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班音樂教案拔蘿卜篇一
1.熟悉樂曲旋律,學習有節奏的左手腕轉動的動作。
2.在教師語言提示下,學習手腕由內向外翻轉,并創編不同方位的手腕轉動的動作。
3.在邊做手腕轉動邊做踏點步的舞蹈動作時,注意調整自己與同伴的距離,避免碰撞他人。
1.新疆帽一頂。
2.錄音機,《娃哈哈》音樂磁帶。
1.學習手腕轉動。
(1)教師(頭戴新疆帽):今天我要為你們跳一段新疆舞,請小朋友注意看我手上作了什么樣的動作?在我表演的時候,請小朋友為我拍手伴奏好嗎?
(2)教師跟隨音樂表演,突出手腕轉動的動作。幼兒觀察教師動作,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動作要點。
教師:請你們說說,我跳新疆舞時手腕是怎樣動的?你們做給我看看!
(3)教師歸納幼兒的.回答,并以游戲的方式示范手腕轉動的動作。
教師:我們用手心當鏡子,并自己照一照,再轉過去給別人照一照。注意手心有里向外翻出去。
(4)教師和幼兒共同聽音樂,完整地做手腕轉動。教師可用照鏡子的游戲語言提示幼兒。
2.引導幼兒創編不同方位的手腕轉動動作。
(1)教師引導幼兒做不同方向手腕轉動的動作。
教師:我們除了可以在胸前做手腕轉動,還可以在什么位置上做手腕轉動呢?
(2)教師不斷反饋幼兒創編的動作,并及時帶幼兒集體練習。
教師: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小朋友創編的動作。
3.引導幼兒將踏點步與手腕轉動結合起來。
(1)幼兒起立,教師邊唱曲譜邊帶幼兒做踏點步和手挽轉動的動作。
教師:現在我們時時把手腕轉動和踏點步結合起來做。踏步的時候拍手,點步的時候手腕轉動。
(2)幼兒散點站位,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便踏點步邊做手腕轉動。
(3)教師檢驗幼兒是否有意識的調整了自己與他人的距離。
小班音樂教案拔蘿卜篇二
1、初步欣賞音樂,感受歌曲激昂奔放的民族風格。
2、鼓勵幼兒和著音樂大膽嘗試創作性的擊鼓,體驗擊鼓的歡快情感。
激發幼兒大膽嘗試創作性的擊鼓。
:一只大鼓、四只腰鼓、若干鼓棒等。
一)、復習
1、 舞蹈《歡迎舞》(創作性的進行舞蹈)
2、 歌曲《來了一群小鴨子》(能唱出鴨子的神氣樣)
3、 歌曲《小鴨呷呷》
1)、語言啟發,引導幼兒集體演唱歌曲“小鴨呷呷”。
2)、語言啟發,引導幼兒輪唱歌曲“小鴨呷呷”(邊聽邊唱)
3)、引導幼兒進行輪唱。(邊聽邊奏)。
二)、新授活動《小小男子漢》
1、 初步欣賞樂曲《小小男子漢》
1)、幼兒初步欣賞音樂。(要求:和以前聽的音樂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暢談感受。
3)、教師小結:(有力、神氣)
4)、幼兒用動作體驗樂曲節奏。
2、 教師示范擊鼓
1)、教師示范擊鼓。(要求:引導幼兒感受鼓聲的渾厚、有力,發現擊鼓時的節奏和力度)
3、 引導幼兒大膽擊鼓
1)、個別幼兒嘗試。(引導幼兒大膽擊鼓)
2)、幼兒輪流擊鼓。(引發幼兒進行創造性地表現)
3)、教師觀察并給予激勵。
4)、師生共舞。(體驗歡快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