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學生開展國家安全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樹立國家安全底線思維;幫助大學生增強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感和能力;幫助大學生科學認識維護國家安全的重大意義和國家安全形勢;幫助大學生系統掌握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內涵和精神實質。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3智慧樹知到“國家安全教育”章節測試題庫及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鑒,歡迎閱讀與收藏,希望能夠幫到大家!現在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2023智慧樹知到“國家安全教育”章節測試題庫及答案
第一章單元測試
1、我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是每年的( )。
A、4月15日
B、4月10日
C、5月10日
D、12月4日
答案:4月15日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是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后,( )正式施行。
A、2015年7月1日
B、2000年1月1日
C、2014年4月15日
D、2014年7月1日
答案:2015年7月1日
3、市民王大媽、王大媽所在街道辦、王大媽參加的太極拳社團、王大媽兒子所在的公司,都有維護( )的責任和義務。
A、文化安全
B、國家安全
C、經濟安全
D、社會安全
答案:國家安全
4、我國國家安全機關全國統一的受理舉報電話為( )
A、12389
B、12345
C、12339
D、12119
答案:12339
5、國家利益根據重要程度,又可以分為( )。
A、核心利益
B、重要利益
C、次要利益
D、一般利益
答案:核心利益
重要利益
一般利益
6、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堅持以國家利益至上,以( )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
A、人民安全
B、政治安全
C、國土安全
D、經濟安全
答案:人民安全
7、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需要統籌好四對安全,即( )。
A、外部關系和內部關系
B、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
C、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
D、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答案:外部關系和內部關系
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
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
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
8、當代中國,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是高度統一的。( )
A、對
B、錯
答案:A
9、人民安全是國家安全最核心的部分,其他安全都應統一于人民安全。( )
A、對
B、錯
答案:A
10、企事業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不具有維護國家安全的責任和義務。( )
A、對
B、錯
答案:B
11、蘇聯解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點在于放松了政治安全防線,放棄了黨的領導,背離和背棄了馬克思列寧主義。( )
A、對
B、錯
答案:A
第二章單元測試
1、政治安全的主體( )。
A、國家
B、國家機關
C、人民群眾
D、中國共產黨
答案:國家
2、政治安全是指國家主權、領土、政權、( )、意識形態等方面免受各種侵襲、干擾、威脅和危害的狀態。
A、國家機關
B、政治制度
C、黨政機關
D、國家制度
答案:政治制度
3、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第一條并寫入黨章,是在( )。
A、黨的十九大
B、黨的十八大
C、十八屆四中全會
D、十八屆五中全會
答案:黨的十九大
4、我國是( )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A、無產階級
B、中國共產黨
C、工人階級
D、人民
答案:工人階級
5、維護政治安全的意義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
A、政治安全關系著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途
B、政治安全是國家生存發展的基礎條件
C、政治安全是國家利益的根本保障
D、政治安全關系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
