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類發展的進程中疫疾病肆虐時有發生,考驗政府執政能力,客觀上也推動了人類文明進步。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世紀后半葉,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在エ業化和城市化迅猛發展的進程中系列公共衛生問題日益顯現。公眾對城市公共衛生問題的關注度逐漸増加,加之霍亂等瘟疫的頻繁爆發,推動了政府干預公共衛生。19世紀30年代,英國在流行病肆虐的恐慌中,開始出現政府干預控制疫情的跡象?!?848年公眾健康法》是英國第一次從國家層面干預公共衛生,明確國家和政府在維護公共健康中的職責與作用,提出建立衛生管理機構的必要性。英國從1841年就開始免費實施疫苗接種,政府直接參與推廣,這屬于英國首次開展的持續性公共衛生活動。為了規范防疫制度,1867年英國制定新的《防疫法》。1865年,英國開始著手組建以實驗室研究為主的研究體系,該研究著眼于疾病病因理論和化學原理。這種科學的預防與控制疾病,推動了英國的公共衛生朝著科學化和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摘編自趙玉蘭、吳俊《英國公共衛生運動的領導者:約翰?西蒙》
(1)根據材料二,說明近代英國公共衛生事業發展的背景及主要舉措。
材料二隨著西方防疫觀念和相關實踐的不斷傳入,20世紀以后,清潔、檢疫、隔離、消毒等應對疫病的舉措已漸成為中國社會“先進”而主流的防疫觀念。1911年,清政府從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各級防疫組織。1915年3月,北洋政府頒布了《傳染病預防條例》。20世紀三四十年代,歷經多次大瘟疫的近代中國終于建立起了相對健全的瘟疫防治機制。
——摘編自楊銀權《中國近代防疫體制建立探析》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近代中國瘟疫防治機制形成的原因。
材料三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開展了大規模的城市公共衛生治理工作。在工作大規模展開后,各大城市都組織了大規模的衛生防疫宣傳,重點是宣傳黨和政府對各族人民健康的關懷和新中國衛生工作的宗旨。在此基礎上,全國各大城市進行了很多環境衛生工程建設的工作。同時,清除城市垃圾,消滅病媒昆蟲,改善環境衛生。新中國成立初期,在預防腸胃系統傳染病的飲水衛生、城市飲食衛生管理等方面,全國各地也都做了不少エ作。1951年9月7日,時任中央人民政府衛生部副部長的賀誠在給黨中央的報告中稱:經過21個月的艱苦工作,全國范圍內歷史上的疫區、少數民族地區、國防前線、政治中心、交通要道等,各種疫病發病人數均大大減少。
——摘編自李洪河《建國初期的城市公共衛生治理述論》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說明新中國成立初期衛生治理工作的積極作用。(提示:可從政治、經濟、城市建設、思想意識等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