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特點:注重專攻;勤于實踐;善于創新;領域廣泛。
(2)地位:祖沖之是中國古代杰出的科學家;精確了圓周率的數值,他的數學研究成果長期領先于世界;他為中國乃至世界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卓越貢獻。
解析
(1)本問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信息的能力。根據材料,由“專功數術,搜揀古今”得出體現了祖沖之注重專攻;由“親量圭尺,躬察儀漏,目盡毫厘,心窮籌策”得出祖沖之注重實踐;祖沖之編新歷法、發明水碓磨、制造指南車、千里船體現了他善于創新;從祖沖之的研究涉及天文、歷法、數學等可以歸納其科學研究涉及的領域廣泛。
(2)本問考查學生解讀材料、獲取信息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可以從性質出發概括為科學家,其次結合祖沖之的最著名的成就圓周率概括其世界領先,最后可以從祖沖之對國內和世界的作用概括。
擴展知識
祖沖之一生鉆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制造三方面。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直到16世紀,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才打破了這一紀錄。
由他撰寫的《大明歷》是當時最科學最進步的歷法,對后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確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邊論》《綴術》《述異記》《歷議》等。
祖沖之在我國天文學史上第一次提出,月亮相繼兩次通過黃道、白道的同一交點的時(即“交點月”)長度為27.2123日,與現今推算值僅相差十萬分之一日,即不到1秒,由于日食、月食(統稱交食),都發生在黃白交點附近,所以祖沖之的交點月長度對于日月食預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推算出交點月的日數以后,就更能準確地推算出日蝕或月蝕發生的時間。祖沖之在他制訂的《大明歷》中,應用交點月推算出來的日、月蝕時間比過去準確,和實際出現日、月蝕的時間都很接近。
祖沖之,“專功數術,搜揀古今”,廣泛收集從上古時代起直到6世紀他生活的時代止的各種文獻資料,進行了認真的考察。
他還“親量圭尺,躬察儀漏,目盡毫厘,心窮籌策”,在天文歷法方面,編制了一部新歷法,即《大明歷》.曾經設計制造過水碓磨(利用水力加工糧食的工具),銅制機件傳動的指南車,一天能走百里的“千里船”以及類似于木牛流馬的陸上運輸工具。
最值得一提的是,祖沖之則將圓周率推算到更加精確的程度。據《隋書•律歷志》記載,祖沖之確定了兀的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過剩近似值3.1415927, π的真值在這兩個近似值之間,即3.1415926<π<3.1415927精確到小數7位。這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數學成果,直到約一千年后,才為15世紀中亞數學家阿爾•卡西和16世紀法國數學家韋達所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