答案:政治安全關系著黨和國家事業的前途
政治安全是國家生存發展的基礎條件
政治安全是國家利益的根本保障
政治安全關系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
6、維護政治安全任務十分艱巨和繁重,突出表現為( )
A、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的危險十分尖銳
B、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帶來的政治安全風險
C、我國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形勢復雜嚴峻
D、國家治理與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不相適應帶來的考驗
答案: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的危險十分尖銳
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帶來的政治安全風險
我國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形勢復雜嚴峻
國家治理與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不相適應帶來的考驗
7、國內”三股勢力”指的是( )
A、暴力恐怖勢力
B、民族分裂勢力
C、宗教極端勢力
D、極端邪教勢力
答案:暴力恐怖勢力
民族分裂勢力
宗教極端勢力
8、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要以“國土安全為根本”( )
A、對
B、錯
答案:B
9、堅持中國共產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領導,建立集中統一、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 )
A、對
B、錯
答案:A
10、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
A、對
B、錯
答案:A
第三章單元測試
1、我國領海寬度為( )。
A、12海里
B、15海里
C、30海里
D、60海里
答案:12海里
2、我國最大的島嶼是( )。
A、崇明島
B、海南島
C、臺灣島
D、長島
答案:臺灣島
3、我國疆域東西跨度約是( )。
A、3000公里
B、4000公里
C、5200公里
D、6000公里
答案:5200公里
4、我國專屬經濟區是指領海以外并鄰接領海多大的區域?( )。
A、、100海里
B、50海里
C、300海里
D、200海里
答案:200海里
5、下列國家與我國接壤的有( )。
A、朝鮮
B、蒙古
C、俄羅斯
D、阿富汗
答案:朝鮮
蒙古
俄羅斯
阿富汗
6、國土包括國家的( )。
A、陸地
B、領海
C、內水
D、公海
答案:陸地
領海
內水
7、與我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 )。
A、韓國
B、日本
C、菲律賓
D、印度尼西亞
答案:韓國
日本
菲律賓
印度尼西亞
8、我國是世界上疆域面積最大的國家。( )
A、對
B、錯
答案:B
9、國土安全和普通公民沒什么關系。( )
A、對
B、錯
答案:B
10、法律法規可以成為維護國土安全的有力武器。( )
A、對
B、錯
答案:A
第四章單元測試
1、我國與日本在下列哪個地方存在領土爭端?( )
A、釣魚島
B、海南島
C、香港
D、澳門
答案:釣魚島
2、我國領土的最南端是( )。
A、香港
B、海南島
C、曾母暗沙
D、太平島
答案:曾母暗沙
3、國家安全機關報警電話是( )。
A、110
B、119
C、12306
D、12339
答案:12339
4、下列行為可能暴露軍隊的秘密是( )。
A、看軍事題材電影
B、拍攝軍營
C、給軍人親屬打電話
D、看國慶閱兵節目
答案:拍攝軍營
5、下列屬于軍事裝備的有( )。
A、槍支彈藥
B、艦船飛機
C、火炮車馬
D、通訊器材
答案:槍支彈藥
艦船飛機
火炮車馬
通訊器材
6、非戰爭性軍事活動包括( )。
A、軍演
B、維和
C、反恐
D、救援
答案:軍演
維和
反恐
救援
7、下列屬于核大國的是( )。
A、俄羅斯
B、美國
C、法國
D、印度尼西亞
答案:俄羅斯
美國
法國
8、軍隊內部腐敗問題不會影響到我國的軍事安全。( )
A、對
B、錯
答案:B
9、軍事安全與我們息息相關。( )
A、對
B、錯
答案:A
10、目前,我國不存在軍事安全問題。( )
A、對
B、錯
答案:B
第五章單元測試
1、國家制定和實施安全戰略,( )是基本的出發點。
A、政治
B、經濟利益
C、軍事
D、環境政策
答案:經濟利益
2、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必須按照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要求,堅持把( )作為第一要務。
A、環境保護
B、開放
C、發展
D、創新
答案:發展
3、( )是國家的基礎。
A、經濟
B、政治
C、外交
D、軍事
答案:經濟
4、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我國耕地僅占世界的( ),人口卻占世界的22%,十幾億人的糧食問題始終是國家的頭等大事。
A、15%
B、20%
C、10%
D、30%
答案:10%
5、經濟是國家的基礎,經濟安全是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安全的依托和基石,決定著一國的、( )
