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除了身體健康,學習成績以外,心理健康也非常的重要,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關于山西省十項舉措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教育如何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相關訊息,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減輕作業負擔
嚴控書面家庭作業總量,加強作業布置質量研究,注重作業總量的學科平衡。堅持小學一年級零起點教學。小學一二年級原則上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它年級書面作業基本在校內完成,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60分鐘;初中書面作業大部分在校內完成,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90分鐘。周末、寒暑假、法定節假日也要控制書面作業時間總量。作業難度要符合學生實際。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創新作業類型方式,避免機械、無效訓練,嚴禁布置重復性、懲罰性作業。
二、保障睡眠時間
小學上午上課時間一般不早于8:20,中學一般不早于8:00;小學生就寢時間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寄宿制學校要參照以上標準,加強各學段學生作息時間管理。學校、家庭、社會應共同努力,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于10小時,初中生每天不少于9小時,高中生每天不少于8小時。將學生睡眠狀況納入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和教育質量評價監測體系。
三、加強手機管理
中小學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帶入校園需求的,須由學生家長提出書面申請,進校后將手機交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手機帶入課堂,不得用手機布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教育引導學生科學理性對待并合理使用手機,提高學生信息素養和自我管理能力。探索使用具備通話功能的電子學生證等多種方式為家校溝通提供必要的通訊條件。
四、規范讀物管理
嚴格進校園課外讀物的遴選、審核、推薦程序,明確推薦標準與要求。課外讀物原則上每學年由學校推薦一次,推薦目錄向學生、家長公開,并向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報備。堅持自愿購買原則,禁止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購買課外讀物,學校不得組織統一購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校園內通過舉辦講座、培訓等活動銷售課外讀物。對照《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列出的12條負面清單,對校園推薦圖書進行全面清理。
五、改善體質狀況
把體質健康管理工作納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評價考核體系。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課程,保證小學一至二年級每周4課時,小學三至六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每周2課時。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校外各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中小學校每天統一安排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每節課間應安排學生走出教室適量活動或放松。每個學生掌握1―2項運動技能。嚴格落實《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完善中小學生視力狀況監測機制。嚴格控制中小學生使用電子顯示屏時長和使用方式。中小學校要組織學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落實每學期2次全覆蓋視力篩查,切實加強視力健康管理。
六、重視心理健康
中小學校配齊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每1000名學生至少配備1名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不足1000人的學校要配備1名專職或一定數量的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保證每兩周至少1-2課時。1000人以上的學校必須設立規范的心理輔導室,不足1000人的學校要有相對固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場所。每學年至少開展一次學生心理普查,建立特殊學生心理預警、突發性事件心理干預機制。
七、提升安全能力
加強學校安全網格化管理,落實學校崗位安全工作職責,強化學校安全制度建設、“三防”建設、隱患排查治理、校園及周邊綜合治理。加強與公安、政法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健全 “高峰勤務”和“護學崗”機制,確保重點時段、重點部位安全可控。支持中小學校開設游泳課。深入開展中小學安全教育和應急演練,中小學安全教育課每學年原則上不得少于12個課時。
八、治理校外培訓
全面加強校外培訓機構設立審批、教學管理、收費管理、違規處理等各環節監督管理,停止審批面向中小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校外培訓機構培訓時間不得和中小學校教學時間相沖突,線下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于20:30,線上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于21:00。嚴禁校外培訓機構給中小學生留作業。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或60個學時以上的費用,不得對學前兒童違規進行培訓。嚴格落實校外培訓機構黑白名單制度。
九、完善課后服務
認真落實省教育廳等五部門《關于做好中小學生課后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推進義務教育學校課后服務全覆蓋。堅持公益導向,學生自愿參加,可采取財政補貼、家長合理分擔運行成本予以保障。課后服務結束時間一般不早于本地普遍下班時間,支持學校適當延長課后服務,最多可延長至晚上20:30。周六日可安排一天提供周末課后服務。探索引進校外專業力量在課后服務時間進入學校提供有關服務。鼓勵支持教職工積極參與課后服務工作并取得相應勞務報酬。
十、提供校內午餐
堅持健康第一、政府主導、家長自愿原則,在城區(含城市主城區和縣城)公辦非寄宿制小學實施“放心午餐”工程。采取學校食堂供餐、企業集中配餐等方式,為有需求的小學生提供“放心午餐”服務。鼓勵學校創造條件提供午休服務,配備具有午休功能的可調節課桌椅、折疊床(椅)在教室或經過改造具備消防安全條件的場所進行午休,學校圖書館、閱覽室、多功能室、體育館等場所面向學生開放,合理安排午間活動。
以上即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山西省十項舉措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教育如何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相關訊息,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更多教育訊息請關注可圈可點教育資訊網。
【山西省十項舉措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教育如何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