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最早成體系的文字是:( )
A.金文
B.甲骨文
C.小篆
D.隸書
我國最早成體系的文字是:( )
A.金文
B.甲骨文
C.小篆
D.隸書
答案
B
解析
甲骨文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我國最早成體系的文字,也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陽市殷墟,于2017年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甲骨文于清朝末年1899年被古董商、金石學家王懿榮所發現,王懿榮被稱為“甲骨文之父”。因此,選擇B選項。
拓展A項:金文是中國古漢字一種書體的名稱。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銅器上銘文字體的總稱。金文可略分為四種,即商朝金文(前1300年左右至前1046年左右)、西周金文(前1046年左右至前771年)、東周金文(前770年至前222年)和秦漢金文(前221年至前219年)。A項不符合題意,不當選。
C項:小篆(秦篆)是由大篆簡化而來的漢字書寫形式,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行政手段大規模規范文字的產物。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后,有感于全國文字的繁雜和書體的不一,于是提出“書同文”,文字統一,書體統一。秦始皇命令擅長書法的李斯去做這項工作。因此小篆又被稱為“秦篆”。C項不符合題意,不當選。
D項: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D項不符合題意,不當選。
擴展知識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我們能見到的最早的成熟漢字,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及東亞已知最早的成體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種載體。
最早被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村民們找到,當時他們還不知道這是古代的遺物,只當做包治百病的藥材“龍骨”使用,把許多刻著甲骨文的龜甲獸骨磨成粉末,浪費了許多極為有價值的文物,后來,晚清官員、金石學家王懿榮于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治病時從來自河南安陽的甲骨上發現了甲骨文所在地。百余年來,當地通過考古發掘及其他途徑出土的甲骨已超過154600塊。此外,在河南、陜西其他地區也有甲骨文出現,年代從商晚期(約公元前1300年)延續到春秋。
甲骨文,具有對稱、穩定的格局。具備書法的三個要素,即用筆、結字、章法。從字體的數量和結構方式來看,甲骨文已經是發展到了有較嚴密系統的文字了。漢字的“六書”原則,在甲骨文中都有所體現。但是原始圖畫文字的痕跡還是比較明顯,象形意義也比較明顯。
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順利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國際咨詢委員會的評審,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