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小學語文二年級課文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華羅庚的生活經歷,思考華羅庚的生命價值,從中汲取人生的教益。
2、把握本篇傳記在組織材料和語言上的特點,以便在寫作中借鑒和運用。
3、培養學生分析文學作品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了解華羅庚的生活經歷,思考華羅庚的生命價值,從中汲取人生的教益。
2、把握本篇傳記在組織材料和語言上的特點,以便在寫作中借鑒和運用。
教學難點:
1、本傳記在組織材料上的特點。
2、理解文章中所引用到的華羅庚的一些話語特別是詩句。
教學方法:
多媒體、講授法、討論法。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了解華羅庚的人生經歷,感受其高尚品格,汲取人生的教益
教學過程:
1、導入語
同學們,人們常說“興趣是的老師”,那么的興趣又是什么呢?微軟總裁比爾?蓋茨說過:“在你最感興趣的事物上,隱藏著你人生的秘密。”他的意思是:一個人的愛好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人生方向。我國數學界的名人華羅庚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同學們知道華羅庚最敢興趣的事物是什么?(數學)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華羅庚》這篇文章,一起來了解他的人生與數學的不解之緣。(板書:華羅庚)
2、請大家翻開課本第30頁,本文作者顧邁南,她是新華社女記者,采訪對象多為科技界名
人和科技界發生的重大事件,關于她的作品請大家看一下課件。
3、下面請大家用五分鐘的時間瀏覽一下全文,留意一下:從這篇文章中我們能否想象出華羅庚的具體肖像?能否了解到他家庭婚姻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4、讓生回答剛才的問題(不能),那我們主要了解到的是什么?(華羅庚的求學和事業)
5、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一個小標題的內容[板書:一。艱苦自學的青年時代]大家看看:這是一個什么結構?重心在哪?(定中結構,重心在后)由此我們不僅了解到華羅庚的青年時代是艱辛的,而且還了解到他是自學成材的。那么,他是否從小就自學呢?(不是)
如以失學作為界限,這一部分的內容可以分為失學前和失學后兩部分,失學后的他又遇到了更大的挫折:一場可怕的傷寒癥使他雙腿殘疾了;所以失學后那部分的內容又可以分為殘疾前和殘疾后兩部分。引導學生概刮出他在失學前、殘疾前和殘疾后這三個階段的表現以及他對數學的態度。
失學前:初露鋒芒(初中妙法解題)深愛數學
失學后:殘疾前:艱苦自學(他姐姐華蓮青的話)癡迷數學(羅呆子)
殘疾后:矢志不渝獻身數學
6、小結:不管條件是怎樣地艱辛,也不管命運是如何地坎坷,他對數學都是一往情深、堅貞不二,終于有志者事竟成,他寫出了什么?(讓生回答)[《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一鳴驚人。那么出名之后,他是否沉醉在成功的喜悅之中,還是乘勝追擊?請大家用5分鐘的時間瀏覽一下第二個小標題《研究數論得出華氏定理》的具體內容,歸納出:華羅庚去了哪些地方?每個地方他各取得了哪些成就?
7、提問并學生回答:清華大學四年:助理員→助教→教授[“破格”、“迅速”]
劍橋大學兩年:學術研究成果豐碩[寫了18篇論文]
西南聯大七年:〈堆壘素數論〉
訪美四年:研究范圍擴大[“這期間他的研究范圍擴大到多復變數函數論……“]
小結:通過剛才的歸納我們不僅可以看出華羅庚看出他對數學研究的突出貢獻,而且
可以看出他精益求精、開拓創新的精神。
8、重點分析課文P33頁華羅庚在西南聯大的艱辛生活,引導學生學習其愛國精神:
(1)引導學生思考:造成其生活艱辛的原因[日本列強侵華]
(2)簡介當時的時代背景[日本列強侵華,殺燒搶奪,無惡不作,給我國人民帶來了空前的劫難]
(3)分析華羅庚的詩句“寄旅昆明日……”:該詩使用暗喻的修辭手法:“金甌”喻當時國破家亡的現狀,“狐虎”、“鷹zhan ”喻日本侵略者,這里把人喻成物,表達的是一種鄙視和不滿之情,還流露出對時局的憂慮,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憂國憂民之情。
那么這位愛國人士為祖國做了哪些貢獻呢?(讓生回答)[數學研究和教育事業]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三個小標題的內容,請同學們根據課文內容概刮出他在這兩方面的貢獻:
數學研究:典型域、《堆壘素數論》、《數論導引》
運籌學、優選法
教育事業:關心中學教育事業[積極提倡在中學生中開展數學競賽]
培養人才[陳景潤、萬哲先、王元等出類拔萃]
9、為了數學事業的后繼有人,華羅庚除了專心研究,還致力于人才的培養,下面我們重點分析他對陳景潤的培養:
(1)“華羅庚看了……沒有暴跳如雷,也沒有置若罔聞,而是如獲至寶。”[可見華羅庚的虛懷若谷]
(2)“推薦”、“親自指導”等詞語可見他對人才的愛惜。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正因為有了華羅庚,現當代的中國數學研究才能譽滿全球。