A、政治安全
B、軍事安全
C、國際地位
D、角色作用
答案:政治安全
軍事安全
國際地位
角色作用
6、下面哪些選項屬于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
A、經濟安全意識非常薄弱
B、部門與地方利益存在著矛盾
C、財政的可持續性面臨風險
D、糧食安全風險逐步上升
答案:經濟安全意識非常薄弱
部門與地方利益存在著矛盾
財政的可持續性面臨風險
糧食安全風險逐步上升
7、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安全是主權國家經濟安全的核心。國際金融動蕩對發展中國家的( )等構成嚴重威脅、
A、金融市場
B、匯率穩定
C、外幣資產價值
D、國內產品價格
答案:金融市場
匯率穩定
外幣資產價值
8、當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
A、對
B、錯
答案:B
9、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安全是主權國家經濟安全的核心。( )
A、對
B、錯
答案:A
10、維護經濟安全,核心是要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不動搖,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發展是硬道理,不斷提高國家的經濟整體實力、競爭力和抵御內外各種沖擊與威脅的能力,重點防控好各種重大風險挑戰,保護國家根本利益不受傷害。( )
A、對
B、錯
答案:A
第六章單元測試
1、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 )。
A、人生觀
B、世界觀
C、價值觀
D、榮辱觀
答案:價值觀
2、我國的文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其靈魂是( )。
A、價值觀
B、社會主義價值觀
C、核心價值觀
D、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答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2014年2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指出:( )是文化軟實力的靈魂、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點。
A、價值觀
B、社會主義價值觀
C、核心價值觀
D、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答案:核心價值觀
4、國家文化安全,最核心的是( )。
A、風俗習慣
B、意識形態
C、價值觀念
D、文化傳統
答案:意識形態
5、文化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包括、( )
A、世界觀
B、人生觀
C、價值觀
D、消費觀
答案:世界觀
人生觀
價值觀
6、國家文化安全的主要內容是文化的、( )
A、國家特質
B、民族個性
C、精神基因
D、傳統優勢
答案:國家特質
民族個性
精神基因
傳統優勢
7、保障文化安全,需要對在長期歷史過程中所形成的( )進行發掘、保護、展示和利用。
A、文化資源
B、文化遺產
C、文化精神
D、文化風習
答案:文化資源
文化遺產
文化精神
文化風習
8、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我國傳統文化,對國外的東西,要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經過科學的揚棄后使之為我所用。( )
A、對
B、錯
答案:A
9、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學等屬于文化的意識形態的部分。( )
A、對
B、錯
答案:B
10、我們要堅決打擊一切在中國進行意識形態滲透的言行,決不能讓其圖謀得逞。( )
A、對
B、錯
答案:A
第七章單元測試
1、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4月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時,兩次談到了( )。
A、網絡安全
B、生物安全
C、社會安全
D、礦產資源安全
答案:社會安全
2、要從根本上解決社會安全問題,鏟除滋生社會安全問題的土壤,必須以( )為基準深化各方面改革,使全體公民特別是下層人民獲得公正待遇。
A、公平正義
B、誠實信用
C、等價有償
D、互惠互利
答案:公平正義
3、對突發社會安全事件要做好( ),建立社會預警機制,提高快速反應能力。
A、組織管理
B、充分應對
C、民主決策
D、有效預防
答案:有效預防
4、充分利用( )反恐怖合作機制,積極推動與有關國家在反恐怖合作上取得更多實際成果。
A、單邊
B、多邊
C、多國
D、預防
答案:多邊
5、建立( )的反恐怖情報機制,大力提高反恐怖職能部門情報偵察能力。
A、統一
B、權威
C、高效
D、便捷
答案:統一
權威
高效
6、從社會管理層面看,要解決社會安全問題,還需要從( )進行多方面的社會治理創新。
A、思想觀念上
B、方式方法上
C、技術程序上
D、操作規范上
答案:思想觀念上
方式方法上
技術程序上
操作規范上
7、我們要自覺把( )作為社會安全的基本思維和方式。
A、德治思維
B、德治方式
C、法治思維
D、法治方式
答案:法治思維
法治方式
