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的科技成就包括
北宋的科技成就包括
1、北宋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比歐洲早四百年。2、指南針、火藥取得突破性進展,并廣泛應用在航海業和軍事上。3、北宋沈括若有《夢溪筆談》一書,記述了不少古代科技成就。4、天文歷法:宋朝天文學家蘇頌創建了大型天文儀器“水運儀象臺”。它是集觀測天象的渾儀、演示天象的渾象、計量時間的漏刻和報告時刻的機械裝置于一體的綜合性觀測儀器。
火藥
火藥從晚唐開始逐漸應用于戰爭,北宋在汴京設立專門機構,制造火器,后經由西亞各國傳入歐洲。
指南針
指南針在北宋逐漸應用于航海,當時已掌握了利用天然磁體進行人工磁化的技術,人造磁鐵的磁性比天然磁體要穩定得多。
活字印刷術
雕版印刷術在北宋時有飛速發展,廣泛被用來刻印書籍。
國子監刻印的書,后世稱為監本。民營書坊刻印的書被稱為坊本。帝都汴梁、浙江杭州、福建建陽、四川眉山都是印刷業的中心。
北宋紙的種類很多,竹、藤、楮、麻等都是造紙的原料。四川的布頭箋、冷金箋,歙州的凝霜、澄心,宣州的栗紙,浙江的藤紙,溫州的蠲紙等,都是有名的品種。歙州出產一種長紙,制作甚精,一幅長五十尺,竟均能做到自首至尾,勻薄如一。
《夢溪筆談》
《夢溪筆談》是北宋科學家沈括所著的筆記體著作,被西方學者稱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夢溪筆談》詳細記載了勞動人民在科學技術方面的卓越貢獻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中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自然科學達到的輝煌成就。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評價《夢溪筆談》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天文歷法
宋朝天文學家蘇頌創建了大型天文儀器“水運儀象臺”。它是集觀測天象的渾儀、演示天象的渾象、計量時間的漏刻和報告時刻的機械裝置于一體的綜合性觀測儀器。沈括創制“十二氣歷”。這是一種純太陽歷的歷法制度,既簡單,又便于各種生產活動,但在傳統力量極為濃厚的古代是不可能被采用的。現代行用的公歷,其實質與十二氣歷相似。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