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對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作出部署,并要求高度重視年輕領導干部紀律教育。要對年輕干部加強教育、強化約束,督促年輕干部增強紀律意識,把遵規守紀刻印在心。下面小編在這里為大家精心整理了幾篇2023年輕干部思想紀律作風教育整頓心得體會,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篇一:年輕干部思想紀律作風教育整頓心得體會
年輕干部健康成長,關系黨和人民事業后繼有人。作為一名審批人,當牢記囑托,將這份“成長秘籍”永久收藏,努力成長為堪當重任的棟梁之才。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要勝任各項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領眾多,最根本是要加強理論素養”。理論強,方能方向明、意志堅。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是我們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領,是指導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我們必須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工作,要帶著問題主動學、聯系實際重點學、圍繞重點工作學,在不斷學習中提升信仰力。
“人才自古要養成,放使干霄戰風雨”,歷事方能練心,如果遇到挫折“避”,遇到問題“拖”,不僅個人能力得不到鍛煉,也妨礙各項工作的推進。作為一名審批人,要自覺同“躺平”“擺爛”等不良風氣作斗爭,在各項工作中錘煉斗爭本領,在吃苦受難中積累經驗,在困難挑戰中健碩體魄,全面提高自身“戰斗力”。
“人生萬事須自為,跬步江山即寥廓”,在任何工作,一定是敢于擔當,而后才有所作為。帶領群眾治理風沙的焦裕祿是這樣,成就“紅旗渠精神”的楊貴也是這樣。我們要牢記“實干興邦”的古訓,真抓實干、埋頭苦干,絕不能坐而論道、只說不練。要主動擔當、積極作為,不折不扣落實好各級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挑重擔、勇爭先、敢擔當,切實提高“實干力”。
年輕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希望,黨和人民寄予厚望,我們一定要錘煉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樹立不負人民的家國情懷,練就堪當重任的過硬本領,為黨和人民事業拼搏奉獻。
篇二:年輕干部思想紀律作風教育整頓心得體會
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努力成長為對黨和人民忠誠可靠、堪當時代重任的棟梁之才》這篇重要論述,理論高度非常之高,同時又非常接地氣,非常值得我們年輕干部去認真學習。其中對我們年輕干部的成長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文章中強調,年輕干部生逢偉大時代,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必須練好內功、提升修養、增強本領,努力成為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時代之才。對于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身為年輕一代的審批人,要成長為黨和人民事業的接班人要有正確的努力方向。我認為首先必須保持對黨的忠誠之心,只有對黨忠誠,信念堅定,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其次要保持人民群眾的感恩之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我們的審批工作就是身處為人民服務的一線,接觸到的就是群眾切身實際的需求。為此,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當作奮斗目標,一心一意幫助群眾,讓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后要時刻對黨和人民群眾的事業有進取之心。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奮勇搏擊、迎難而上。要勇擔時代之重任,保持昂揚的奮斗姿態,要有面對困難不后退、面對矛盾不回避、面對挫折不放棄的斗爭精神,勇做新時代的弄潮兒,肩挑使命,舍我其誰,努力成長為對黨和人民忠誠可靠、堪當時代重任的棟梁之才。
篇三:年輕干部思想紀律作風教育整頓心得體會
《努力成長為對黨和人民忠誠可靠、堪當時代重任的棟梁之才》,圍繞年輕干部如何成長成才、為誰干事創業等重大問題,從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守住拒腐防變防線、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練就過硬本領、發揚擔當和斗爭精神、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六個方面進行深刻闡述,文章飽含著習近平總書記對年輕干部的殷切期望,為廣大年輕干部成長成才指明了方向,年輕干部要認真研讀、深刻感悟,牢固樹立爭做對黨和人民忠誠可靠、堪當時代重任的棟梁之才的目標,在實干中踐行講話精神,真正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要堅定理想信念,做到“是非明于學習”。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年輕干部要注重政治理論學習,牢記黨的宗旨,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不斷踐行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斷提升政治素養。
二、要轉變工作作風,擔當作為抓落實。年輕干部擔當作為就要真抓實干、埋頭苦干,決不能坐而論道、光說不練。要發揚主動精神,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在風險面前積極應對,絕不推諉扯皮、逃避困難,敢于發揚斗爭精神,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勇于擔當作為,真正把自己鍛造成為“真金白銀”。
三、要適時反思總結,批評與自我批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解決問題、矛盾的一大法寶,階段性的反思改正是極有必要的。年輕干部要加強自我監督,扣好廉潔從業的“第一粒扣子”是成長的重要一課,在從嚴管理中成就自己,不斷增強紀律意識,守住拒腐防變的防線。
篇四:年輕干部思想紀律作風教育整頓心得體會
苦難成就輝煌,困難磨礪青春。不久前,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農業大學科技小院的同學們回信,充分肯定同學們走進鄉土中國深處“自找苦吃”的精神,強調“新時代中國青年就應該有這股精氣神”。“自找苦吃”就是要敢于挑急難險重的擔子,敢于到條件艱苦、環境復雜的崗位鍛煉,在經歷大風大浪、艱難困苦中磨練意志、增長才干。青年人要成長成才,就要到更廣闊的天地、更復雜的環境中去歷練鍛造,多經歷一點摔打、挫折、考驗,這樣才能增益其所不能,練就擔當的寬肩膀、成事的真本領。肯吃苦、能吃苦,是一代又一代中國青年茁壯成長的必經之路。梅花香自苦寒來。青年時代,選擇吃苦也就選擇了收獲,選擇奉獻也就選擇了高尚。有駐村第一書記坦言,基層工作艱苦、瑣碎,但正是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過程中,自己找到了把所學知識轉化為業務優勢的切入點。科技小院的學生們“自找苦吃”、進村“讀研”,為當地村民帶來了無數的“甜”,也在摸爬滾打中練就了“十八般武藝”:從一開始講展板就緊張得腿肚子發抖,到下面坐著一群人也能侃侃而談;從只會理論知識不會種地,到能夠獨立管護30畝油菜花田……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對于青年而言,多經歷“風吹浪打”、多捧“燙手山芋”、多當幾回“熱鍋上的螞蟻”,才能真正長本事、長才干。人間萬事出艱辛。越是美好的夢想,越需要發揚“自找苦吃”的精神;越是偉大的事業,越需要拿出“事不避難”的勁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擔、勇克難關、勇斗風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能充滿活力、充滿后勁、充滿希望。”實現人生夢想,需要青年迎難而上;推動國家發展,呼喚青年挺膺擔當。青年人要不怕吃苦,把艱苦環境、艱巨任務作為磨煉自己的機遇,把肯吃苦、敢吃苦當作成就更好人生的選擇,主動到條件艱苦的基層、國家建設的一線、項目攻關的前沿,成就一番事業。在鼓勵青年人“自找苦吃”的同時,也要完善支持青年發展的體制機制,為青年建功立業創造更有利的條件,讓每個青年都能各盡其能、各得其所。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奮斗的青春更值得回憶。在最能吃苦的年紀不忘“自找苦吃”,堅定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錘煉擔當作為的過硬本領,廣大青年定能舒展青春最美的模樣,在實現民族復興的賽道上跑出最好成績。
【2023年輕干部思想紀律作風教育整頓心得體會4篇】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