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緊圍繞“以實戰需求為導向,以能力提升為目標,以崗位練兵為基礎、以對抗比武為抓手”的指導思想,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結合隊員身體素質、技能強項和綜合素質,科學制定訓練方案,合理安排訓練項目。按照每日練兵、每周考核的模式,全面高效推進備戰訓練各項工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救援隊伍“大練兵大比武”活動方案最新3篇的內容,供大家參考閱讀。
救援隊伍“大練兵大比武”活動方案 1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全鎮應急救援隊伍能力建設,提升全鎮風險防范和應急處置水平,根據《西峽縣安全生產委員會 辦公室西峽縣減災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印發全縣應急救援隊伍“大練兵大比武”活動方案的通知》(西安委辦〔2023〕24號)精神,鎮安委會辦公室、鎮減災委辦公室決定在全鎮開展應急救援隊伍“大練兵大比武”活動,制定方案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圍繞建設“全災種、大應急”救援力量,認真落實鎮委、鎮政府決策部署,堅持全災種統籌應對、全過程統一管理、全天候積極防范、全力量有效協調,樹牢應急就是應戰理念,加強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建設、作風建設、能力建設,堅定政治方向、強化戰斗作風、練就過硬本領,為防范和應對各類重大災害事故、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貢獻力量。
(二)基本原則
注重政治引領。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堅持黨對應急救援力量建設的領導,積極踐行“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訓詞精神,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鍛造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的應急救援隊伍。
注重問題導向。立足隊伍專業定位,找準短板、固強扶弱,強化救援隊伍應知應會、必用必學應急專業知識培訓,練救援技術、練快速反應、練紀律作風,做到懂應急、會應急、能應急,不斷提升救援隊伍業務素養、技戰術水平和快速反應能力。
注重案練一體。突出案練一體、人裝結合,固化全流程、全要素、全實操的預案執行體系,熟練掌握各類裝備操作方法,著力解決裝備無維護、設備不會用、信息聯不上、人裝“兩張皮”問題,堅決防止預案成空文、裝備變擺設。
(三)目標任務
堅持高位統籌,圍繞提升核心戰斗力和專業技能,分層分級常態化推進練兵比武,切實提高教育訓練的針對性、實效性。通過全鎮應急救援隊伍“大練兵大比武”活動的開展,在全鎮應急救援隊伍中營造“學知識、練本領、強技能、夯基礎”的濃厚氛圍,調動救援隊伍學習訓練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救援隊伍綜合素質和團隊協作水平,全面提升救援隊伍快速應急處置能力。
二、組織領導
成立軍馬河鎮“大練兵大比武”活動領導小組,負責全面組織領導、統籌推進全鎮應急救援隊伍“大練兵大比武”活動,研究提出工作舉措,推動活動取得扎實成效。鎮主抓安全生產工作的苗長同志擔任鎮“大練兵大比武”活動領導小組組長;鎮安委會、減災委成員單位主管負責人、各村分管應急工作負責人擔任“大練兵大比武”活動領導小組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具體組織“大練兵大比武”活動日常工作,鎮應急辦主任董小孟兼任辦公室主任。
三、活動時間及范圍
從即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按照條塊相結合、經緯全覆蓋原則,分級、分區域、分行業組織開展應急救援隊伍“大練兵大比武”活動。組織鎮應急救援隊和村應急救援隊伍開展“大練兵大比武”活動。
練兵比武隊伍包括:政府綜合救援隊伍、行政事業單位建立的專(兼)職救援隊伍、企業建立的專(兼)職救援隊伍,村(社區)基層救援隊伍和社會救援隊伍。
四、活動內容及方式
(一)活動內容
1.政治練兵。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把政治練兵置于首要位置,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踐行“兩個維護”。舉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教育培訓班,開辦思想政治大講堂,積極踐行“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訓詞精神;突出愛國愛黨教育,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理論實踐相結合、紅色教育基地集中學習等多種教育方式,引領機關干部和救援隊伍講政治、守法紀、知敬畏、守底線,始終做到對黨忠誠、敢于擔當,實現政治學習全員覆蓋。
2.專業練兵。著眼全面建設中國特色應急救援體系,改善救援隊伍知識結構,將救援隊伍管理人員納入各行業(領域)年度培訓計劃,組織機關干部、救援隊伍、民兵系統學習礦山、危化、消防、道路運輸、建筑施工、電力、燃氣等安全生產和防汛抗旱、森林防滅火、地震地質災害等防災減災救災專業知識,切實提升救援隊伍專業素養。
