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實踐工作的根本遵循,把為民服務、對黨忠誠、實干擔當踐行到日常工作中,體現在細枝末節處,為公司匯聚龐大的民生力量,筑牢堅不可摧的發展根基。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最新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研討發言范文4篇的內容,供大家參考閱讀,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
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研討發言 1
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指出“干部干事創業要樹立正確政績觀,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發揚釘釘子精神,腳踏實地干”。 這啟示我們,任何偉大的事業,都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無數事實也證明,只有在反復淬火中鑄就的功勛,才真正堪稱偉業。正確的政績觀必定是著眼長遠的,急功近利追求速效是不可取的,這要求領導干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勇于擔當新時代使命,工作中想問題、辦事情、做決策,都應從長遠出發,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胸和格局。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必須堅持常學常新,真學真信。黨員干部要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深刻認識和領會其時代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世界意義,深刻理解其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要舍得花精力學,要巧于動腦筋思,要全面系統學,及時跟進學,深入思考學,聯系實際學,切實增強黨性意識,不管提高政治定力,牢固樹立“四個意識” ,“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外正其行、內修其心。
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必須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古人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眾對干部的政績感受最直接、最真切,也最有發言權。只有經歷了歷史的檢驗、為老百姓所公認、為廣大人民群眾真心擁護的政績才是真正的政績。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就是要始終牢記黨的宗旨,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基層了解群眾需求,積極解決民生問題,努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多的福祉。同時,要堅持問題導向,注重解決實際問題,不斷提高工作水平和效能,力爭在實際工作中創造更多的政績。在這個過程中,要堅持正義、公平、公正,做到廉潔奉公,不為個人私利謀取政績,不以犧牲群眾利益來追求政績,做到真正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努力。
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研討發言 2
根據**公司黨委要求,我深入貫徹學習關于樹立和踐行正確的政績觀系列重要論述,進一步強化思想認識,提高政治站位,對發展觀、政績觀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和看法。
一、對發展觀政績觀的再認識
堅強的黨性是形成正確政績觀的源頭。黨性強、摒棄私心雜念,政績觀才能始終端正;黨性不強、私心雜念作祟,政績觀必然出現偏差。
1.正確政績觀源自心理深處的堅定信仰,只有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才能始終保持正確方向;
2.正確政績觀源自堅貞不渝的初心使命,焦裕祿、谷文昌、楊善洲等許多時代楷模,正是因為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實打實的政績印刻在群眾心坎上,才得到廣泛傳頌;
3.正確政績觀源自始終堅守的紀律規矩,總書記提出的“四個能不能”是一面最好的鏡子,要經常照一照、時時對標對表,用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始終如一的實際行動,忠誠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二、正確政績觀的落實
1.要把正確政績觀落到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實際行動上,把握客觀規律,不定不切實際的目標,不做只留痕不留績的事,不搞脫離實際的盲目攀比;慎重決策用權,敬畏歷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態;堅持問題導向,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2.要把正確政績觀落到統籌發展和擔當作為上,堅持底線思維,以時時放心不下的心態,在風險挑戰面前敢于迎難而上,不搞“擊鼓上陣、一拍即合”的浮躁心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良性互動,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
3.要把正確政績觀落到全面從嚴治黨的實際行動上,嚴格執行黨的紀律和規矩,以身作則,嚴肅處理違紀違法行為,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確保黨和人民事業長期發展。
總之,正確政績觀的形成、落實需要我們進一步增強黨性修養、強化政治意識、深化認識,始終牢記初心使命,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以正確的思想引領正確的行動,讓我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
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研討發言 3
擔當,簡單地說,就是承擔并負起責任,是人們在職責和角色需要的時候,毫不猶豫,責無旁貸地挺身而出,全力履行自己的義務,并在承擔義務當中激發自己的全部能量,它是一種責任,一種自覺,一種境界、一種修養。指出:“是否具有擔當精神,是否能夠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于擔責,是檢驗每一個領導干部身上是否真正體現了共產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方面”。當前正值改革攻堅期、經濟調整期、社會轉型期、矛盾凸顯期,前進道路上充滿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和問題,迫切需要廣大黨員干部做到勇于擔當,能夠擔當,敢于擔當,直向矛盾和問題,主動接受挑戰,大膽開拓創新,努力創造經得住實踐、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工作業績。
勇于擔當,就是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要在其位,謀其政,把高標準履職盡責作為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能盡責、難題面前敢負責、出現過失敢擔責。工作中要時刻不忘肩負的神圣職責,勇挑打贏重任,在矛盾和問題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面對重大原則問題要立場堅定、旗幟鮮明;面對改革發展深層次矛盾問題要迎難而上、攻堅克難;面對急難險重任務要豁得出來、頂得上去;面對各種歪風邪氣要敢于較真、敢抓敢管。
能夠擔當,就是要有擔當重任的能力。“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勇于擔當不是逞匹夫之勇,而是要有著眼大局的視野,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水平跟不上,只會好心辦壞事。要做到能夠擔當,就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總結。要學會運用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底線思維、法治思維來解決問題;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加強與群眾的血肉聯系,經常深入到群眾中去,問計于民,問需于民;要善于總結工作經驗,正確的對待成績和失誤,不斷的促進工作開展。
敢于擔當,就是要有負責擔當的底氣。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自己行得正、做得端,才有底氣去做別人的工作。如果自身存在問題,就會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不敢去硬碰硬,不敢去較真。黨員干部要敢于擔當,就必須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斷加強黨性修養,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欲所惑,不為人情所擾;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實實做事,做到一塵不染、一身正氣、廉潔奉公。也只有這樣,才能讓別人信服于你。
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研討發言 4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黨員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作為事關黨和國家事業成敗的大事,圍繞“政績為誰而樹、樹什么樣的政績、靠什么樹政績”等重大問題,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為廣大黨員干部立身處世、干事創業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政府系統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和講話指示要求,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奮發有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人民群眾創造高品質生活。
要提高政治站位,涵養忠誠為民情懷。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實踐工作的根本遵循,把為民服務、對黨忠誠、實干擔當踐行到日常工作中,體現在細枝末節處,為公司匯聚龐大的民生力量,筑牢堅不可摧的發展根基。
要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業務治理水平。開拓眼界,增強本領,迎難進取,成為公司發展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準確理解和把握新發展理念,不斷摸索地區及行業市場規律和發展規律,因地制宜、守正創新,開辟一條適合公司發展的新路。提高依法決策能力,落實依法決策機制,在重大決策中,保證職工參與、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等法定程序。
要堅持系統思維,夯實發展基礎。強化“致廣大而盡精微”的使命擔當,正確處理“大我”和“小我”的關系,正確處理長遠利益、整體利益和短期利益、局部利益的關系。發揚釘釘子精神,穩扎穩打向前走,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