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寫給人看的,條理不清,人們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就達不到總結的目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總結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秀總結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一單元知識點歸納總結 七年級下冊語文第一課知識點歸納篇一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
推薦度:
七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計劃
推薦度:
七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計劃
推薦度:
統編語文七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推薦度:
語文七年級下冊教學計劃
推薦度:
相關推薦
(蘇教版)
《童年的朋友》
1:作者簡介
馬克西姆·高爾基(1868~1936)前蘇聯無產階級作家,他出身貧苦,幼年喪父,11歲即為生計在社會上奔波,當裝卸工、面包房工人。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奠基人。主要作品有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長篇小說《母親》等。
2:相關背景
《童年》是高爾基著名的自傳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是高爾基最優秀的作品。三部曲分別是《童年》(1913年)、《在人間》(1916年)、《我的大學》(1923年)。三部曲描寫了“我”的成長過程。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高爾基的成長歷程。
3:主要內容
本文運用細膩而飽含深情的語言,通過對外祖母形象的細致描繪,表現了外祖母樂觀,堅毅的性格對“我”深厚的愛以及對“我”一生的影響,同時也寄托了“我”對外祖母的熱愛,感激之情。
《一面》
▲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講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內山書店見到 魯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現了魯迅熱愛勞動人民和關懷進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發了對魯迅先生真摯而又深厚的愛戴之情。
▲課文脈絡
課文分兩部分,先回憶“我”同魯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后講述“一面”對我的影響和激勵?;貞浲斞赶壬囊幻嬷皇钦n文重點展開敘述的。
▲描寫特色
課文在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動作以及“我”的感受時,不惜濃墨重彩,細致入微。特別是六次外貌描寫都抓住了魯迅“瘦”的特點,由遠及近,由粗到細,逼真傳神,給人一種“一面”勝似數面之感。
第一次是在遠處,在暗中,“我”是在無意中“望了一下”,因而人物形象“模糊”,從整體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齡。
第二次是在近處,在明里有意識地進行觀察,刻畫比較具體、細致,重點描寫人物的面容和精神,由形入神、形神兼備地寫出了人物的氣質。
第三次更近了,作者面對面地“驚異”地望著魯迅,觀察更細致,連煙嘴是“黃色”的、安煙的一頭已經“熏黑”也看清了,使形象更加完整清晰。
這三次外貌描寫,都抓住了魯迅“瘦”的特點,連同另外三處寫“瘦”,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的老師》
1.全文是圍繞哪一個詞展開回憶的?
( 難忘?!白钍刮译y忘”突出了“我”對蔡老師的摯愛和永遠的懷念。)
2、在作者的記憶里,作者對蔡老師的有哪些印象?(用原文回答)(溫柔和美麗。 她對我的接近文學和愛好文學,有著優異的影響。 他的老師是多么慈愛,多么公平,多么偉大啊。)
3、作者選取了哪幾件和蔡老師有關的令人難忘的往事?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引導學生概括事件: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蔡老師假裝發怒;老師教我們跳舞;老師帶我們觀察蜜蜂;老師教我們讀詩;我們看老師寫字;老師排除我和同學之間的小糾紛;我夢里尋師。)
4、作者為何要寫這七件事? (從課內到課外,從校園到校外,從平時到假期,全面展示了蔡老師愛學生的美好心靈,更表現對老師的愛。)
《展示華夏文化魅力》
1. 掌握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和字形。
貝聿【ù】銘 躋【ī】身 牛犢【dú】卓【zhuō】越 軒【xuān】榭
勘【ān】探 剔【tī】透 籍【í】貫 聘【pìn】請 穎【ǐng】
幻【hun】想 遴【lín】選 抉【ué】擇 化妝【zhuāng】
2. 掌握下列詞語的詞義。
魅力:指處置事情所具有的膽識和果斷的作風。
初露頭腳:剛剛顯示出青年的氣概或才華。
變幻莫測:變化很多,使人無法捉摸。
軒然大波:比喻大的糾紛或風潮。
坦誠:直率誠懇。
力排眾議:竭力排除各種議論,使自己的意見占上風。
遴選:挑選。
融為一體:若干種不同的事物互相滲透,合為一體。
熔于一爐:比喻各種事物融合在一起。
別具匠心:另有一種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學、藝術方面創造性構思)。
相得益彰:指相互幫助,互相補充,更能顯出好處。
s("content_relate");【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章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語文下冊期末知識點總結
04-16
語文七年級下冊知識點
09-10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章數學知識點
01-25
七年級下冊第一章地理知識點匯總
01-26
七年級下冊語文《貓》知識點
09-05
小學語文下冊知識點
09-07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知識點總結
09-03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知識點總結
11-10
蘇教版初二語文下冊知識點總結
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