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初心,革命理想在一代一代人身上傳承,讓我們看到了“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的畫面,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信仰!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初心映照新時代心得體會范文的內容,供大家參考閱讀。
初心映照新時代心得體會 篇1
“世間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美好夢想的實現,需要我們抱定征服險遠之途的決心,走向奇偉的夢想之境。一位姑娘求職屢受挫折,港漂戴欣創業時也遭重重困難,在追尋夢想的路上,往往存在著荊棘與坎坷。但正如海明威所說,“人可以被毀滅,但絕不可以被打敗。”困境可以讓我們失敗,但絕不可以澆滅我們追求夢想的心。桑迪亞哥領教過大海與生活的無情,但他仍然揚帆起航,用魚叉擊退鯊魚,為明天的希望奮斗;孔子體會過世人的冷艷,吃過國君們的閉門羹,但他仍為著內心的道義四處奔波。正所謂風雨過后,便是彩虹,抱定攻堅克難的決心,方能在追夢路上越行越遠。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追夢人心有鴻鵠之志,相互鼓勵,相互激勵。正如姑娘收到的點贊和暖心評論,戴欣從其他追夢人身上看到的堅毅與奮斗,我們都是追夢人,同樣也是彼此的助夢人。蘇軾激勵董傳,期盼其能“詔黃新濕字如鴉。”龍江二號團隊成員相互勉勵,因衛星夢團結在一起,共同攝出最美地月合影。白居易和劉禹錫在困境中以詩互贈,以互長精神。獨木不成林,中國夢需要十三億個夢想凝結在一起,而凝結的最好方式,無過于互相鼓勵,從他人身上看到對夢想的追求而產生共鳴。
夢想終于宏大而始于細處。新時代屬于每一個人,生活中每一細小處都可能有成就,這給了每一個人成功的可能。戴欣從求職信上看到了照證件照的商機,摩拜單車創始人從“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中發現了共享單車的妙想,更有大國工匠潛心于消除墻面的不平整而走向國際大賽。夢想常常是宏大的,但夢想的實現既需要我們從細小處發現自己的價值,也需要我們從細微處打磨自己的技藝,這樣我們追夢的步伐便更加踏實。
各位追夢人,讓我們攜起手來,克服難關,精誠團結,邁開追夢的腳步,共同前行,成就新時代的中國夢。
初心映照新時代心得體會 篇2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習近平總書記領導下的中國_人的初心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幸福”,既淳樸,又真真切切的描繪出了無數中華兒女在新時代的今天對于生活的美好夙愿與追求,體現出中國_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將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從新中國成立到實行改革開放,中國一步一步走向富強,走向民主,生活在這個經濟不斷發展、基礎設施不斷進步完善、城市化建設不斷擴大、醫療衛生、養老制度、教育政策等都不斷改革不斷貼近民生的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今天,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祖國賦予的我們每一個人的追求幸福的權利。
從新中國成立至今,短短七十年的時間里,中國在跨越了一個意識形態的基礎上,從近代中國半殖半封的腐朽落后的局面中一步一步走向富強民主,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國民經濟持續中高速發展,國內生產總值穩居世界第二;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糧食產能達到了一萬兩千億斤;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逐步健全,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外匯儲備穩居世界前列。等等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讓身為一個中國人的我沒有理由不感到驕傲和自豪;祖國一點一滴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斷的提高,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沒有理由不擁護和愛戴中國_。
中國_人領導中國人民艱苦卓絕的奮斗過程中,收獲了一個又一個豐碩的果實,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宏偉目標,“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更是圓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繁榮富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深入人心,人民安居樂業,愛崗敬業,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幸福的光芒照耀著祖國大地。
初心映照新時代心得體會 篇3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青年者,更有青云之志。作為賡續中華精神的青年們,正在崛起著!
有人將改革開放稱為“數千年未有之大變革。”如今,面臨新一個“數百年未有之變局”,所有人的目光,一同交織在了青年人的身上,作為時代的奮斗者,青年無疑占據著的優勢,有資源,有思想,有心底洶涌不止的熱血,有沖破天際勢不可擋的勇氣,熱血如斯,抱負如斯,何以懼山海之遠?
