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對有關國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綜合管理的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及其運用,要求報考者通過分析、判斷和推理,選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項。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一些有關于公務員常識判斷題庫及答案大全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公務員常識判斷題庫及答案大全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單項選擇題
A、所有地圖的方向判別的方法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B、我國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繪制在絲織品上的彩色地圖,是我國最早的地圖
C、在地圖上,山地的標高為相對高度
D、地圖種類很多,一般分為自然地圖和社會經濟地圖
2: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單項選擇題
A、收縮壓在90~140毫米汞柱之間屬正常血壓
B、人的耳朵比別的地方更怕冷是因為其太薄而容易散發熱量
C、抗生素無法治療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
D、尿糖檢測是診斷糖尿病的主要方法
3:下列事實中構成不當得利的是( )。
單項選擇題
A、養子陳某每月給予生父母500元贍養費
B、賭徒張某償還所欠馮某的2000元賭債
C、顧客多付給售貨員的i00元貨款
D、債務人償還未到期的個人債務2萬元
4:關于我國的節氣,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單項選擇題
A、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歷》,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于歷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B、“楊花落盡子規啼”反映的是四川盆地谷雨時節的景象
C、節氣反映了月球圍繞地球運動的過程
D、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應了季節、物候現象、氣候變化三種,其中,反映物候現象的有驚蟄、清明
5: 根據我國現行憲法的規定,下列不屬于公民在政治上享有的權利和自由的是( )。
單項選擇題
A、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B、言論、出版的自由權
C、人身自由、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權
D、集會、結社、示威的自由權
6: 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它的形成是由哪兩個板塊碰撞引起的?( )
單項選擇題
A、印度板塊和太平洋板塊
B、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
C、太平洋板塊和南美板塊
D、太平洋板塊和歐亞板塊
7: 為了克服非無產階級思想,提高共產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水平和統一思想認識,從1942~1945年,中共中央在全黨范圍內開展了一次整風運動,這是中國共產黨找到的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來實現思想上建黨的好形式,在我黨發展歷程中具有深遠影響。以下對整風運動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單項選擇題
A、整風運動解決了黨的歷史上的是非問題
B、整風運動極大提高了黨的領導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
C、整風運動創造了在全黨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有效形式
D、整風運動解決了黨內無產階級思想和非無產階級思想的矛盾
8: 下列各項.說法正確的是( )。
單項選擇題
A、“連中三元”的“三元”是指秀才、舉人、進士
B、我國文化將五行、五色、五方位等一對應,紅色對應的方位應該是南
C、《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記》是斷代史,其他都是通史
D、椿萱是對他人母親的雅稱
9:“文景之治”出現在哪個朝代?( )
單項選擇題
A、周
B、漢
C、唐
D、宋
10:在農業部門中所存在的“肥田出癟稻”現象體現的是經濟學中的( )。
單項選擇題
A、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B、邊際產量遞減規律
C、規模報酬遞減
D、機會成本原理
11:我們通常所說的水資源指( )。
單項選擇題
A、水圈內的水量總體
B、所有陸地上的水
C、陸地上的淡水資源
D、河流水、湖泊水和淺表地下水
12: 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核心問題是( )。
單項選擇題
A、無產階級的領導權問題
B、農民同盟軍問題
C、武裝斗爭問題
D、農民的土地問題
13: 下列作品、作家、時代(國別)及體裁對應正確的是( )。
單項選擇題
A、《秋浦歌》——杜牧——唐代——詩歌
B、《北京人》——曹禺——現代——話劇
C、《哈姆雷特》——莎士比亞——英國——小說
D、《葉甫蓋尼·奧涅金》——歌德——德國——詩體小說
14: 下列詩句作者是杜甫的是( )。
單項選擇題
A、“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B、“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D、“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15:關于世界史的一些知識。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單項選擇題
