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袍加身什么意思 黃袍加身的典故
黃袍加身什么意思 黃袍加身的典故
黃袍加身什么意思:五代后周時,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部下給他披上黃袍,推擁為皇帝。后來用“黃袍加身”指政變成功,奪得政權。
黃袍加身的典故 :
宋太祖趙匡胤在后周時期,任殿前都點檢,領宋州歸德軍節度使,掌握兵權。
周世宗柴榮死后,他七歲的兒子柴宗訓繼位。這時,趙匡胤看到奪取后周政權的條件已經成熟,便精心策劃了一場歷史上有名的“陳橋兵變”。
公元960年春節,后周朝廷正在舉行朝見大禮的時候,忽然接到邊境送來的緊急戰報,說北漢國主和遼朝聯合,出兵攻打后周邊境。
大臣們慌作一團,后來由范質、王溥作主,派趙匡胤帶兵抵抗。當晚,大軍到了陳橋驛,趙匡胤命令將士就地扎營休息。一些將領卻聚集在一起,悄悄商量,一起擁護趙點檢當皇帝。不久之后,這消息就傳遍了軍營。將士們全起來了,大家鬧哄哄地擁到趙匡胤住的驛館。趙匡胤起床后,還沒來得及說話,幾個人把早已準備好的一件黃袍,七手八腳地被在趙匡胤身上。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幾個頭,高呼“萬歲”。接著,又推又拉,把趙匡胤扶上馬,請他一起回京城。
后周恭帝讓了位。趙匡胤即位做了皇帝,國號叫宋,定都東京(今河南開封)。歷史上稱為北宋。
宋朝的開國皇帝是宋太祖趙匡胤,趙匡胤原本是后周禁軍最高統帥,但是他的野心太大,現在的職位已經不足以滿足他,之后趙匡胤篡位,建立了宋朝。
趙匡胤出生在軍人世家,父親先后為后唐、后晉、后漢的軍官,而趙匡胤從小習武一直跟著父親從從軍,一路征戰沙場戰績累累,立下了不少的汗馬功勞。
趙匡胤原本投靠在大將郭威的手下,因為喜歡武藝并且武藝高強,得到了郭威的賞識,之后后他又參預擁立郭威為后周皇帝,被重用為典掌禁軍,之后進一步掌握了后周的兵權。
這個時候趙匡胤和弟弟趙匡義、幕僚趙普密謀篡奪皇位,而當時的皇上柴宗訓才年僅7歲,根本不是趙匡胤的對手,之后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代周稱帝,建立宋朝,定都在開封。
雖然趙匡胤從小習武,但是成為皇帝之后并沒有重視武力,而是無比重視文人,讓宋朝的文化至今都被人津津樂道。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相關訊息,更多教育信息請關注可圈可點教育資訊網。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