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修文的作品一直是我們在進行語文學習時研讀的多數作品之一,在其文章中有很多細節處值得我們細細琢磨、深深品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長安陌上無窮樹》閱讀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長安陌上無窮樹》閱讀原文:
①岳老師和那個小病號在住進同一間病房之前,兩人互不相識。
②我只知道:他們一個是一所礦山子弟學校的語文老師,那所學校已關閉多年,岳老師事實上好多年都沒當老師了;一個是只有七歲的小男孩,從三歲起就生了骨病,自此便在父母帶領下,到處求醫問藥,于他來說,醫院就是學校,而真正的學校,他一天都沒有踏足過。
③在病房里,兩個不相識的病人竟然變作了老師和學生。岳老師雖說才四十多歲,但早已被疾病帶來的傷痛、爭吵、背棄折磨得滿頭白發。可是,當她將病房當作課堂以后,某種奇異的喜悅降臨了她,蒼白的臉容上竟然現出了一絲紅暈;每一天,只要兩個人的輸液結束了,一刻也不能等,她馬上就要給小病號上課。雖說她只是語文老師,但在這里她什么都教,古詩詞,加減乘除,英文單詞,為了教好小病號,她甚至讓她妹妹看她時帶了一堆書來。
④中午,病人和陪護者擠滿了病房之時,便是岳老師一天中最神采奕奕的時候。有意無意地,她就要拎出許多問題來考小病號,古詩詞,加減乘除,英文單詞,什么都考。如果小病號能在眾人的贊嘆中結束考試,那簡直就像有一道神賜之光破空而來,照得她通體發亮。但小病號生性頑劣,只要感覺稍好一點,就在病房里奔來跑去,所以,岳老師的問題他便經常答不上來,比如那句古詩詞,上句是“長安陌上無窮樹”,下一句,小病號一連三天都沒背下來。
⑤這可傷了岳老師的心,她罰他背上百遍。也是奇怪,無論背多少遍,那句詩在小病號的身體里就像打了個結,每次岳老師提問,他死活就背不出來。最后連他自己都憤怒了,他憤怒地問岳老師:“醫生都說了,我反正再活幾年就要死了,還背這些干什么?”
⑥前前后后,我目睹過岳老師的兩次哭泣,都是因為小病號。這天中午,小病號憤怒地問完,岳老師借口去打開水,出了走廊,就號啕大哭。說是號啕,其實沒有發出聲音,她用嘴巴緊緊地咬住了袖子,一邊走,一邊哭,走到開水房前面,她沒進去,而是撲倒在潮濕的墻壁上,繼續哭。
⑦哭泣的結果,不是罷手,反倒是要教他更多。從那以后,她經常跛著腳,跟在小病號的后面,喂給他飯吃,遞給他水喝,陪他去院子里,邊走邊問著詩詞,還采了一朵叫不出名字的花回來。可是,小病號的病更重了,他的父母決定轉院帶他去北京,聞聽這個消息后,她輾轉難眠。
⑧深夜,岳老師悄悄離開了病房,借著走廊上的微光,坐在長條椅上寫寫畫畫。她跟我說,她要在小病號離開之前,給他編一本教材,這個教材上什么內容都要有,古詩詞,加減乘除,英文單詞。
⑨這一晚,當我看見微光映照下的她,心頭涌起了劇烈的哽咽之感:無論如何,這一場人世,終究值得一過——生為棄兒,對,人人都是棄兒,在被開除工作時是生計的棄兒,在終年蟄居的病房是身體的棄兒。同為棄兒,或相遇或分散,就在你我聚散之間,背了單詞,再背詩詞,采了花朵,又編教材,這絲絲縷縷,不光有點滴的生趣,更是真真切切的反抗。
⑩其實,是反抗將你我連接在了一起。在這世上走過一遭,你至少而且必須留下過反抗的痕跡。就像此刻,黯淡的燈光反抗漆黑的后半夜,岳老師用寫寫畫畫反抗著黯淡的燈光。她要編一本教材,讓它充當線繩,一頭放在小病號的手中,一頭往外伸展,伸展到哪里算哪里,最終,總會有人握住它,到了那時候,疾病,別離,死亡,不過都是自取其辱。
后半夜,岳老師坐著睡著了。天亮時分,骨病發作,她在疼痛中醒來。醒來伴著突然的離別:小病號的父母接到轉院通知,要他們趕緊去北京。九點鐘,小病號跟病房里的人一一道別。可是,那本教材只差了一點點就要編完,岳老師將它放在了小病號的行李中,捏了捏他的臉,揮了揮手,如此,道別便潦草地結束了。
岳老師呆呆地坐在病床上不發一語。幾分鐘后,樓下似乎傳來小病號的叫喊聲,呆坐的她跳下病床,跛著腳,狂奔到窗戶前,打開窗子,這樣,全病房的人都聽到了小病號的叫喊,那竟然是一句詩,正在被他扯著嗓子叫喊出來:“唯有垂楊管別離!”可能是怕岳老師沒聽清楚,他繼續喊:“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喊了遍,又喊一遍:“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小病號終于背出了那句詩,岳老師號啕大哭,她用嘴巴緊緊咬住了袖子,沒有哭出聲來。除了隱約而號啕的哭聲,病房里只剩下巨大的沉默,沒有人上前勸說,聽憑她哭下去,大家都知道:此時此刻,哭泣,就是她唯一的垂楊。
《長安陌上無窮樹》閱讀題目:
8. 第⑦與第⑨段畫線句的語言呈現出不同特點,請加以賞析。
9. 作品描寫了岳老師前后兩次哭泣,辨析其原因。
10. 標題“長安陌上無窮樹”出現在第④和第?段,賞析這一構思之妙。
11. 評析作品塑造的岳老師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