詹天佑在勘測線路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怎么想的?(要求用不同符號劃出有關句子)。讓學生把握問題讀讀想想,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你從哪里體會到的?隨后以交流的形式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這里主要抓住了:四個哪里精密周密不管……始終……白天……晚上……否則等重點詞,進行討論,讓學生在讀、思、圈、說、再讀的一系列過程中鍛煉了自學能力,體會詹天佑的愛國精神。
四、運用媒體,突破重難點
文章中講詹天佑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兩部分是難點,但文字并不多,于是我想到了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興趣,突破此難點,如開鑿隧道部分先讓學生讀懂開鑿什么隧道,再提供山勢圖讓學生根據文字當一回工程師。 最后通過媒體的彩色箭頭展示,不僅生動形象,而且通過驗證讓學生得到成功的喜悅。
五、說寫結合,促進知識內化
文章學完最后一段,但我并未就此停止,而是讓學生運用阻撓要挾否則精密贊嘆不已杰出愛國偉大等詞用自己的話對詹天佑說一段話,隨后寫下來,這樣不僅鞏固了文章內容,還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總之,在教學中,我們應以學生為主體,加強聽記讀寫等訓練,讓學生學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