8、在當前中國國家安全保障體系中,社會管理特別是社會管理創新,就是非常重要的國家安全保障活動。( )
A、對
B、錯
答案:A
9、在社會安全各要素中強調社區安全的核心性和目的性。( )
A、對
B、錯
答案:B
10、我國出現的社會問題既帶有轉型國家普遍存在的一般性,又具有自身國情帶來的特殊性。( )
A、對
B、錯
答案:A
第八章單元測試
1、( )是指科技體系完整有效,國家重點領域核心技術安全可控,國家核心利益和安全不受外部科技優勢危害,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A、科技安全
B、網絡安全
C、社會安全
D、經濟安全
答案:科技安全
2、( )決定著世界政治經濟力量對比的變化也決定著各國各民族的前途命運。
A、文化實力
B、經濟實力
C、科技實力
D、政治力量
答案:科技實力
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把( )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
A、經濟實力
B、核心技術
C、文化高地
D、國家實力
答案:核心技術
4、( )是實現政治、國土、軍事、經濟等相關領域安全的關鍵實力要素,是解決各種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的核心力量。
A、法律
B、科技
C、經濟
D、文化
答案:科技
5、與先進國家相比,我國技術水平已經由21世紀初的全面跟蹤階段,發展到( )“三跑”并存階段。
A、跟跑
B、搶跑
C、并跑
D、領跑
答案:跟跑
并跑
領跑
6、當前,( )成為大國拓展生存空間和國家利益的戰略必爭之地。
A、網絡
B、太空
C、深海
D、極地
答案:網絡
太空
極地
7、從素質結構上看,我國科技人才中低級比例較大,( )人才短缺。
A、高級別
B、復合型
C、理工類
D、單一型
答案:高級別
復合型
8、高智惡意收購專利,從整個知識產權市場來說,它其實扮演的是掮客的角色。( )
A、對
B、錯
答案:A
9、軍民科技相互融合轉化不暢,制約我國國防建設與經濟社會的統籌發展。( )
A、對
B、錯
答案:A
10、我國必須加快建設國家科技安全預警監測體系,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
A、對
B、錯
答案:A
第九章單元測試
1、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沒有( )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
A、國土安全
B、信息安全
C、資源安全
D、核安全
答案:信息安全
2、現代的戰爭,與其說是武器的較量,不如說是信息實力的較量,( )已經成為各國國防安全的重要保證。
A、文化安全
B、生態安全
C、信息安全
D、經濟安全
答案:信息安全
3、( )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確提出“維護國家網絡空間主權”,向全世界展示我國維護網絡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堅定決心。
A、《憲法》
B、《國家安全法》
C、《經濟法》
D、《反間諜法》
答案:《國家安全法》
4、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內容,即需保證信息的保密性、( )、完整性、未授權拷貝和所寄生系統的安全性。
A、及時性
B、安全性
C、有效性
D、真實性
答案:真實性
5、從總體而言,軍事信息安全面臨威脅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形式、( )
A、黑客攻擊
B、病毒侵襲
C、內部人為泄密
D、電磁泄漏
答案:黑客攻擊
病毒侵襲
內部人為泄密
電磁泄漏
6、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空間同現實社會一樣,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要堅持( ),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
A、依法治國
B、依法辦網
C、依法上網
D、遵守紀律
答案:依法治國
依法辦網
依法上網
7、我國軍事信息安全面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哪些方面:( )
A、網絡安全技術受制于人
B、網絡安全意識淡薄
C、網絡安全管理人才缺乏
D、網絡安全防護制度不健全
答案:網絡安全技術受制于人
網絡安全意識淡薄
網絡安全管理人才缺乏
網絡安全防護制度不健全
8、網絡安全已成為信息時代國家安全的戰略基石。( )
A、對
B、錯
答案:A
9、盡量從官方途徑下載app,尤其是理財類軟件。( )
A、對
B、錯
答案:A
10、路上的軍車誰都能看到,不屬于軍事秘密,可以隨便拍照。( )
A、對
B、錯
答案:B
第十章單元測試
1、“生態安全”一詞是20世紀后半期提出的概念,是“一個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 )處于不受或少受破壞與威脅的狀態”。
A、生物環境
B、生態環境
C、地理環境
D、太空環境
答案:生態環境
2、近年來,我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急劇攀升,排放總量已居世界( )。
A、之首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答案:之首