前有馬云把握時機,一手打造阿里巴巴的江山,后有B站CEO陳睿奇思妙想,共聚青年人的盛會。無數的熱血在中國企業這條血脈下涌動著,創造了無數個中國奇跡,這場屬于青年人的商業搏擊,正在改革開放的巨浪中激烈進行著,也正因如此,青年人們一手翻覆了一片天地,誠如毛澤東在青年大會上提及的“青年的奮斗精神”,這就是奮斗,青年人理應有這樣的奮斗精神,讓中國的創業創新,形成一種“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局面。
正如圣埃克絮佩里所言:“真正的事物用眼睛是看不見的。”青年人理應走出加達默爾所言的“前文本世界”,通過踏實的態度,去尋找青年人在新時代的意義。什么是走出前文本世界?就是要讓青年人有創新意識,不拘囿于原本事物的客觀規律,而是積極的尋找一種突破,達到一種創新。“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誠哉是言也。創新創業,也是真正能改變原有格局的事情,我們應如史懷哲筆下的“獅子般雄心的年輕人”,在大數據時代下投入新行業的懷抱。
周國平有言:“無所投入可悲,無所堅守可嘆。”青年人更應揚帆遠航,40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青年已然愈加自信,愈加有能力做時代的肩負者,中國青年,不論是在中國的舞臺,還是在世界的舞臺,都有了光芒乍現的一刻。從一開始的懵懂無知,到如今的“世界范”青年,道阻且長,但每一個青年,都會披荊斬棘,砥礪前行,努力做好中國青年的新標簽,新風范。
生逢其時,也應重任在肩。我們作為新青年,作為中國薪火的賡續者,終將在新時代背景下乘風破浪,浩蕩千里。
薪火相傳,力不知火盡。
青年有夢,應肆意追逐。
初心映照新時代心得體會 篇4
一個春心蕩漾、樂享青春的年紀。可她,在18歲時,遇到了一件不幸的事。但又稱,發生了一件奇跡。
那天,陽光不燥,微風正好,藍天托著白云。她來不及欣賞這美麗的風景,就急匆匆地趕往農田中。途中,要經過一條大渠。這條渠,有百年歷史,水非常洶涌。她害怕去遲了,于是,一路上小跑起來。到了渠邊,她仍然飛奔著。可就在這時,說時遲,那時快。她一不小心掉入了那條看似平靜,實則,隱藏著極大殺機的水渠中。
她掙扎著,可是,她越掙扎,水越猖狂。她這時才感覺到這水像一個脾氣暴躁的大漢。這時,奇跡發生了:離她十米遠有一對漢族兄弟瞧見了,兄弟倆不顧生命;不顧渠水的洶涌;更不顧一切。一個趕忙跳下去救那位回族女子,另一個則在旁邊尋找長棍什么的。大哥攔住女子。而小弟也找到了一根很長的竹竿。他爬下把竹竿的另一頭遞給大哥。可是,由于水的兇猛,大哥抓了一次又一次,才抓住了竹竿。在倆兄弟的默契配合下。他們戰勝了洶涌的渠水。這位脾氣暴躁的大漢都不得不在他們面前“低頭彎腰”。救上了那位女子。
后來,那位女子的父親帶著禮物,親自去拜訪這對“救命恩人”。雖然他們的民族不同,但他們就像一家人似的。從此幸福的生活。
由此看來,我們只有放下民族不同,方可團結一致。唯有團結一致,我們的祖國才可以變得更加強盛。“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說的好。如果我們不團結,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嗎?如果他們弟兄倆不團結。就來那位女子6和她的青春嗎?我想:這是不可能的。
放下糾纏,彼此和好;放下心結,共筑大事;放下恩怨,團結一致。我們五十六個民族,就像石榴那樣。緊緊的團結在一起,組成一個大家庭。民族團結意識,應該烙在每個人的心中。
唯有民族大團結,方可奮進新時代!
初心映照新時代心得體會 篇5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開頭即提出的主題,同時報告明確的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努力提升自我能力與素質,現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一重要思想談談我的理解與體會。
一、何為初心,我們的使命又是什么?
初心,在我的理解中,是一種非常純粹、不夾雜一絲雜質的態度,它來自于日積月累的感受儲備、既往經歷所形成的人性對于事物的最本能、最直接的反應。亦如初生的嬰兒,對于事物的喜惡全憑著第一直覺,不帶“有色眼鏡”、也不夾雜任何存有偏見的看法,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
說到初心,還記得初來農行時你的心情么?剛踏出校門的我們第一次走進農行寬敞明亮的大堂是怎樣的感受?心里多少希望從此開始工作的地方可以因為自己的努力而變得更好吧?當穿上整潔亮麗的制服時我們都是興奮又雀躍的吧?但當時間經過,工作對于我們來說已無最初的新鮮感,每日走進大堂時已不會駐足停留、日復一日的同款制服似乎也失去了色彩,我們那顆豪情萬丈、誓言“愛我農行”的初心是不是也逐漸蒙塵?