3.技能練兵。針對軍事化隊列、綜合體能、專業救援技能、戰術運用、醫療急救等救援技能戰術,開展學習交流、演練訓練、對抗比賽、戰術研討等多形式的練兵活動,推動政府綜合救援隊伍、企業專職救援隊伍、社會救援隊伍與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共訓共練,融合發展。
4.裝備練兵。針對各類常用的應急救援裝備器材及設備,每個指戰員必須熟練掌握裝備器材的使用和維護保養。熟練掌握使用維護技能,強化日常拉練演練,切實提升救援效能。
(二)活動方式
1.比武竟賽。各村、各行業(領域)主管部門采取多種形式各行業(領域)練兵比武活動中表現優異的救援隊伍給予表揚;成績特別突出的,經活動領導小組研究后,擇優向西峽縣進行推薦。
2.規范標準。各行業(領域)主管部門結合行業(領域)災害事故特點,編制本行業救援隊伍練兵科目及標準,明確訓科目、訓練內容、訓練標準及裝備標準,形成練兵手冊,指導行業(領域)救援隊伍規范練兵、標準練兵、實戰練兵,切實提升救援隊伍專業水平和救援能力。
3.突出重點。各村、各部門要結合自然災害及安全生產實際情況,明確重點練兵科目、實訓標準、保障措施等,有針對性的開展“大練兵大比武”活動。各村和相關部門要優先組織防汛救援科目練兵,集中力量形成水域救援裝備訓練規范。
五、實施步驟
(一)動員部署(即日起至5月10日)
各村、各行業主管部門成立應急救援隊伍“大練兵大比武”活動工作領導組織,制定本轄區、本行業“大練兵大比武”活動實施方案;細化練兵比武內容、時間、標準與要求,明確獎懲措施,完善保障機制,分級分階段開展練兵比武活動;做好廣泛宣傳動員,充分調動救援隊伍全體指戰員參加“大練兵大比武”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扎實推進工作有序展開。
(二)組織實施(5月11日至11月30日)
各村、各行業主管部門按照實施方案,組織開展本開展竟賽比武活動,檢驗大練兵實效,并對在練兵比武活動中成績突出的救援隊伍給予表揚。要制定練兵計劃,明確救援隊伍練兵任務,狠抓責任落實,確保課目訓全、內容訓實、時間訓夠、標準培訓到。各村、各行業主管部門結合實際,可采取分散訓、集中比、拉練演練等多種形式開展競賽比武活動,檢驗練兵實效;各村、各行業主管部門在7月31日前,組織開展一次本轄區、本行業大比武活動,并推薦成績突出的應急救援隊伍參加鎮級應急救援隊伍大比武活動。
(三)總結提升(12月1日至12月31日)
各村、各行業主管部門對本地、本行業“大練兵大比武”活動進行總結,認真研究分析救援隊伍建設上的成功經驗和不足之處,固化經驗、改進不足,不斷加大救援隊伍培育力度,提升救援隊伍應急處置能力。
六、活動要求
(一)提高認識,強化領導。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開局之年,也是提升應急處突實戰能力的關鍵之年,各村、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此次活動的重要意義,主要領導要高度重視,親自安排部署,制定貼合實際、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扎實開展大練兵大比武活動,切實提升應急救援隊伍應急處置能力。
(二)科學練兵,合力高效。圍繞新時代應急救援訓練工作,緊盯實戰需要,突出案練一體、人裝結合,不斷完善練兵體系和保障水平。針對不同突發事件類型制定應急處置方案,制定訓練內容及標準并嚴格落實,不斷強化適應性訓練、復雜陌生環境和極限條件下訓練,加強夜間訓練和全要素全流程、高難度大強度訓練;積極推動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充分發揮裝備技能綜合優勢,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基層救援隊伍和社會救援隊伍充分發揮各自領域特長,適時開展共訓共練,實現優勢互補;堅持以考促訓,不斷掀起學理論、練技能、展形象、比水平的熱潮,促進各類應急救援隊伍綜合救援能力的提升。
(三)精心組織,確保安全。各村、各部門要按照活動方案,精心組織,想全想細,認真落實工作分工,明確職責任務,分級分階段開展練兵比武活動;要把安全貫穿練兵比武全過程,練強安全意識,強化過程安全管控,加強場地、設施、器材安全檢查,落實安全保護措施,堅決杜絕傷亡事故。
(四)明確責任,強化督導。各村、各部門要建立“大練兵大比武”工作責任制,全面統籌,分級負責,形成齊抓共管、互相配合的工作格局。鎮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將“大練兵大比武”工作納入各村、各單位安全生產績效考核,要求各村、各單位務必要高度重視,優化機制,推動“大練兵大比武”工作健康發展。
救援隊伍“大練兵大比武”活動方案 2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動縣城管系統應急救援隊伍能力建設,縣城管局決定在縣城管系統開展應急救援隊伍“大練兵大比武”活動,現制定方案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加強城市管理領域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建設、作風建設、能力建設,為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貢獻城管力量。
(二)工作目標
通過開展應急救援隊伍“大練兵大比武”活動,營造“學知識、練本領、強技能、夯基礎”的濃厚氛圍,提高城市管理隊伍綜合素質和團隊協作水平,全面提升城管各領域搶修隊伍快速應急處置能力。
