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們的語文學習中,閱讀理解題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們從各類型的閱讀中獲悉文字的魅力和感受主角的人生,通過閱讀提升我們的語文能力,那么,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地吹過錦緞的風》閱讀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大地吹過錦緞的風》閱讀原文:
①9 月份,我從東到西穿越了故鄉七個盟市,行車兩千多公里,到達了原來只在地圖上看到的地方,感嘆遼闊北疆,大美內蒙古。
②我們先探訪了位于八百里瀚海的故鄉。我媳婦說地小時候上學要走十幾里沙漠,晚上放學回家看見流沙把后房身吞沒了,她索性登沙丘上房頂玩一會兒再回屋。這次我們進村,從村東走到村西,我媳婦表情茫然,嘴里說“不一樣了,全都不一樣了”,說了二十多遍。我提示她換換詞匯,她根本聽不進去。烏蘭敖都已經不是沙海里的幾間破房子,而是綠樹成行,草場青翠。
③村里藍頂白墻的大瓦房前后成排,院子砌紅磚花墻,如同城里小區。原來的石頭水井和大柳樹的地方開辟成彩磚鋪地的文化廣場,村巷覆蓋水泥路面,路邊花池子搖曳著半人高的格桑花。牧民臉上帶著適合用油畫表現的渾穆的氣質。他們看上去神色安適,安適是人心深處的表情。一群白胸脯黑翅膀的野鴿子從樹蔭飛出,站立屋脊。它們互相打量,好像檢查誰站得不齊,然后瞪著滴溜溜的眼睛檢閱我們。村東頭走過來幾位蒙古族婦女,整潔的街道村出她們衣裙艷麗。我忽悟城里人穿衣漂亮的原因之一也是有街道、樹木、樓字作背景?!炯住咳舜┑氖且路?。穿的也是環境。
④內蒙古自治區有一萬一千五百多個行政村,現今已有八千多個行政村完成了街巷硬化、用水安全、危房改造以及學校幼兒園修繕、社保低保、廣播電視信號全覆監等。城鄉差距正在一點點縮小,農民在自己村莊的文化廣場上跳舞,在文化室讀書打牌,在路燈下溜達,他們的笑容在說城鄉之間并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時代推著他們走出了一大步??朴抑衅煲晃荒撩癜盐翌I到他家水缸前,擰開水龍頭說:“我家的自來水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啊,這是一百多來深的地下水。”特他盯著我,看我是否像他一樣驚奇。我知道。如果我不驚奇,就對絕過去吃轆轆搖上來的苦井水不同情?!疽摇咳欢业捏@奇何止于自來水,內蒙古大地從東到西。運輸砂石料的載重汽車在公路上川流不息,數不清的人們在村莊里彎腰砌磚、抹灰、栽樹、打井,秋風把獎章般的黃葉吹到他們的身旁。
⑤在呼倫貝爾,我見到了像草原一樣遼闊的麥地。麥子鋪展到天邊時,你覺得它們正超過地線,翻滾到地球的另一面。如樓房般高大的聯合收割機停在麥地盡頭,竟只有甲蟲大小?!颈咳绻沂沁@里的鄉鎮書記。我會天天到麥地去,敞開衣襟,拤腰,讓吹過麥子的風吹在我的胸膛上,吹上一個月,身上比面包還香。我們開車越過了興安嶺,到達鄂倫春自治旗。林區行車,視野里滿是松樹和白樺樹。采蘑菇的人們 9 月份已經穿上了羽絨服,挎著小筐嗖嗖走。他們腳踩著金黃的落葉松的松針找蘑菇,檢鼠爬上樹項為他們放哨??窜嚧巴獾恼磷铀煽淳昧?,覺得它們是密密疊疊的城墻,而巍峨的深綠城堡還在更遠的遠方。車開了幾個小時,松樹從兩旁跑過卻水遠跑不完。你感覺自己出了幻覺,覺得這像是電腦游戲。然而它們全是松樹,斑駁筆直,這里是莽莽蒼蒼的大興安嶺。
⑥我想起了我堂兄朝克巴特爾。這次回來,我們一起在村里餐館吃飯。晚上,我和朝克巴特爾睡一鋪炕。微醺的他瞪著兔子般的紅眼睛問我:“政府咋啦?”沒等我四答,他接著說:“政府給我們村鋪路打井、翻建危房,全旗和全通遼市都這么開了。政府咋啦?他們以后會不會向我們收錢呢?”我說:“不會。全內蒙古都這么弄呢,咋收錢?”朝克巴特爾警惕地想了半天,慢慢地咧嘴樂了,例頭睡去。