A、“光榮革命”是17世紀在英國發生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統治的革命
B、拜占庭帝國是古代和中世紀歐洲歷史最悠久的君主制國家,其締造者是居魯士
C、位于紐約州的自由女神像是法國贈給美國獨立150周年的禮物
D、智利是拉美大陸最先宣布獨立的國家
16:以下案件可以由人民法院受理的有( )。
多項選擇題
A、請選擇
B、請選擇
C、請選擇
D、請選擇
17:2008年4月22日第39個“世界地球日”的宣傳主題是( )。
單項選擇題
A、“氣候變暖,后果堪憂”
B、“愛護地球,持續發展”
C、“冰川消融,后果堪憂”
D、“認識地球,和諧發展”
18: ( )考古發現,證明了在青銅器時代江西堪稱“長江中游古代青銅王國”。
單項選擇題
A、萬年仙人洞與吊桶環遺址
B、吳城文化遺址
C、大洋洲商代遺址
D、蒙山銀礦遺址
19: 消費水平是指一定時期人均消費的生活資料和勞務的數量,我國人均消費水平的高度取決于
多項選擇題
A、國民收入總額及其增長速度
B、國民收入中累積和消費的比例
C、外貿狀況特別是進口商品總量
D、人口總量
20: 工業的飛速進步使得人類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以下事件不是發生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的是:
單項選擇題
A、愛迪生發明電燈
B、貝爾發明電話
C、瓦特改良蒸汽機
D、制造出內燃機驅動的汽車
21: 有效管理幅度取決于多種因素。關于影響管理幅度的因素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單項選擇題
A、工作的復雜程度越大,管理幅度就越寬
B、新問題的發生率越高,管理幅度就越窄
C、組織的健全程度越高,管理幅度就越寬
D、管理活動的相同性較小,管理幅度就越窄
22: 下列關于法律原則的表述正確的是( )。
單項選擇題
A、法律原則只關注行為的共性而不關注行為的個別性
B、法律原則是以全有或全無的方式應用于個案之中的
C、在同一案件中只能適用一項法律原則
D、法官在適用法律原則的過程中享有較大的自由裁量權
23:世界上越是經濟發展快的國家,人們看表的次數相對也就越多。越是發展緩慢的國家,人們看表的頻率也就越低。早些時候,按經濟發展速度的排列次序是美國、日本、德國、英國、荷蘭、新加坡、意大利、韓國、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但這些排列總會隨著經濟的發展而不斷變化。據此,我們可以認為( )。
單項選擇題
A、看表的頻率決定經濟發展速度
B、經濟發展速度決定看表的頻率 *^考試大^o^在線^*^考試中心ω
C、早些時候,荷蘭人的看表次數超過韓國人
D、美國人的看表次數總是世界第一
24:如下圖所示,把涼牛奶放在熱水中加熱,經過一段較長的時間,它們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單項選擇題
A、水和牛奶最后溫度相同
B、水的溫度變化比牛奶大
C、牛奶溫度變化比水慢
D、甲是牛奶的溫度變化圖像
25:京劇的花臉所屬的行當是( )。
單項選擇題
A、生
B、丑
C、凈
D、末
26: 以下是一組古跡的圖片,下列選項中國家排序與這組古跡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單項選擇題
A、墨西哥―英國―智利―希臘
B、墨西哥―希臘―英國―智利
C、智利―希臘―英國―墨西哥
D、智利―希臘―墨西哥―英國
27:對于夏季防雷常識,下列選項中論述正確的是:
單項選擇題
A、遇到雷雨時,人們應盡快進入室內,打開窗戶通風,并盡快通過電視、電腦或收音機了解此次雷雨的相關信息
B、汽車金屬外殼易導電,所以在汽車上遇到雷雨時,應盡可能跑出汽車避雷
C、在游泳池或河邊遇到雷雨時,可以跳入水中,因為有水的保護,雷難以直接打到人身上,所以在水中較為安全
D、切勿站在山頂、樓頂.不宜把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桿等扛在肩上
28: 下列有關新陳代謝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單項選擇題
A、光合作用屬于綠色植物新陳代謝的過程
B、生物的新陳代謝過程都需要氧氣的參與
C、新陳代謝既有能量交換又有物質轉化
D、能否進行新陳代謝是區分生物與非生物的標準之一
29: 任某門前公路上有一泥溝。某日,一貨車經過泥溝,由于顛簸掉落貨物一件,被任某拾得據為己有。任某發現有利可圖,遂將泥溝挖深半尺。次日果然又拾得兩袋車上顛落的貨包。關于任某行為的性質,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
單項選擇題
A、無因管理和侵權行為
B、不當得利
C、無因管理和不當得利
D、不當得利和侵權行為
30:關于我國憲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單項選擇題
A、不滿四十五周歲的公民不能被選為國家主席
B、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各級人民政府
C、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均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
D、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
31:在大余寫下《梅嶺三章》的是( )。
單項選擇題
A、陳毅
B、鄧小平
C、毛澤東
D、周恩來
32: 下列各國國慶日及其相關事件搭配不正確的是( )。
單項選擇題
A、美國一月4日——《獨立宣言》
B、法國_7月16日——大革命爆發
C、加拿大——7月l日——《大不列顛北美法案》
D、蘇聯——11月7日——十月革命
33: 李明同學說話喜歡引經據典,在下面幾種情境講話時,他引用的古詩文恰當得體的一項是( )。
單項選擇題
A、同學張華要到外地去上大學,李明給他送行時說:“‘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張華,你一人遠走他鄉要多多珍重啊!”