3、保護生態環境,推動( ),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課題,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A、人類健康發展
B、經濟社會發展
C、綠色發展
D、經濟發展
答案:綠色發展
4、維護生態安全意義重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A、保護生態環境
B、植樹造林
C、維護人民利益
D、保護經濟
答案:保護生態環境
5、構成生態安全的內在要素包括、( )。
A、充足的資源和能源
B、穩定與發達的生物種群
C、健康的環境因素
D、食品
答案:充足的資源和能源
穩定與發達的生物種群
健康的環境因素
食品
6、生態安全具有多重特征。包括以下哪些( )
A、整體性
B、綜合性
C、區域性
D、動態性
答案:整體性
綜合性
區域性
動態性
7、中國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1公頃,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中國現有耕地總體質量偏低,存在( )等突出問題。
A、土壤養分失衡
B、肥效下降
C、環境惡化
D、空氣質量差
答案:土壤養分失衡
肥效下降
環境惡化
8、人類生存需要水、空氣、土壤和食物供給等必備條件。必須在滿足人類生存發展條件的同時,防止生態環境的惡化。( )
A、對
B、錯
答案:A
9、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文明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和條件。( )
A、對
B、錯
答案:A
10、維護生態安全,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 )
A、對
B、錯
答案:A
第十一章單元測試
1、( )雖不屬于自然資源的范疇,但作為國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資源安全的重要構成。
A、電力資源安全
B、土地資源安全
C、能源資源安全
D、礦產資源安全
答案:電力資源安全
2、森林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生活的重要資源之一,我國森林總面積在世界排第( )位。
A、1
B、3
C、5
D、7
答案:5
3、下列不屬于資源安全的核心重要資源保證的是( )。
A、充足
B、穩定
C、可持續供應
D、資源替代
答案:資源替代
4、( )是土地安全的核心內容。
A、土地資源安全
B、土地質量安全
C、土地數量安全
D、耕地安全
答案:耕地安全
5、資源安全可區分為( )。
A、戰略性資源安全
B、非戰略性資源安全
C、環境安全
D、非環境安全
答案:戰略性資源安全
第八章單元測試
1、( )是指科技體系完整有效,國家重點領域核心技術安全可控,國家核心利益和安全不受外部科技優勢危害,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
A、科技安全
B、網絡安全
C、社會安全
D、經濟安全
答案:科技安全
2、( )決定著世界政治經濟力量對比的變化也決定著各國各民族的前途命運。
A、文化實力
B、經濟實力
C、科技實力
D、政治力量
答案:科技實力
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把( )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
A、經濟實力
B、核心技術
C、文化高地
D、國家實力
答案:核心技術
4、( )是實現政治、國土、軍事、經濟等相關領域安全的關鍵實力要素,是解決各種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問題的核心力量。
A、法律
B、科技
C、經濟
D、文化
答案:科技
5、與先進國家相比,我國技術水平已經由21世紀初的全面跟蹤階段,發展到( )“三跑”并存階段。
A、跟跑
B、搶跑
C、并跑
D、領跑
答案:跟跑
并跑
領跑
6、當前,( )成為大國拓展生存空間和國家利益的戰略必爭之地。
A、網絡
B、太空
C、深海
D、極地
答案:網絡
太空
極地
7、從素質結構上看,我國科技人才中低級比例較大,( )人才短缺。
A、高級別
B、復合型
C、理工類
D、單一型
答案:高級別
復合型
8、高智惡意收購專利,從整個知識產權市場來說,它其實扮演的是掮客的角色。( )
A、對
B、錯
答案:A
9、軍民科技相互融合轉化不暢,制約我國國防建設與經濟社會的統籌發展。( )
A、對
B、錯
答案:A
10、我國必須加快建設國家科技安全預警監測體系,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
A、對
B、錯
答案:A
第九章單元測試
1、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沒有( )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
A、國土安全
B、信息安全
C、資源安全
D、核安全
答案:信息安全
2、現代的戰爭,與其說是武器的較量,不如說是信息實力的較量,( )已經成為各國國防安全的重要保證。
A、文化安全
B、生態安全
C、信息安全
D、經濟安全
答案:信息安全
