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以舌尖上的家鄉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2)體裁不限,詩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1)以舌尖上的家鄉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2)體裁不限,詩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家鄉總是有許多美食,讓我們久久不能忘卻,我們總會時不時的就想起家鄉的美食,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關于舌尖上的家鄉作文600字作文的相關訊息,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我的家鄉,在安徽廬江。那里群山環繞,那里風景如畫,那里的人們純樸善良。大自然總會為這些勤勞的人們送去很多美味。一場春雨過后,春筍從沉睡中蘇醒過來。每當這時,外婆便扛著镢頭,我挎著竹籃,一前一后,走進青翠欲滴的竹林。望著一個個嬌滴滴的筍兒,我們心中甚是歡喜,看來今年是筍兒的大年。不一會兒,我們便滿載而歸。大自然給家鄉的饋贈,還有它——蕨菜。說到蕨菜,我就興奮不已,理由主要不是在于它的美味,更是在于尋找它的過程。它長在樹木蔥蘢的山間,細細長長,與雜草打成一片。它如同頑皮的孩子,把腦袋伸得老長,盼望著與我捉迷藏,卻又把自己藏得那么好,稍不留神就會與它們擦肩而過。所以每找到一根,就是一次偉大的勝利。外婆嫻熟地削去筍根老的部分,再用刀的末端,從筍根到筍尖深深地劃了一道口子,用手向兩邊一掰,又白又嫩的筍肉,便羞答答地展現在我的眼前。接著將筍肉改刀,或片或塊,焯水備用。外婆將筍兒放在一邊,又拿起一把蕨菜,輕輕搓揉它的頭部,那含苞待放的“葉”骨朵兒,便輕盈地落在地上。再用清水洗去它周身的細毛,切小段。筍兒和蕨菜的燒法大致相同,無需太多的佐料,盡量保持它們的原汁原味。外婆選用家鄉的臘肉,切片煸炒,放蔥姜蒜大火爆香,加入筍兒或者蕨菜翻炒,加適量開水,文火燒幾分鐘。這時,鍋中“咕嘟咕嘟”,鍋外輕煙裊裊,香味四溢。終于上桌了,我迫不及待想狼吞虎咽起來,但轉念一想,如此美味佳肴,怎能像豬八戒吃人參果——食而不知其味呢?于是,我輕輕用舌尖觸了觸,那感覺如家鄉的春風拂在臉龐,暖暖的,很舒服;細細地嚼了嚼,恍如自己走進了大自然,傾聽著鳥兒在枝頭低聲對語,很是享受;慢慢咽下,唇齒留香,回味無窮。那味道,便是我想念的家鄉的味道。又逢春季,它們是否已在家鄉的山間,翹首盼我歸了呢?
前陣子一部以美食為主題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央視播出,使我不禁啟開記憶,憶起百里之外“舌尖上的故鄉”。我的家鄉湖北黃陂,古代稱之為黃國,據說是花木蘭將軍的故鄉。很普通的小村落,阡陌縱橫,河汊相連,溢滿江南水鄉的宛然與靈動。這里的水,除了滿足日常生活、澆灌莊稼外,還賜予了人們許多水鄉特有的美食。野蔾蒿,便是其中一種。蔾蒿臨水而居,耐陰喜濕。陽春三月,乍暖還寒,它們見風便長。遠遠望去暗紅莖桿,一叢一叢生意盎然。蔾蒿打回來后,一般不能馬上食用,要堆在墻角邊漚上幾天,每日灑上幾遍水,約摸三五天光景,便長出白中帶綠的嫩梢。去黃葉老梗,留翠桿新芽,掐成寸長洗凈,再割上一些半透明臘肉切成絲,爆炒三五分鐘起鍋。盤中蔾蒿略帶幾分苦辛的清香,托著臘肉積淀了一個冬天的醇香,讓每個家鄉人都會為之傾倒??上У氖?,隨著周遭環境的變遷,如今野蔾蒿也越來越難找了。去年清明,小姨帶表妹從城里來踏青,閑暇之余,三天時間竟挖來滿滿一大袋,大喜,不僅飽了口福,更是一解我的相思之苦。菱角是家鄉人再也熟悉不過的,生命力極強,幾乎都是野生的。