時代的進程總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每一個時期賦予當代人的使命也不盡相同,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那么我們對于農行來說所要肩負的使命又是什么?在我看來,其一是通過職業道德體現大行責任。農業銀行作為國有五大行之一,并不以商業利潤為主要目的,更多需要體現在社會責任上。具體落實到每一個黨員身上,就是以身作則、秉承莊重神圣的職業道德責任感和使命。其二是通過工作榮譽推動行業發展。誠然,工作的第一要義是糊口,但只滿足基本溫飽需求的工作早已不是個人發展所追求的最終目標,伴隨著努力工作所帶來的成就感與參與感逐漸成為衡量個人工作價值的決定性因素,這份榮譽感也將積極推動我行向前發展,乃至推動行業發展。
二、為什么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青年共產黨員實現自我價值的必要保證。作為農行的青年黨員,“強調個性與自我發展”的評價聲始終伴隨著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大千世界也是由無數個完全不同、充滿獨特人性的個體才變得豐富多彩,但是個性不代表絕對自由、為所欲為,無目標的盲目崇尚個人發展就像航船沒有了燈塔的指引,開足了馬力向前卻離終點越來越遠。這時,不忘初心就如同常亮的燈塔,維系我們在實現自我價值的道路上始終不偏離軌道。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青年共產黨員促進自我提升與個人發展的有力武器。堅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決定了青年黨員在自我提升和發展的方向上是正確的,而如今和平時代的安靜生活,對共產黨員黨性的考驗不同于建國前期及伊始,更多的體現在日常的工作和小事當中,只有堅持不忘初心才能使廣大青年黨員心中充滿力量,源于心安,黨性得到凈化。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青年共產黨員努力不懈堅持奮斗的持續動力。哲學觀點中,事物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既然個人發展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就要求廣大青年黨員要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英雄氣概,將不忘初心作為努力奮斗的發展動力,在業務上積極學習、開動腦筋、膽大心細、施展拳腳,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憑借自身腳踏實地的努力來為黨旗增光添彩。
三、怎樣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要有安貧樂道的平常之心。經歷了初入職場的新鮮感后,我們的工作似乎陷入了一個怪圈:在看似繁重的任務、瑣碎的事務、日復日年復年的機械重復中逐漸沒有了動力,無靈魂般渾渾噩噩的“混日子”。工作的實質都是枯燥無味讓人苦惱或惆悵的,然而,沒有快樂的工作只有快樂的工作者,平凡的崗位同樣可以孕育出不平凡。
楊容蓮只是電影片場中再普通不過的一名茶水工,甚至連電影從業者都算不上,卻能在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榮獲專業精神獎,贏得全場起立為她鼓掌。不憑什么,只憑她將“茶水”這份看似簡單的工作做到了極致,“你可能沒發覺她(楊容蓮)的存在,但她不在時你會喊救命”,這就是一種“匠人精神”的體現。工作無“小事”,工作亦凈“小事”,只有將小事做精做到無愧于心,才能最終實現質的飛躍。
“天生我材必有用”,要有直沖云宵的青云之志。“有鳥三年不飛,一飛沖天”,即使深處困境之中,青年黨員也要相信自己是不拘一格所降之人才,不能因為年齡輕、資歷淺、經驗不足就妄自菲薄,束縛住自己的觀念與想法。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方面要求青年黨員要勇攀高峰、志存高遠,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這并不是讓你羨慕成為將軍后的顯貴與榮耀,更多的是需要你看見一位將軍肩負的責任與所需前進的方向。一個士兵的錯誤也許只關乎一人之成敗,但一位將軍的一念轉變卻定萬人生死,這就要求一名士兵在努力成為將軍前,要有強大的理論學習與豐富的實戰經驗做積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要有學以致用的能力傍身。萬卷書具體到自身行業,首先要有金融知識作為基本從業必備;其次銀行作為經營風險的商業機構,風險防控方面的知識儲備則是一切經營理念的出發點;再次落實到個人,力求掌握相關條線規章制度及衍生。在這三點的基礎上,繼而需要青年黨員從行級層面了解決策方向,大局上密切關注國內外金融市場實事。而行萬里路不僅只局限于字面意思,了解不同地域文化特色及風土人情固然是基礎,在工作中通過接觸不同的人與事來習得經驗更是至關重要的。讀萬卷書非閉門造車,行萬里路也需沁入觀察,在日常工作與生活的過程中去發現、實踐和檢驗,拓展眼界、廣開思路,時刻保持兼容并包的態度來待人接物,不僅要成為思想上的巨人,更要成為行動上的巨人。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要有燃燒自己為事業奮斗終身的決心。