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奔馬,又名“馬踏飛燕”、現在是在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馬踏飛燕的閱讀題目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是東漢時期的藝術珍品。它1969年出土以后,很快名聞天下,受到人們的贊美。
看,這匹銅制的駿馬,膘肥身健,體形勻稱,鬃毛整齊,四蹄堅韌有力。它頭微微后仰而稍向左歪,尾巴向后揚起。它張開大口,人們仿佛聽到了它高亢的嘶鳴聲。
這是一匹奔跑中的駿馬,怎樣表現它的速度之快呢?藝術家構思奇妙,讓馬的右前腿大步前跨,左后腿向后平伸,以表現它正在快速奔跑。快到什么程度呢?藝術家匠心獨運,讓馬的后蹄踏在一只飛燕上。這樣就把“快”具體化了,連飛燕都來不及躲閃,真跑得快啊!馬蹄踏在飛燕上,飛燕竟安然無恙,可見這匹馬幾乎是四蹄離地,風馳電掣般地飛奔。
銅奔馬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右后蹄上,怎樣都能保持平衡?這是一個難題。藝術家有意使馬的頭和頸往后收縮,讓重心盡量后移;同時使踏燕的后蹄盡量前伸,讓馬的支撐點和重心正好在一條垂直線上。再加上向前后伸出的兩條腿和揚起的尾巴,不僅使馬在整體上保持平衡,而且使馬的造型更加優美。
從這匹踏燕的奔馬身上,我們看到了古代勞動人民具有豐富的藝術想象力和先進的科學知識,看到了他們卓越的創造才能。
閱讀以上文字,回答下面問題。
1.文中那句話解釋了文章中心?
2.文章采用了哪些表達方法來敘述這一珍貴的藝術品?
3.根據意思寫詞語。(1)非常優秀,超出一般。()
(2)形容平平安安,沒有受損傷。()
(3)像風一樣跑得很快,像電一樣一閃而過,形容非常迅速。()
4.體會文中加點的詞語(構思奇妙.匠心獨運)的意思?說說文中分別用來形容什么?
5.從短文第三自然段的描寫中,可以看出古代勞動人民具有();從第四自然段的描寫中,可以看出古代勞動人民具有()
6.銅制駿馬使用了哪三種方法保持平衡?
7.作者為什么要讓馬的后蹄踏在一只飛燕上呢?這種設計說明了什么?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