10、總結: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不管是青年、中年,還是老年,從默默無聞到名譽天下,華羅庚都一如既往地摯愛著數學。對數學的摯愛就如一條線軸貫串著他的一生。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理解本文所引用到的華羅庚話語。
2、分析本文在組織材料和語言上的特點。
教學過程:
1、導入語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華羅庚》一文,文章中第一個小標題的內容講的是華羅庚的自學,其實自學也是為了后來的研究事業打下基礎,第二和第三個小標題的內容概刮起來可以說是他在事業上的成就;所以本文主要介紹的是華羅庚的事業史。全文通過其事業史這一個側面,為我們展現了華羅庚的人生歷程,讓我們從中了解到華羅庚的精神面貌與高尚品格,以至于被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著。可以說,華羅庚不愧為一位偉人。
2、如果在我們教室里掛一句華羅庚的名言,同學們會從文章中所引用到的華羅庚話語中推薦出哪一句呢?(以此培養學生分析句子的能力)
(1)引導學生觀察教室所掛的名言,歸納出名言的特點
(2)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名言的定義:
名言:顧名思義,即為的話。一般都是論述精辟、哲理性強,能給人以某種啟發或鼓勵的話。
3、讓學生自由發揮,推薦自己所喜歡的句子,并說出自己的見解
(1) P31“神奇妙算古名詞……”強調勤奮
(2) P33“寄旅昆明日……”知識分子的憂國憂民情懷
(3) P34“我們決不能等待著真正需要科學的時候,在開始研究科學。”重視科學,有高瞻遠矚的精神。此句與P36“向在城市里,今來大地邊……”充分體現了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
(4) P34“梁園雖好,非久居之鄉。歸去來兮!”愛國情懷
(5) P37“五十年來心愿,三萬里外佳音……”對黨的忠誠與熱愛
(6) P37“科學的根本是實。”實事求是的精神
(7) P37“樹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學之道,戒之以空,戒之以松。我愿一輩子從實以終。”空:空洞、無所事事。松:松懈,不思進取。實:A.實干,扎扎實實做事B.解決實際問題。體現其進取、求實的作風
4、小結:剛剛同學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說出了自己喜歡的句子,現在老師也說說自己喜歡的句子吧!我向同學們推薦的是P37“樹老易空……從實以終”,當時華羅庚已處于古稀之年,已在科學研究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他不自滿,仍思進取,這使我想起曹操在《步出夏門行?龜雖壽》中的詩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當時的曹操也已到晚年,已在政壇上建立了自己的豐功偉業,但他仍胸懷壯志,正處于英姿煥發時期的我們,是否更應積極進取、奮發向上呢?!
5、組織學生討論:本文在組織材料上以及語言上與《“布衣總統”孫中山》一文的區別
總結:
1、組織材料上:本文以時間為順序、通過描述華羅庚的事業史來展示一生的歷程,而〈“布衣……〉一文則是通過描述孫中山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細節來表現他樸素、淡泊名利等優良品質
2、語言上,由于本文作者為科普作家,使得全文語言平實、敘述精確,使用了大量精確的阿拉伯數字;而〈“布衣……〉一文的作者為傳記作家,其行文故事性強,生動有趣。
3、布置作業:完成P38的表格
小學語文二年級課文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認讀本課的十五個生字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知道恐龍滅絕原因的五種說法,能用自己的話說出相信的一兩種說法。
4、有對恐龍的滅絕等自然現象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重點:
1、能流利地朗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說出相信的恐龍滅絕原因的說法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談話法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實際引入新課
1、 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目前陸地上最大的動物是什么嗎?
(聯系舊知《稱象》談談大象有多大)
2、個別說自己知道的恐龍的知識。師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
二.(恐龍博物館)
1、 指導學生進入恐龍博物館,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相關知識。
2、 指名說說。
三.(在線影院)重溫恐龍時代那美妙的世界
1、 看恐龍的動畫片。
2、 請生質疑。
四.(識字園)自讀課文,認讀生字,初步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2、生進入“識字園”自讀生字,如有困難點擊該字聽示范讀再讀。
3、看大屏幕開火車認讀生字。
五.(你說我說)再讀課文,說說恐龍滅絕原因的幾種說法。
1、請生說說文中說了幾種恐龍滅絕的原因?