B、同學劉欣寫作文時想找一句表現讀書樂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說道:“這還不容易,‘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學一起去春游,面對著滿園盛開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說道:“真可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太美了!”
D、李明的同桌張海學習上得過且過,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長地對他說:“‘學而不思則罔’,你可不能總是淺嘗輒止啊!”
34: 地震是地球上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下列關于地震的說法,錯誤的是( )。
單項選擇題
A、地震活動在時間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B、環太平洋地震帶是地球上地震最活躍的地區
C、里氏地震規模每增強一級,釋放的能量約增加10倍
D、有紀錄以來最大的一次地震是1960年的智利大地震,其震級為9.5級
35: 我國古代有五行之說,指的是( )。
單項選擇題
A、青、黃、赤、白、黑
B、仁、義、禮、智、信
C、金、木、水、火、土
D、宮、商、角、徵、羽
36:關于緩刑,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
單項選擇題
A、對于累犯不適用緩刑
B、對于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適用緩刑
C、對于數罪并罰但宣告刑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適用緩刑
D、雖然故意殺人罪的法定最低刑為3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緩刑條件,仍然可以適用緩刑
37: 冬天,為了防止皮膚干裂,可涂抹甘油,使皮膚保持濕潤,那么,純甘油要加多少的水后才能用于潤膚?
單項選擇題
A、5%
B、10%
C、15%
D、20%
38: 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單項選擇題
A、被稱做“前四史”的史書是:《史記》《漢書》《后漢書》和《三國志》
B、元曲四大家是:關漢卿、白樸、馬致遠和鄭光祖
C、被魯迅稱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的是:《官場現形記》《儒林外史》《老殘游記》和《孽海花》
D、莎士比亞所著的四大悲劇是:《哈姆雷特》《李爾王》《奧賽羅》和《麥克白》
39: 下列關于貨幣政策的說法正確的是( )。
多項選擇題
A、貨幣政策是通過政府對國家的貨幣、信貸及銀行體制的管理來實施的
B、消極的貨幣政策是通過提高貨幣供應增長速度來刺激總需求
C、推行公開市場業務,改變存款準備金率,調整再貼現率都是貨幣政策
D、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與宏觀調控的目標相同
40: 當經濟發展中出現有效需求不足時,需要( ),以刺激經濟增長,增加就業。
單項選擇題
A、增發國債,增加稅收,增加轉移支付
B、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C、在公開市場上賣出有價證券
D、提高再貼現率
查看答案
1:答案B
解析 (1)地圖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標的地圖,應根據指向標所標方向去辨認(箭頭指向北方);b、沒有指向標的地圖,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則確定方向;c、在有經緯網的地圖上,根據經緯網確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2)在地圖上,山地的標高為絕對高度和相對高度。(3)地圖種類很多。一般分為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B。
2:答案B
解析 在人體的各個部位中,耳朵最怕冷,這是因為耳朵里分布著末梢毛細血管。人體中,血液從心臟泵出后,沿著大動脈向中動脈、小動脈直至毛細血管流動,越是到毛細血管末梢里,血液越少,自然能量和熱量越少。再者,耳朵雖然相對于身體其他部位體積小,但相對表面積卻很大,所以熱量很容易揮發。B項錯誤。故選B。
3:答案C
解析 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或事后喪失了合法根據而被確認為是因致他人遭受損失而獲得的利益。不當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針對受害人而為的違法行為,而是由于受害人或第三人的疏忽、誤解或過錯所造成的。受益人在得知自己的受益沒有合法根據或得知合法根據已經喪失后,有義務將已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害人。A項中養子對其生父雖然沒有法律上的贍養義務,但依據倫理原則,可理解為履行道義上的義務,而且陳某給予生父母贍養費是出于自愿,因此不屬于不當得利;B項賭博行為違反國家強制性規定,賭資應予沒收,而非作為不當得利返還。D項中債權人接受債務的償還是有法律依據的,并不因為償還期限尚未屆滿就認為其不具有合法依據。C項是典型的不當得利,即商店因為顧客的疏忽獲利,而給顧客造成不合理的損失。答案為C。
4:答案C
解析 節氣反映了地球圍繞太陽運動的過程,是每年季節變更的重要標志。