3、( )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確提出“維護國家網絡空間主權”,向全世界展示我國維護網絡安全和發展利益的堅定決心。
A、《憲法》
B、《國家安全法》
C、《經濟法》
D、《反間諜法》
答案:《國家安全法》
4、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內容,即需保證信息的保密性、( )、完整性、未授權拷貝和所寄生系統的安全性。
A、及時性
B、安全性
C、有效性
D、真實性
答案:真實性
5、從總體而言,軍事信息安全面臨威脅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形式、( )
A、黑客攻擊
B、病毒侵襲
C、內部人為泄密
D、電磁泄漏
答案:黑客攻擊
病毒侵襲
內部人為泄密
電磁泄漏
6、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空間同現實社會一樣,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要堅持( ),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
A、依法治國
B、依法辦網
C、依法上網
D、遵守紀律
答案:依法治國
依法辦網
依法上網
7、我國軍事信息安全面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哪些方面:( )
A、網絡安全技術受制于人
B、網絡安全意識淡薄
C、網絡安全管理人才缺乏
D、網絡安全防護制度不健全
答案:網絡安全技術受制于人
網絡安全意識淡薄
網絡安全管理人才缺乏
網絡安全防護制度不健全
8、網絡安全已成為信息時代國家安全的戰略基石。( )
A、對
B、錯
答案:A
9、盡量從官方途徑下載app,尤其是理財類軟件。( )
A、對
B、錯
答案:A
10、路上的軍車誰都能看到,不屬于軍事秘密,可以隨便拍照。( )
A、對
B、錯
答案:B
第十章單元測試
1、“生態安全”一詞是20世紀后半期提出的概念,是“一個國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 )處于不受或少受破壞與威脅的狀態”。
A、生物環境
B、生態環境
C、地理環境
D、太空環境
答案:生態環境
2、近年來,我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急劇攀升,排放總量已居世界( )。
A、之首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答案:之首
3、保護生態環境,推動( ),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課題,也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A、人類健康發展
B、經濟社會發展
C、綠色發展
D、經濟發展
答案:綠色發展
4、維護生態安全意義重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
A、保護生態環境
B、植樹造林
C、維護人民利益
D、保護經濟
答案:保護生態環境
5、構成生態安全的內在要素包括、( )。
A、充足的資源和能源
B、穩定與發達的生物種群
C、健康的環境因素
D、食品
答案:充足的資源和能源
穩定與發達的生物種群
健康的環境因素
食品
6、生態安全具有多重特征。包括以下哪些( )
A、整體性
B、綜合性
C、區域性
D、動態性
答案:整體性
綜合性
區域性
動態性
7、中國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1公頃,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中國現有耕地總體質量偏低,存在( )等突出問題。
A、土壤養分失衡
B、肥效下降
C、環境惡化
D、空氣質量差
答案:土壤養分失衡
肥效下降
環境惡化
8、人類生存需要水、空氣、土壤和食物供給等必備條件。必須在滿足人類生存發展條件的同時,防止生態環境的惡化。( )
A、對
B、錯
答案:A
9、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類文明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和條件。( )
A、對
B、錯
答案:A
10、維護生態安全,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 )
A、對
B、錯
答案:A
第十一章單元測試
1、( )雖不屬于自然資源的范疇,但作為國家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資源安全的重要構成。
A、電力資源安全
B、土地資源安全
C、能源資源安全
D、礦產資源安全
答案:電力資源安全
2、森林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生活的重要資源之一,我國森林總面積在世界排第( )位。
A、1
B、3
C、5
D、7
答案:5
3、下列不屬于資源安全的核心重要資源保證的是( )。
A、充足
B、穩定
C、可持續供應
D、資源替代
答案:資源替代
4、( )是土地安全的核心內容。
A、土地資源安全
B、土地質量安全
C、土地數量安全
D、耕地安全
答案:耕地安全
5、資源安全可區分為( )。
A、戰略性資源安全
B、非戰略性資源安全
C、環境安全
D、非環境安全
答案:戰略性資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