*若學生意見不統一,再引導讀課文。同桌可互相交流:有幾種說法。
2、請生分別讀讀書中關于恐龍滅絕的五種說法。
3、看連環畫,說說自己最相信的一種說法。
師巡視指導同桌互說。
4、請個別同學反饋說自己的看法
六.拓展思維訓練。
討論:恐龍滅絕還可能有什么其它的原因?(師鼓勵生探究未知領域)
七.(勇敢闖一闖)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
八.師生小結
小學語文二年級課文教案篇3
【教具準備】
1、配樂(似清泉流過的音樂)。
2、藏有生字的5個句子。
【教學目標】
1、會認“股、縫”等8個生字,會寫“瓦、泉”等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3、學習泉水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難點】
月字旁的寫法,“然”字的書寫。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同學活動
讀課文識字
(15分鐘)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一篇很美很美的課文,我讀了很多遍,但我不敢讀得太重,生怕破壞了這美麗,因為我喜歡這泉水,同學們,你們喜歡這泉水嗎?那我們借助拼音來讀一讀吧。
2、(出示課件)這一課的生字都躲在下面這些句子中,小朋友,你們還能認出來嗎?來讀讀這些句子吧。
出示“我會讀”圖標:
⑴ 哦,原來是一股清泉從石縫里沖出來,來到這陽光絢爛的世界。
⑵ 泉水流進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著瓦罐來打水。
⑶ 泉水說:“來吧,來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⑷ 泉水流過山間的平地,火紅的杜鵑花照見了自身美麗的身影。
⑸ 我的琴聲很美很美,正好為你清脆的歌聲伴奏。 1、我們也喜歡清泉:
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
邊讀邊畫出生字,借助拼音認讀。
2、自由練習讀句子:
輪讀句子。
強調不帶拼音的生字,“塔”聲調,“脆”平舌。
朗讀感悟
(20分鐘)
1、(出示“我會讀”圖標)小朋友,我們讀讀課文吧,讀完后我們來交流交流,把我們最喜歡的句子讀給大家聽,把我們自身的感受說給大家聽,也可以把自身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向大家請教。
2、同學們讀得很美,這一課的插圖也很美,讓我們在音樂中來欣賞這美麗的畫面吧。
3、小朋友,讓我們自由地、盡情地來讀課文吧,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再把自身喜歡的局部背誦下來。這么美的課文,誰不喜歡呢?假如你愿意,那就把全文背誦下來吧!
4、出示“讀讀背背”圖標:
我們來試著背背吧。
1、齊讀后交流:
⑴ 泉水愿意奉獻,“來吧,來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飽了你們能結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⑵ “天然水塔”指的是什么……(生互助,聯系上文理解)
⑶ “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鏡子。”“唱吧,唱吧!我的琴聲很美很美,正好為你清脆的歌聲伴奏。”泉水樂于助人。
⑷ 泉水很團結,還很快樂,他們總是勇往直前,“歡快的泉水彈著琴跑下山去。”“他們互相問候”“他們互相約定:大海里見!”……
2、欣賞插圖。
3、自由讀、同桌互讀。配樂讀。老師引讀,男女生輪讀。練習背誦。
4、試著背誦。
指導寫字
(3分鐘)
1、小朋友,我們來觀察一下 “股、脆、塔、杜鵑”,這幾個字詞是要求大家既會認又會寫的字,你有方法記住這幾個字嗎?
2、小朋友,誰知道這一課要寫的字詞書寫時要注意什么?
3、我們練習寫寫這個詞吧,寫兩遍。
4、誰還想告訴大家要注意什么?
5、我們大家一起來書空這個字。
6、小朋友,請大家先在書上把這幾個字詞臨寫兩遍:
書寫時要注意什么?自身寫寫看。
1、交流記字詞的方法。
2、杜鵑是一個詞,一定要按詞連寫。
3、練習寫“杜鵑 杜鵑”。
4、“瓦”我認為不好寫。
5、書空。
6、練寫。
擴展延伸
(2分鐘)
1、激發同學自讀《我會讀》中的小詩。
2、小朋友,你們喜歡泉水嗎?大家想一想,我們如何向泉水學習?我們能為身邊的人做點兒什么呢? 1、自由組合自讀“泉水泉水你到哪里去……”
2、⑴ 我喜歡泉水,假如這泉水是一個人,我一定要和這個人做好朋友。
⑵ 我想向泉水學習。
⑶ 結合實際生活談如何向泉水學習,為身邊的人做點自身力所能和的事。
【板書】
水池……
平地……
果園……
山谷……
大海里見
(目的:引導背誦)
小學語文二年級課文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比較"建之旁"和"走之旁"的不同,練習書寫。
2、指導學生按部首給生字歸類,掌握識字規律。
3、區別形近字,指導學生理解詞語含義,再進行造句練習。
4、舉辦祖國名勝古跡展覽。注意培養學生的活動自主性。
5、練習朗讀、背誦古詩和兒歌,培養學生的語感。
6、學習查字典。
教學過程:
一、描一描,寫一寫
1、師生討論:"建"和"遍"偏旁的不同之處。
2、書空建字旁。
二、把下面的字排到隊伍中去。
1、出示:經練、福神、除院、圖團四組字,學生分別說說每組字的相同之處。
2、出示:紗、祝、因、國、視、圓、降、組,學生獨立完成。
3、說說你怎么做的,為什么?
