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數學課堂交流策略的分析與研究 數學有效課堂交流活動篇一
小學數學減負提質策略
推薦度:
雙減背景下課堂教學策略
推薦度:
小學數學質量分析
推薦度:
營銷策略方案
推薦度:
小學數學教學案例分析
推薦度:
相關推薦
1.1平等、和諧的師生交流。在數學學習中,教師應該是學生最忠實、最值得信賴的學習伙伴。新的教學觀要求教師從居高臨下的強勢位置走下來,走到與學生平起平坐,平等交流的中間來。平等,既是人格地位的平等,也是學術思想的平等和真理面前的平等。學生畢竟年齡小,他的想法,他的發現可能不太成熟,甚至有些幼稚,教師應當傾聽,只有傾聽,才能理解學生所要表達的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教師作適當的指導,這種指導,不是教師直接給予解題結果或解題方法,而是要給予學生適當的點撥,以產生教學共振,獲得最優的教學效果。
1.2寬松、自由的生生交流。一節好的數學課應該有一個能讓同學之間自由開展交流的良好的、寬松的氛圍,能讓同桌之間、小組之間、全班同學之間都可以自由的進行交流。只有自由交流才能在靈感實現時就能與同伴分享,獲得最廣泛的支持,評價、修正并給同學以啟發,才能產生真正有價值的發現。當然,這種有效的自由交流必須是建立在學生懂得尊重別人,懂得與同伴分享成果的基礎上的,要讓學生知道“交流之前要做好準備”、“語言簡練、表達清楚”、“別人發言時不隨便插話打斷”、“對別人的.高明見解表示贊賞”,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爭議,更有助于激起彼此的靈感,促使彼此建構出新的假設和更深層次的理解。
1.3學生與計算機、教材、社會之間新型的交流。由于教材編寫的不斷擴充,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日益擴大,課堂教學中的交流已不僅僅滿足于與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而是延伸到了與教材、計算機、社會生活之間的交流。在這樣的雙向交流中,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發展。
數學交流的表達方式有聽、說、讀、寫、做等。因此,在繼承傳統數學教學的同時,增加數學交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說數學、聽數學、寫數學和做數學的機會。
2.1說數學和聽數學。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只要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那么他必定有自己獨特的思維過程,而通過嘴巴說是展示這具有個性化思維過程最主要的表達方式。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要創設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使用數學語言,清楚地向同學、老師表達自己的數學想法。這種數學想法包括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也包括學生解釋思考問題的過程以及克服思維阻礙的策略和有待于清晰的疑點。同樣,要想從同伴那里獲得數學思想,就要求學生學會傾聽。要讓學生學會用批判的眼光聽取同學的發言,通過思考他人的想法和策略,擴展自己的知識,不斷反思、修正自己思維策略,以達到對知識的深層次的理解。聽是為了更好的說。
2.2讀數學。閱讀是人類社會生活的一項重要活動,是人類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和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數學語言,是慎重地、有意地而且經常是精心設計的。因此,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龍菲爾德(ield)說:“數學是語言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更有前蘇聯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言:“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而語言的學習是離不開閱讀的,所以,數學的學習不能離開閱讀。讀數學資料也是一種重要的數學學習手段。小學數學教科書有著較強的可讀性,尤其是在概念課中,我們通過探索形成概念,概括出概念。由于是學生自己概括的,使用的是學生自己的語言,不具有科學性、規范性、準確性。因此,通過閱讀,有利于規范學生的數學語言,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數學語言系統,提高數學交流的能力。
2.3寫數學和做數學。寫數學和做數學并不能單一地認為是傳統中數學作業,題海大戰。這里的寫數學是指讓學生通過記筆記,寫日記的形式,記錄自己對所學的數學知識,以及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困惑、評價和意見,其中包括自己在數學活動中的真實心態和想法,這是一種新的交流工具。學習數學是一個“做數學”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來設計具有豐富情趣和意義的、有價值的開放型題型,讓學生充分體驗寫數學和做數學的樂趣。
3.1主題——研討。圍繞某一個主題展開研討,是數學課堂交流最主要的形式。研討的范圍視需要而定,同桌之間、小組之間、全班同學之間都可以。例如:在教學“比的基本性質”時,教師這樣揭示研討的主題:比和分數、除法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除法有商不變,分數有基本性質,那比有沒有相類似的性質呢?如果有,是什么?你能舉個例子來驗證嗎?圍繞這一個主題,學生開展的研討活動非常成功,不僅根據已有的知識類推出比的基本性質,也舉了很多的例子加以說明或驗證,在輕松的氛圍中獲得了知識、能力、情感的三豐收。這種靈活應變、開放性的研討順應了學生的學習需求,極大的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促進了學生的有效學習。
3.2展示——評議。動手實踐、自主探索作為重要的學習方式在學生的學習中必將得以廣泛的應用,這樣,學生就有大量的機會進行非常有個性化的實踐、探索,并形成獨特的發現。將這些實踐、探索、發現展示出來,請學習伙伴共同評議、相互啟發,使思維碰撞出創新的火花,使學生因勞動成果得到肯定而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當然,學生的探索也一定會產生錯誤的發現,錯誤實際上是通向理解的自然階梯,是兒童走向更高理解水平的中間環節。因此,將學生的錯誤展示出來加以評議,能及時了解學生的思維軌跡,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發揮了錯誤對于學生學習和創新的價值,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s("content_relate");【數學課堂交流策略的分析】相關文章:
數學課堂差錯資源的引領策略分析
10-09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分析10-11
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的分析10-08
數學教學的策略分析10-09
中考數學的備考策略分析03-17
考研數學高分的策略分析12-15
數學有效閱讀策略分析10-07
數學教學策略分析10-06
寒假數學復習策略分析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