二、活動時間及范圍
從即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各責任單位、股室分行業組織開展應急搶修救援隊伍“大練兵大比武”活動。
三、活動方式
(一)開展比武競賽。要采取多種形式開展競賽比武活動,檢驗大練兵實效,縣城管局將對在練兵比武活動中成績突出的救援隊伍給予表揚,并及時向縣安委會推薦表現優異的救援隊伍進行表揚。
(二)制定練兵方案。要組織編制大練兵方案,明確訓練科目、訓練內容、訓練標準及裝備標準,指導供氣、防汛排澇、生活垃圾處理等隊伍貼近實戰進行演練,全面提升城市管理保障和應急搶修救援能力。
(三)突出重點。市政消防監察大隊組織指導供氣企業對公用保供突發事故應急搶修進行練兵;河南豫南燃氣有限公司汝南分公司組織開展供氣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搶險演練;環衛大隊組織開展生活垃圾填埋場防火應急演練比武;規費征稽大隊主要圍繞戶外廣告牌匾應急安全除險進行實操演練。
四、實施步驟
(一)動員部署(即日起至4月30日)
縣城管局成立應急救援隊伍“大練兵大比武”活動工作領導組織,制定縣城管系統“大練兵 大比武”活動實施方案,完善保障機制。廣泛宣傳動員,充分調動救援隊伍參加“大練兵大比武”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扎實推進工作有序展開。
(二)組織實施(5月1日至11月30日)
各責任單位(股室)按照本實施方案,組織制定本單位(行業)大比武大練兵實施方案,開展應急救援隊伍大練兵活動,要制定練兵計劃,明確演練隊伍比武內容,狠抓責任落實,采取分散訓、集中比、拉練演練等多種形式開展競賽比武活動,確保比武演練取得實效。各責任單位要在10月30日前,組織開展一次行業大比武活動。
(三)總結提升(12月1日至12月31日)
各責任單位要對本行業、本單位“大練兵大比武”活動進行總結,整理活動開展圖片,總結工作亮點,認真分析成功經驗和不足之處,固化經驗、改進不足,不斷提升搶修救援隊伍應急處置能力。
五、活動要求
(一)高度重視。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開局之年,也是提升城市管理能力的關鍵之年,各單位(股室)要充分認識此次活動的重要意義,主要領導要高度重視,親自安排部署,制定貼合實際、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扎實開展大練兵大比武活動,切實提升應急搶修救援隊伍應急處置能力。
(二)精心組織。要按照活動方案,精心組織,認真落實工作分工,明確職責任務,分級分階段開展練兵比武活動;市政消防監察大隊要指導好燃氣企業大比武大練兵活動。要把安全貫穿練兵比武全過程,強化過程安全管控,加強場地、設施、器材安全檢查,落實安全保護措施,確保人員安全、裝備設備安全,堅決防止出現傷亡事故。
(三)明確責任。要建立“大練兵大比武”工作責任制,狠抓工作落實。要按時間要求,分階段總結梳理工作開展情況和圖片資料,按時向局辦公室報送相關工作情況,并及時向縣安委辦報送工作。
(四)加強宣傳。要及時總結工作亮點和經驗做法,向各類新聞媒體推送,形成大抓安全生產、狠抓應急搶修救援的濃厚范圍,推動全縣城市管理工作高質量發展。
救援隊伍“大練兵大比武”活動方案 3
各鎮鄉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市政府各部門,市屬各企事業單位:
為創新性構建并完善技能人才培養、引進、使用、評價、激勵政策體系,充分發揮培訓主體和平臺作用,深化“新型學徒制”培養,鼓勵企業大力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落實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政策,實施監管與服務并舉,全力保障技能人才供給,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財政部關于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計劃”的通知》(人社部發〔2020〕10號)、《關于支持企業大力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的通知》(人社廳發〔2020〕104號)、《關于實施“金藍領”職業技能提升行動的通知》(浙人社發〔2021〕9 號)、《諸暨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諸政辦發〔2020〕6號)等系列文件精神,諸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諸暨市總工會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職業技能“大培訓、大練兵、大比武”活動,現將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大規模開展技能培訓
(一)多樣化拓寬培訓渠道和受益人員范圍。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重點培訓對象參加定點培訓機構組織的職業技能培訓并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職業資格證書)的,可按照人社部門相關政策規定核發最高6000元/人的培訓補貼和一次性鑒定補貼。實施創業培訓“馬蘭花”計劃,將有創業意愿和培訓需求的職業(技工)院校在校學生,在校大學生、城鄉勞動者納入創業培訓范圍。