三、比一比,選字組詞。
1、同桌說說每組字的異同。
2、師范做第一題。
3、學生獨立完成。
4、指名板書。
四、讀一讀,選擇三個詞語造句。
1、生自讀詞語。
2、選擇詞語造句。
3、師生評議。
五、舉辦圖片展覽。
1、給收集到的祖國名勝古跡圖片寫上一句說明。
2、共同布置展板。
3、小導游介紹名勝知識。
六、讀一讀,背一背
1、學生看插圖說話。
2、師范讀《望廬山瀑布》
3、學生自讀。
4、指名朗讀。
七、學習查字典。
1、小朋友,遇到生字你用什么辦法認識它?
現在丁丁冬冬要向大家介紹另一個很有用的辦法,那就是查字典。
2、出示字典,介紹字典。
3、師用字典示范查找"爐"字,學生看。
4、師帶領學生查"煙"字。
5、師生總結查字典的步驟:數、查、記。
6、齊讀查字兒歌。
7、請會查的一名學生帶同學查"秋"字。
8、學生小組一起查找"遙""瀑"。
八、總結。
學生說說本節課的收獲及還要努力的地方。
小學語文二年級課文教案篇5
一.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 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子,抓住學習中的疑點,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說說這篇課文寫了哪位科學家的故事?[板書:竺可楨]
2、 課文寫了竺可楨幾次看杏花的情景?(兩次)
分別是什么時間?(一年前, 一年后)
(二)第一次 (學習第1---5 自然段)
1、 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 討論(學生可相互解答,教師只作點撥)。
3、 指導朗讀。
4、 重點指導第3自然段,體會帶點詞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
“是啊,杏花開了。”說著,竺爺爺彎下腰來,習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
(彎下腰來:說明竺爺爺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習慣地問”說明竺可楨在堅持長期物候觀測的日子里養成了主動探索,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
5、 四人小組練讀。
一個讀竺爺爺的話,一個讀小孩的話,一個讀旁白,一個做評委。
6、 指名練讀。
(三)第二次 (學習第6---15自然段)
1. 師述:一年前,孩子對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答不上來,帶著竺爺爺的囑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簡潔優美的文筆,描繪了一幅春景圖,誰來讀讀看。
2. 指名讀,突出“綠、皺、鼓”等關鍵詞。
3. 齊讀
4. 重點放在對話朗讀上
(1) 讀第一遍:自由輕聲讀,想想這是誰說的?幫它加個提示語。討論之后,出示投影片。
窗外一個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爺爺!竺爺爺!”
竺爺爺( )地問:“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 )地說:“竺爺爺,杏花開啦!”
竺爺爺( )地問:“什么時候?”
小孩子( )地說:“剛才。”
竺爺爺( )地問:“是第一朵嗎?”
小孩子( )地說:“是。”
(2) 讀第二遍:同桌討論,每一句該用怎樣的語氣讀?指名說說,歸納答案:
奇怪、高興、激動、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 讀第三遍:根據提示與讀出語氣,指導朗讀。
(4) 讀第四遍:指名生一個讀竺爺爺的話,一個讀小孩子的話,其余讀旁白。
(7---14)
5.師述:從同學們的朗讀中,不難聽出竺爺爺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動、非常興奮。那王老
師不禁要問小孩子為什么高興?竺爺爺為什么高興?
(小孩子是為自己終于完成了竺爺爺去年交給的任務而高興,竺爺爺是為自己終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而興奮。)
6. 除了對話部分,你還可以從哪里看出?
出示投影片,朗讀體會帶點詞語的作用
“竺爺爺頃刻間象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走到前院。”
7.“鄭重”什么意思?你從“鄭重地計下”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日子又體會到什么?
(“鄭重”的意思是嚴肅認真。從“鄭重地計下”可以看出竺可楨對科學研究嚴謹、一絲不茍的態度。 [板書:一絲不茍]
師述:是的,“一絲不茍”,竺爺爺的話也證實了這一點。
四.點明中心 (學習第16自然段)
1. 出示投影片:
“我需要的是精確的時間。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來代替觀察。”
2. 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3. 你怎樣理解“精確”一詞?(非常準確)能不能結合前文來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