每到初夏,它們便會如約從水中發出來,那一根根源于肥沃淤泥之中的細長主根,便會如約托舉起一個個菱葉盤子浮出水面,擠在一起,開出一朵朵小白花,襯著一塘一河的青綠,構成了家鄉特有的旖旎。常見人們站在岸邊,將兩根長長的竹篙伸入水中,輕攪菱角根莖,再貼著水面將它們拖拽上來。在鍋中加姜蒜翻炒兩三分鐘出鍋,吃起來也是清新得很,是家鄉人夏天喜愛的下酒菜。與菱角梗同生于水里的還有藕腸子,其實就是尚未長成的蓮藕,因它前頭有個像毛筆頭的鼓包,我們老家一帶都叫它藕簪。得到它一來你要會水,還要不怕冷;二來有時還得付出被長著硬刺的荷梗劃傷的代價,更重要的是掏出一截藕腸子,實際上就會失掉一條藕,這是大人們最不愿看到的。初夏午后,水還有些涼,我們幾個便趁著大人們困覺,或去地里干活的當口,偷偷下到荷塘里,各自覓到一枚才露尖尖角的小荷,順著荷梗一個猛子扎下去,一條白嫩細長的藕腸子便會從水底淤泥中抽出來,把它在水里擺兩下,算是洗過了,便迫不及待地往嘴里塞,那滿嘴略帶水腥泥味的清脆嫩香,真叫一個爽啊……我離開了家鄉,三年前,我在省城武漢買了房子。居市區之中,高樓林立,但缺了許多家鄉山村的靈氣。每每靜下來,思緒總不由自主地回到百里之外的故鄉,那水、那田、那人……這些漸從我生活中逝去的家鄉小菜啊,沒有了你們,家鄉的訊息又有誰人告知?我這游子與故鄉之間靠誰來維系?我那濃濃的鄉愁又該訴與誰聽?
“安子”你知道是什么嗎?其實“安子”就是櫻桃,我家鄉的土話,所以我已經叫習慣了,因為這里面還有一段濃濃的情感。安子在舌尖上的味道就是家鄉的味道……老家就有兩棵安子樹,是爺爺在我5歲的時候種的。我已經忘了爺爺當初種下時樹的模樣,只記得我家的樹很高、很大,最高的地方,已經攀到了兩層樓的窗戶。5月,當安子長得橙黃,卻還不是火紅的時候,我和弟弟就按捺不住了,放學丟下書包就往后院跑。弟弟比我矮,采不到,我就搬條凳過去,站到上面,粗魯地把枝條拉下來,采到一顆就遞給站在下面望眼欲穿的弟弟——我家的安子就是和別家的不同,顆粒小,但是非常甜,汁水又多,很好吃。樹上有毛毛蟲,不過我們哪會放在心上。采了一把,我們就一股腦兒往嘴里送,然后“噗”地把核吐出來,抹抹嘴,笑著看看對方。6月初,是安子完全熟透的季節,果實紅得像要燒起來,有些甚至連皮都綻開了,露出里面水嫩水嫩的果肉。我和弟弟爭著要上去采,爺爺走出來,一邊告誡我們別急,一邊找出一架梯子,支在墻壁上,然后由我們扶著,他提著籃子爬上去。爺爺采了滿滿一籃子的安子,鮮紅鮮紅的。我們抹抹早已流到嘴邊的口水,抓起來就往嘴里塞。爺爺看著我們,笑笑說:“慢點吃,沒人跟你們搶。”過了會,爺爺從籃子里倒出一些安子到塑料袋里,我們問他這是干什么,他說:“分給鄰居吃啊。”“為什么要分給鄰居吃,我們自己吃都不夠!”我和弟弟去搶他的袋子。“乖,吃完了爺爺再上去給你們采。”后來,因為家里要造房子,地基不夠,那兩棵安子樹只能被砍掉。我和弟弟抗爭許久,終究沒能如愿。那天放學后,我們看見兩棵安子樹已被砍倒在地,葉子蔫了,只剩下幾顆未被采摘的紅紅的小安子,孤零零地掛在枝上?,F在,每到五六月份的時候,我和弟弟都會想念老家那兩棵高大的安子樹,想念安子的味道。好在,熱心的鄰居們會準時在安子成熟的季節給我家送來安子。洗得干干凈凈,用大碗裝著,紅撲撲,別提有多誘人了。而直到這會兒,我們才終于明白爺爺當年的用意——安子樹是你家的、我家的,但終究是大家的。因為,我們都生長在同一塊土地上,每次吃安子,都會有一種熟悉的親切的味道在舌尖,因為安子的味道是家鄉的味道。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舌尖上的家鄉作文600字作文的相關訊息,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更多教育訊息請關注可圈可點教育資訊網。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