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基督教各派在唐、元時代曾先后傳播于中國,但元朝滅亡后一度沉寂。明代中葉以后,天主教在世界其他地方都有了很大發展,但要進入中國,需要克服重重障礙。1552年4月,沙勿略組織了一個赴中國的使團,但抵達馬六甲時,使團被扣留下來。1582年利瑪竇跟羅明堅學習中文,協助他共同打開中國的傳教局面。利瑪竇等穿起中國式的大褂長袍,暫時不談宗教,重金聘請有名望的學者講解經書,以便與中國知識分子有更多的共同語言。他們又用西方科學技術、新奇的西洋方物等吸引中國人。他們從古代經籍之中摘取有關“天”和“帝”的條目,比作西方天主教義中的天主。
——摘編自《明代來華的西洋傳教士》
材料二1951年3月,中共中央發出《指示》:由各地文教廳邀請天主教中的上層分子舉行座談會,“使發動下層的工作與這種上層的推動工作相配合”。中國的天主教“曾被帝國主義所利用”“熱烈的鼓勵教徒愛祖國”,而且天主教的“任何管理權應一律確實歸中國人掌握,不容任何人操縱,外國侵略分子、間諜分子必須肅清”。號召全國“要學習廣元的經驗”,幫助教會實行自養。這種方法“使中國教會達到自養,使教徒們從經濟上因而也在思想上打斷與帝國主義的關系”。
——摘編自《新中國對基督教的政策演變及其影響》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明代天主教進入中國困難重重的原因,概括指出西方傳教士打開在華傳教局面的措施。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新中國對基督教的政策特點,并簡析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