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一篇文章最重要的就是要以作者的角度去感悟他所想表達的情感,不能只是以我們自己的想法想當然的認為也是作者的想法,要不就容易領悟不到文章的主旨,容易理解錯文章的中心思想。下面就跟小編一起看看這位作者的這篇短文吧。
①什么是經典?常念為經,常說為典。經典就是經得起重復,常被人想起,不會忘記。
②常言道“話說三遍淡如水”,一般的話多說幾遍人就要煩。但經典的話人們一遍遍地說,一代代地說;經典的書,人們一遍遍地讀,一代代地讀。不但文字的經典是這樣,就是音樂、繪畫等一切藝術品都是這樣。一首好歌,人們會不厭其煩地唱;一首好曲子人們會不厭其煩地聽:一幅好字畫掛在墻上,天天看不夠。甚至像唐太宗那樣,喜歡王羲之的字,一生看不夠,臨死又陪葬到棺材里。許多人都在夢想自己的作品、事業成為經典,政治的、文學的、藝術的、工程的等等,好讓自己被歷史記住,實現永恒。但這永恒之夢,總是讓可怕的重復之手輕輕一拍就碎,它太輕太薄,不耐用,甚至經不起念叨第二遍。
③倒是許多不經意之說、之作,無心插柳柳成蔭,一不經意間成了經典。說到“柳”,想起至今生長在河西走廊上的“左公柳”。一百多年前,左宗棠帶著湘軍去平定叛亂,收復新疆。他一路邊行軍邊插柳,現在這些合抱之木成了歷史的見證,成了活的經典,凡游人沒有不去憑吊的。“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是中國共產黨打天下的經典,1939年陜北公學的一批學生畢業要上前線,毛澤東去講話說:“《封神演義》里姜子牙下山,元始天尊送他三樣法寶:打神鞭、杏黃旗、四不像。今天我也送你們三件寶: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經典就這樣產生了。莎士比亞有許多話,簡直就是大白話,比如,“是生還是死,這是一個問題。”還有托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開頭,“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些話被人千百次地模仿。就是《蘭亭序》也是在一次普通的文人聚會上,王羲之一揮而就。
④當然,經典也有嘔心瀝血、積久而成的。像米開朗琪羅的壁畫《末日的宣判》,一畫就是八年。不管是妙手偶成還是苦修而得,總之,它達到了那個水平,后人承認它,就常想起它,提起它,借用它。
⑤經典所以為經典,原因有三:一是達到了空前絕后的高度;二是上升到了理性,有長遠的指導意義;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選自《梁衡雜文集》,有刪改)
12.末段揭示經典成為經典原因。根據文意,補出第三個原因。(2分)
13.第③段分別列舉了哪些事例來說明不經意而成的經典?(3分)
14.第②段劃線句里“永恒之夢”針對的是什么現象,“重復之手”這種比喻的表達之妙在什么地方?(3分)
但這永恒之夢,總是讓可怕的重復之手輕輕一拍就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