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一屆政協”的政治架構下,一方面正如亨廷頓所說的,“一個現代化政治體系的安定,取決于其政黨的力量”,在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實現了大國秩序的重構,推進了國家一體化的進程,促進了政治體系的良性運轉;另一方面則基于其政治系統的巨大包容性而實現了中國革命力量的大聯合、大團結,并激發了全國人民建設國家的巨大熱情,使得建國初期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好的時期之一。究其原委,“一屆政協”是發端于西方的共和政體在中國的實現形式,它根植于中國的歷史、社會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現代國家政治建設中凸顯中國氣派、民族神韻,具有極強的容納性與適應力。
——摘編自草歌健《試論“一屆政協”的歷史方位》
材料二政治現代化最關鍵的方面大致可以歸納為:第一,將國家的權力集中在舉國公認的全國性的立法機構手里,第二,劃分新的政治職能并且建立專業化的機構來執行這些職能。第三,增加社會上所有的集團參政的程度。
——摘編自亨廷頓《變化社會中的政治秩序》
材料三政治系統的運行和政治活動的展開,其根基在于政治文化的取向模式,在于由民眾的政治認知,情感及價值觀念所交織而成的一種信念體系,否則政治系統本身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條件與意義。
——摘編自張華青《論政治現代化與公民文化》
請回答:
(1)據材料一,指出現代中國政治協商制度建立的緣由。
(2)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以中國近現代民主政治發展歷程為例,圍繞“政治現代化的特征”這一主題,寫一篇小論文。
(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清晰:2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