5:答案C
解析 政治權利又稱參政權,是指公民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一切權利和自由的總稱。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包括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以及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而人身自由、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屬于公民的人身自由權。故選C。
6:答案B
解析 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相碰撞,導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太平洋板塊和南美板塊離青藏高原太遠。故本題選B。
7:答案B
解析 這次整風是在共產黨內進行的一次普遍的馬克思列寧主義教育運動,使廣大黨員和干部進一步掌握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加強了黨的團結,為爭取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奠定了思想基礎。同時也創造了在全黨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的有效形式,從而提高了全黨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解決了黨的歷史上的是非問題,解決了黨內無產階級思想和小資產階級思想及其他非無產階級思想的矛盾,是思想建設原則的新發展。故本題答案為B。
8:答案B
解析 “連中三元”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制度,這里的“三元”指解元、會元、狀元。A項錯誤。中國文化把五行、五色、五方位甚至五味、五臟等一一對應,紅色對應的方位應該是南。B項正確。《二十四史》是指從《史記》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編定于清代乾隆年問。記載了從黃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被稱為“正史”。《二十四史》中,只有《史記》是通史,其他都是斷代史。C項錯誤。椿萱是父母的代稱,萱堂是對他人母親的雅稱。D項錯誤。
9:答案B
解析 “文景之治”是指西漢文帝、景帝兩代40年左右的時間內政治穩定、經濟生產得到顯著發展的局面。
10:答案B
解析 略。
11:答案C
解析 我們常說的水資源通常是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D項只是部分的淡水資源。
12:答案A
解析 革命的領導權區別新舊兩種不同范疇的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標志。新民主主義革命不能由任何別的階級和任何別的政黨充當領導者,只能和必須由無產階級及其政黨充當領導者,所以說無產階級的領導權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和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核心問題。中國革命要想取得勝利,必須建立統一戰線,統一戰線問題,實質是中國革命中無產階級的同盟軍問題,而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其中的貧農是無產階級最可靠的同盟軍。武裝斗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之一。中國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反封建,而反封建的核心是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故選A。
13:答案B
解析 A項《秋浦歌》的作者應是李白;C項《哈姆雷特》是戲劇;D項作者應是俄國的普希金。
14:答案B
解析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出自《無題》,作者是李商隱;“感時花濺淚,恨別烏驚心”來源于杜甫的《春望》;“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作者是李白。“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出自韋應物《滁州西澗》。
15:答案A
解析 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推翻詹姆斯二世統治、防止天主教復辟的非暴力政變。這場革命未有流血,因此歷史學家將其稱之為“光榮革命”,A正確。居魯士大帝是古代波斯帝國的締造者,他所創建的國家疆域遼闊,B錯誤。自由女神像是法國在1876年贈送給美國獨立100周年的禮物,坐落于美國紐約州紐約市附近的自由島,是美國重要的觀光景點,C錯誤。海地于1804年1月1日正式宣告獨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獨立的黑人共和國,成為拉美大陸最先獲得獨立的國家,D錯誤。故本題選A。
16:答案A,B
解析 《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了不屬于行政訴訟范圍的案件。C項行政監察機關的行為是行政機關內部的行為,不能由人民法院受理;D項屬于刑事司法行為,也不能由人民法院受理。故選A、B.
