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時間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位于浙江杭州的“( )”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A. 西湖
B. 良渚古城遺址
北京時間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位于浙江杭州的“( )”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A. 西湖
B. 良渚古城遺址
答
案B
解 析
北京時間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良渚古城遺址展現了一個存在于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以稻作農業為經濟支撐、并存在社會分化和統一信仰體系的早期區域性國家形態,印證了長江流域對中國文明起源的杰出貢獻。
擴展知識
1936年,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館的職員施昕更在家鄉杭縣(今杭州市余杭區)良渚鎮發現了良渚遺址。
1959年,考古學家夏鼐將良渚遺址為代表的史前遺存命名為“良渚文化”,這屬于當時中國最早命名的史前考古學文化之一。
1980年代中期以后,良渚古城遺址又先后發現了反山王陵、瑤山和匯觀山祭壇、莫角山大型宮殿基址。后來證明,這些大型建筑設施和珍貴玉器等的使用者和擁有者,很可能是良渚古國的國王或貴族。
1981年,良渚遺址考古工作站在瓶窯吳家埠正式建立。
1986年,良渚反山遺址先被發現;這是人工堆筑的土丘,發掘出11座大型墓葬,有陶器、石器、象牙及嵌玉漆器1200多件。 瑤山遺址在反山東北約5公里,1987年發掘出12座墓葬,還有一座祭壇。匯觀山東距反山約3公里,發現一座完整的祭壇和四座大墓。大墓中發現大量玉器。
2009年,“良渚遺址考古與保護中心”的良渚遺址考古工作站掛牌,搬入新建的良渚國際考古保護中心。
2015年5月16日,良渚古城遺址外圍大型水利工程的調查與發掘被評為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21年7月11日,“宮殿巨型木構”展示點正式開放。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