(二)規范化推進“互聯網+培訓”。理論知識、通用職業素質、疫病防治與衛生健康等綜合性內容以及仿真模擬和技能視頻演示等以線上培訓為主;職業技能培訓等實操性較強的以線上學習線下實訓融合方式開展。鼓勵推動技工院校、企業和社會培訓機構開發線上培訓課程,開放線上培訓資源,與線上培訓平臺合作開展線上培訓。對各類企業(包括依托互聯網技術實現運營的平臺企業和新業態企業)自主或委托開展的職工(含與其建立勞動關系或未建立勞動關系但通過平臺提供服務獲取勞動報酬)線上培訓,按規定納入職業培訓補貼范圍,所需資金可從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中列支。
(三)探索式開發新興職業培訓項目。堅持就業導向,突出能力建設,針對數字經濟等新興行業、新就業形態領域內的職業加大培訓項目開發力度,引入現代化手段,建立并推廣在線培訓、評價、認定的便捷模式。
二、大范圍組織技能競賽
(一)廣泛開展萬名勞動者崗位大練兵活動。鼓勵企業積極開展崗位練兵、技能競賽活動,尤其是對職工人數在100人以上的規模以上企業要加強服務指導,組織一線技術工人開展崗位練兵活動,提升員工職業技能水平。符合條件、依規審批、切實執行崗位練兵方案的企業,最高可享受2萬元補貼;由企業崗位練兵、技能競賽活動產生的高級工,可按個人獲證方式領取補貼。
(二)充分發揮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作用。將競賽結果與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相銜接,支持企業職工參加各級各類職業技能競賽。在職業技能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人員,可按規定晉升相應職業技能等級。
(三)全面征集全市性、區域性職業技能競賽項目。重點聚焦時尚襪業、美麗珍珠、精密銅材、智能裝備、紡織服裝、環保新能源六大主導集群和電子信息、生命健康等新興產業10個項目。鼓勵各鎮鄉(街道)和企業積極申報項目,對具備諸暨市一類競賽項目要求的,經市總工會、市人社局擇優認定,可參照《紹興市技能競賽管理辦法》規定作為紹興市級二類競賽項目享受最高不超過6萬元標準的資助(需按實際支出核發)。
三、大視角推進技能評價
(一)推動建立技能人才科學評價體系。形成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等用人單位為主體、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為主要方式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深入貫徹落實《浙江省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工作指南(試行)》規定,按照“誰用人、誰評價、誰發證、誰負責”的原則,支持各級各類企業規范化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工作,發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不斷優化政策,暢通技能人才發展通道,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二)落實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政策。嚴格落實《紹興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紹興市財政局關于印發
四、大力度落實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相關部門要在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框架下,圍繞技能人才培養、引進、評價、使用、激勵等環節,健全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工作協調機制,協同聯動,實現高技能領軍人才重點抓、產業技能人才行業抓、企業技能人才主體抓的齊抓共管技能人才培育體系。
(二)加強指導監管。職業技能培訓各項活動要建立政府、企業、培訓機構和勞動者共同參與的質量評價機制,鼓勵第三方機構參與職業技能培訓的監督評估工作,監督評估結果向社會公開。
(三)營造良好環境。廣泛發動,宣傳職業技能培訓各項政策,提高政策知曉度和惠及面,職能部門要為企業和勞動者做好政策咨詢服務、培訓指導。行業主管部門按照“誰主管、誰培訓、誰負責”的原則,組織本行業勞動者按需參加培訓。
五、其他事項
(一)2021年競賽申報單位可填寫《2021年諸暨市職業技能大賽項目申報表》,明確項目主辦單位、承辦單位、競賽規模、競賽時間、場地、設備、費用預算等相關情況,并于2021年6月30日前報市總工會經濟工作部。聯系人:何建軍,聯系電話:13606858521。
(二)2021年練兵申報單位可填寫《2021年諸暨市企業崗位練兵項目申報表》,提交練兵實施方案,并于2021年6月30日前報市人社局職業技能開發指導中心(人社局409室)。聯系人:郭霞斐,聯系電話:13989500757。
(三)監督舉報電話:87110391。
(四)相關政策文件可在諸暨人才服務網下載。
附件:1.《2021年諸暨市職業技能大賽項目申報表》
2.《2021年諸暨市企業崗位練兵項目申報表》
諸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諸暨市總工會
2021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