⑦“巴彥淖爾”,在蒙古語里的意思是“富裕的湖泊”。我早知巴彥淖爾的盛名。比面粉、爬山調、甜瓜更有名的是這里的黃河改造工程。黃河水利博物館的收藏尤以水利文物為珍貴。我在博物館的一幅照片前注視良久,照片上約有百人用粗麻繩合拉一個梢棒。幾十米寬的草編簾子里面裹上土,一層一層卷起來就叫稍棒,用于大壩合龍。畫面上的梢棒即將被拉上大壩,有人站在梢棒上喊號子,有人焦急等待,大多數人憋著勁兒拉滾動的梢棒。照片拍攝于 1952 年,人們頭系羊肚白手巾,身穿土布露膊白短褂,正發出我們聽不到的驚天動地的呼喊。他們雙腿如同扎進了土里,后背寬闊結實。他們仿佛正把黃河拉進了自己的懷里,讓它灌溉良田,產出“最好的面粉和葵花籽”。
⑧黃河水利博物館里還展覽著李貴穿過的一身中山裝。李貴是誰?資料顯示,他是擔任巴彥淖爾盟委書記期間,帶領全盟老百姓引入黃河水治理鹽堿地,造出千頃良田。博物館展出多幅李貴挑筐擔土的照片,他是工地總指揮。展品中有一本三十二開、紙質泛黃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李貴當年帶著這本黨章與老百姓一同治理黃河。
⑨額濟納旗馬鬃山蘇米(鄉)是內蒙古最后一個通鄉路的蘇木。這里住著二十八戶牧民,蓄養兩千峰駱駝和三千多只山羊。牧民居住點相距幾十公里,大部分人終生沒有離開過村莊。去年 6 月,全場八十九公里的馬鬃山通鄉公路開工。修路人白天頂著酷暑施工,晚上睡在沙漠半地窨子。上面蒙帳篷,否則半夜太冷。如果來了沙塵暴,不一會兒就把車牌子打成白板,數碼全沒了。這個地方屬于無水區,半徑六十公里內找不到水。飲用水要到一百二十公里外的地方調運。修路工一天出好幾身汗,但四個月的工期內沒人洗過澡,洗不起。2014 年 10 月 16日,公路竣工。通車那天,修路人沒敲鑼沒打鼓全都低頭哭了。牧民們本來挺高高興,看他們哭成這樣,也跟著哭了?!径 啃蘼肥巧堆??是真金白銀,也是血水、汗水和淚水。
⑩過去,馬鬃山的人騎駱駝到旗里要走一個月,現在開車半天多就到了。
11“城鄉”是一個并列詞組,多年來城的步子太快,鄉的步子太慢,兩者越離越遠。然而,歷史一直用深峻的目光注視著村莊的祥貌。村莊與美關聯,就是國土與豐饒關聯、農民與自尊關聯、古老與現代關聯。
《大地吹過錦緞的風》閱讀題目:
18. 文章作者鮑爾吉·原野在 2018 年獲得魯迅文學獎之后,記者采訪了他。下面是采訪記錄的節選,請你閱讀后,回答問題。
記者:我們都知道文學不是孤島,它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你的作品也是對社會人生思考的結晶,你能談談你比較關心社會生活的哪些方面嗎?
作者:我比較關注中國幾十年來社會結構的變化,關注這期問國民性的變化,關注飛速發展的中國……
記者:你如何理解作家的擔當意識?
作者:(作家)應該卸掉作家身份,回歸社會人的角色,然后是誠實,誠實地對待人的勞動,誠實地記錄這個時代的艱辛與美……
結合文章內容,說說作者誠實記錄了這個時代人和社會的哪些艱辛與美。(4分)
答:
19. 下列關于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 分)
A.【甲】處是作者看到故鄉新貌后的感慨,表現出人與環境的關系,人可以改造環境,美的環境也可以襯托人。
B.【乙】處寫出內蒙古人民建設家園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把黃葉比作獎章,表達了對辛勤勞作的人們的贊美。
C.【丙】處寫了麥田收割之際,作者想象自己敞開胸懷盡情感受麥香的情景,表現了面對豐收景象的喜悅之情。
D.【丁】處自問自答,寫出建設者為修路而付出的巨大犧牲,更是對路通之后給當地帶來源源不斷財富的展望。
20. 有人評價鮑爾吉·原野的散文真誠、幽默、靈動,從中任選一個方面,結合文章,說說你對這一特色的感受。(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