17:答案D
解析 【解析】“認識地球,和諧發展”是2008年“世界地球日”的宣傳主題。
18:答案C
解析 1989年新干縣大洋洲商代大墓,被取土修護贛江大堤的農民意外發現。后經專業人員科學發掘,在近40平方米的墓室中,出土的珍貴文物競達1478件,其中銅器475件、玉器754件、陶器139件,以青銅器最為引人注目,數量之多,造型之美,鑄工之精,為我國南方地區所少見。新干大洋洲商代遺址的發現,證明了江西堪稱“長江中游古代青銅王國”,是青銅時代又一重要文化中心。故選C。
19:答案A,B,D
解析 本題考查經濟常識。人均消費水平(年)=居民個人消費總額/年均人口總數。居民個人消費總額的高低主要受國民收入的增長速度和積累率的高低的影響。所以我國人均消費水平的高低取決于國民收入的總額和增長速度、國民收入中積累和消費的比例、人口總量。因此,本題選擇ABD。
20:答案C
解析 瓦特改良蒸汽機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
21:答案A
解析 管理幅度亦稱管理跨度,是指一名領導者直接領導的下級人員的人數。從形式上看,管理幅度僅僅表示了一名領導人直接領導的下級人員的人數,因此工作復雜程度越大,領導者直接領導的下級人員應該越少,管理幅度越窄,所以A項錯誤。故選A。
22:答案D
解析 法律原則與法律規則的區別主要有:(1)內容不同。法律規則的規定是具體的,它著眼于行為的共性;而法律原則不僅關注行為的共性,還關注行為的個別性。(2)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大小不同。法律規則的規定具體明確,其明確具體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削弱或阻止了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行使;而法律原則的規定比較概括、模糊,故賦予了法官在適用時較大的自由裁量權。(3)適用范圍不同。法律規則由于內容明確具體,故只適用于某一類型的行為;而法律原則是從日常社會生活中抽象出來的一般性原則,其適用范圍比法律規則廣。(4)適用方式不同。法律規則是以“全有或全無”的方式應用于個案之中的,即一條規則在一個案件中,要么全部適用,要么該規則全部無效;而法律原則不同,不同強度的法律原則是可以并存于同一案件之中的。故選D。
23:答案C
解析 由題干,越是經濟發展快,看表的次數越多,越是經濟發展慢,看表的次數越少。再由早些時候,荷蘭的發展速度比韓國快,據此可以推測出早些時候,荷蘭人的看表次數比韓國人多。
24:答案A
解析 根據右圖可知,最后甲、乙溫度相等,且甲、乙分別為熱水與涼牛奶的溫度變化趨勢,則易判斷A正確,其他均錯誤。
25:答案C
解析 “花臉”又稱“凈”。主要扮演性格、品質或相貌不同于一般,有突出特征的男性人物。
26:答案D
解析 D【解析】圖一是智利的復活島巨人[微博]陣,圖二是希臘巴特農神廟,圖三是墨西哥金字塔,圖四英國巨石陣。所以本題選D。
27:答案D
解析 打雷時,不宜使用無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電視、音響等電器,要拔掉電器用具插頭,故A項是錯誤的。汽車往往是極好的避雷設施,因有屏蔽作用,即使被閃電擊中汽車,也不會傷人,故B項是錯誤的。切勿游泳或從事其他水上運動或活動,不宜停留在游泳池、湖泊、海濱、水田等地和船上,故C項是錯誤的。不宜進行室外球類運動,在空曠場地不宜打傘,不宜把鋤頭、鐵鍬、羽毛球拍、釣魚竿、高爾夫球桿等扛在肩上.D項是正確的。
28:答案B
解析 厭氧型生物包括乳酸茵和寄生在動物體內的寄生蟲等少數動物。在缺氧的條件下,它們仍能夠將體內的有機物氧化,從中獲得維持自身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因此,并非所有生物的新陳代謝都需要氧氣的參與,B項說法錯誤。故選B。
29:答案D
解析 無因管理是指沒有法定的或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自愿管理他人事務或為他人提供服務的行為。不當得利是指沒有合法根據而獲得利益并使他人利益遭受損失的事實。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由于過錯侵害他人的財產權和人身權,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不法行為,以及依法律的特別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侵害行為。本題中,任某起初拾得顛簸掉落的一件貨物并據為已有,屬于沒有合法根據而獲利,并使他人利益受損的情況,構成不當得利;后來,任某發現有利可圖,遂將泥溝挖深半尺。次日,果然又拾得兩袋車上顛落的貨包,屬于故意侵害他人財產權的侵權行為。故選D。
30:答案B
解析 國家主席、副主席的任職基本條件有二:一是在政治方面,必須是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二是年齡方面,必須年滿45周歲,故A選項正確;《憲法》第2條規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故B選項錯誤;《憲法》第3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故C選項正確;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故D選項正確;所以選擇B選項。
31:答案A
解析 《梅嶺三章》是1936年冬天中國共產黨人陳毅在梅嶺被國民黨四十六師圍困時寫下的三首詩。《梅嶺三章》詩碑現建于大余縣梅關鄉梅山村黃坑北側山坡上。廣東南雄梅關古驛道的中段旁也立有一塊《梅嶺三章》手跡詩碑。