不管是農行的發展還是國家的發展,都不是由一個人或者一段時間所能直接決定的,而是無數復雜的內外因綜合作用的結果,所以無論再怎樣強調個人英雄主義,背后支撐他的卻是無數深藏功與名的普通工作者。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機長劉傳建在右前擋風玻璃破裂脫落的緊急情況下成功備降成都雙流機場,堪稱航空史上的奇跡。他的個人能力與心理素質絕對值得稱贊,同時也應該被大眾看到的是全體機組人員的臨危不亂及地面空管人員的冷靜調度,正是這些無名英雄的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才實現了這次史詩般的壯舉。另一方面,本次事件中的英雄——劉傳建機長作為一名空軍轉業干部,能有如此過人的技能,和國家及企業的培養也是分不開的,這背后是無數默默無聞、埋頭苦干的工作者,眾人托舉出一位英雄確實值得,但情愿終其一生、甘做無名英雄的犧牲情懷才最讓人震撼。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作為年輕的共產黨員,也是伴隨著改革開放長大的一代人,我們已經逐漸從“__點鐘的太陽”成為了各行各業的“中流砥柱”,好的是在這個逐漸強調“每個人都與眾不同”的時代里,我們感受到了更多的包容,也就具有了更多創新的可能性;壞的是當今時代需要面臨的問題是前所未有的,這就需要廣大青年黨員以更堅定的意志品質以及更斗志昂揚的精神面貌來面對復雜多變的挑戰。不能準確的分開說明到底是我們需要時代的平臺來完成自我的升華還是時代需要我們來取得長足進步的發展,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更加需要我們時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更好的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更好的實現我們為投身社會發展奉獻終身而由衷感到快樂的那份初心。
初心映照新時代心得體會 篇6
紅旗飄揚,天邊的夕陽染紅大地,放眼望去,一切被紅色籠罩著,大雁在空中展翅高飛,鳥兒徘徊在樹旁,重復著歡快的樂曲,這每一處都是顯得如此和諧自然,可欣賞這萬物的同時,誰又曾想過,我們的今天,又是誰用生命換來的?那些革命先烈,為了我們的今天,揮灑著鮮紅的血液,可隨著時間,有些人卻把他們遺忘。做為新時代的小學生,不應該將這些漸漸遺忘,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
何為紅色基因?它是一種革命精神的傳承,是一種偉大的象征,它代表著光明,它讓我們凝聚著力量,引領著我們走向那光明的未來,我們每個人都應將它傳承下去,刻在骨頭上,記在心里面。它鼓舞著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堅持夢想,勇往直前,回憶起來,我曾記得在我兒時,躺在奶奶的懷抱里,?l聽著那一個個令我熱血沸騰的革命事跡,他們如同電影般,浮現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劉胡蘭,董存瑞,黃繼光,是他們用那偉大的革命精神換來我們的今天,沒有他們那揮灑的鮮血,就沒有我們現在那滿地的鮮花,沒有他們的戰火硝煙,就沒有我們那甜美的空氣。是他們,改寫了我們中華民族曾經的恥辱!是他們,為我們付出了一切!我們不要忘,也不能忘!
我們的身體里流淌著中華民族的血液,更要把紅色基因世世代代傳下去,在我成長的足跡中,無數個紅色詩歌縈繞耳畔,"頭可斷,血可流,革命精神不能滅!”紅色基因如同旗幟一般插在我心中,不管經歷多少時間的沖刷,它都永遠不會褪色,它是我們的根,是我們學習的靈魂,它永遠不能被歲月埋沒,而是應隨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爬向最高處!
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我們每一個小學生都是這信念的繼承者,在新時代中,更應該把這紅色教育傳承下去,從小事做起,在學習中我們要努力認真,展現自我,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我們要堅持自我,努力奮斗,為祖國爭光,多接受紅色教育,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壘筑起堅強的精神基石。行程萬里,不忘初心,未來的道路必定為我們鋪滿革命的輝煌!
初心映照新時代心得體會 篇7
“每次奮斗拼來了榮耀,我們乘風破浪舉目高眺,心中力量不怕萬萬里路遙,再高遠的夢呀!也追得到,我們都是追夢人。”
今天晚上看電視讓我認識了一位執著追求夢想的姐姐——付麗娟。她今年19歲,在2013年她曾參加過“開學第一課”。
舞臺后方的大屏幕迅速切換到了跳傘隊的場景,在長長的隊伍里有一個矮小的身影,她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付麗娟。在整個跳傘隊里,她年齡最小。清晨的長跑已經讓她筋疲力盡,但心中的夢想使她堅持下來,夢想就是她前進的動力。
她每天起早貪黑地訓練,從沒叫過一聲苦累,為的就是享受那高空一跳的自豪。她和她的伙伴們每天都要及時完成訓練,否則將會被淘汰。她說過,多少次她曾想放棄,但夢想一次又一次讓她勇往直前。
說到這里,我心潮澎湃:我也要為夢想而奮斗,在學習上勤學好問,在生活上獨立自理,在體育上強身健體。成為執著追夢的人,堅持自己的夢想,讓人生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