32:答案B
解析 1789年7月14日,法國巴黎人民發動武裝起義,攻占巴士底獄。后來,7月14日被定為法國的國慶節。故選B。
33:答案D
解析 A項“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的大意是:我和你都是離鄉遠游以求仕宦的人,你去蜀州,我留長安,去和留雖有不同,但此刻的惜別之意卻是一樣的啊!可改為“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B項“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意為到這里談笑的都是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不能表現出讀書樂趣。C項“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詩人以“春風”使梨花盛開,比擬“北風”使雪花飛舞”“忽如”二字寫出了“胡天”變幻無常,大雪來得急驟,雪壓冬林的景象。可改為“一樹梨花百里春”冰霜無力減繽紛”。D項“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罔,作蒙蔽,欺騙解;殆,指危險。”只重學習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學習,就有可能因誤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險。故選D。
34:答案C
解析 里氏規模每增強一級,釋放的能量約增加30倍。其他選項表述正確,因此,本題選擇C項。
35:答案C
解析 六經論五行者,始見于《尚書·洪范》,日:“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曰土。”
36:答案B
解析 根據《刑法》第74條的規定,對于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所以A項正確。第72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一)犯罪情節較輕;(二)有悔罪表現;(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由于刑法中各種減輕、免除處罰規定的存在,數罪并罰和故意殺人罪最后的宣告刑都有可能為3年以下,所以兩者都有能夠適用緩刑的可能。C、D均正確。刑法中并未明確規定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可適用緩刑,所以B項錯誤。
37:答案D
解析 略
38:答案C
解析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書,即司馬遷的《史記》、班固的《漢書》、范曄的《后漢書》、陳壽的《三國志》,A項正確;元曲四大家指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四位元代雜劇作家,B項正確;魯迅認為的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是中國清末四部譴責小說的合稱,即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吳沃堯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劉鶚的《老殘游記》、曾樸的《孽海花》,C項錯誤;莎士比亞所著的四大悲劇,包括《哈姆雷特》《奧賽羅》《李爾王》《麥克白》,故事均取自歐洲的歷史傳說,D項正確。故本題答案選C。
39:答案A,C,D
解析 貨幣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銀行為影響經濟活動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貨幣供給以及調控利率的各項措施,它是通過政府對國家的貨幣、信貸及銀行體制的管理來實施的。故A項正確。積極的貨幣政策是通過提高貨幣供應增長速度來刺激總需求;消極的貨幣政策是通過削減貨幣供應的增長率來降低總需求水平。故B項錯誤。運用貨幣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方面:控制和調節對政府的貸款,推行公開市場業務,改變存款準備金率,調整再貼現率,選擇性信用管制和直接信用管制。故C項正確。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一般有四個:穩定物價、充分就業、促進經濟增長和平衡國際收支,與宏觀調控的目標相同。故D項正確。
40:答案B
解析 當社會總需求小于社會總供給時,政府應當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和擴張性貨幣政策.以擴大總需求。擴張性財政政策包括增發國債,減少稅收,增加轉移支付。擴張性貨幣政策包括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在公開市場上買進有價證券,降低再貼現率。故本題答案選B。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于公務員常識判斷題庫及答案大全的相關內容,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可持續關注我們。
【公務員常識判斷題庫及答案大全】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