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不斷攀升,近視呈高發、低齡化趨勢,嚴重影響孩子們的身心健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青少年預防近視的倡議書的內容,供大家參考閱讀。
篇一:關于青少年預防近視的倡議書
一、戶外活動。
戶外活動能有效預防和控制近視。幼兒園老師和家長應鼓勵并帶領孩子多參加以玩樂為主的戶外活動或簡單的體育運動,保證每日戶外活動時間兩小時以上。注意在戶外活動中預防曬傷和其他意外傷害的發生。
二、嚴控電子視屏。
在幼兒眼睛發育的關鍵期,過多接觸電子屏幕會造成不可逆眼部損傷。建議0—3歲幼兒禁用手機、電腦等視屏類電子產品,3—6歲幼兒也應盡量避免接觸和使用。托幼機構盡量避免使用電子屏教學,單次使用不超過20分鐘。
三、避免用眼過度。
學齡前幼兒不宜讀寫,避免過早施加學習壓力。要主動遠離幼兒園小學化傾向,讓幼兒快樂成長,充分使用各種感官探索和體驗。近距離注視場景下,距離應保持50厘米以上。對于學習鋼琴等樂器的孩子,琴譜字體要盡量大,保證練習時環境光照亮度,每次連續練習時間不超過20分鐘。
四、保持健康生活。
幼兒的營養水平和睡眠質量與成年后身體素質息息相關,應注意保持規律、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天應保證充足睡眠時間10小時以上。注意膳食營養均衡,多吃水果蔬菜,少吃甜食和油炸食品。
五、密切關注眼健康。
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眼健康,在新生兒健康體檢時就要主動進行視力篩查。及時為幼兒建立屈光發育檔案,三歲后每3一6個月定期監測視力和屈光發育情況,發現異常應及時就診。重視入園眼健康檢查。家長在家可教會孩子通過視力表進行視力檢測,關口前移,做到早監測、早發現、早預警、早干預。
篇二:關于青少年預防近視的倡議書
一、積極了解護眼知識。
家長應積極了解科學用眼護眼知識。以身作則,帶動和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盡可能提供良好的居家視覺環境。
二、戶外活動。
正確認識戶外活動的重要性。讓孩子到戶外陽光下度過更多時間,每天達到2小時的戶外活動,從而預防和延緩近視進展。
三、控制電子產品使用。
家長陪伴孩子時應盡量減少使用電子產品,有意識地控制孩子特別是學齡前兒童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非學習目的的電子產品使用單次不宜超過15分鐘,每天累計不宜超過1小時,使用電子產品學習3040分鐘后,應休息遠眺放松10分鐘,年齡越小,連續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應越短。
四、減輕孩子課外學習負擔。
配合學校減輕孩子負擔,不要盲目參加課外培訓。引導孩子不在走路時、吃飯時、臥床時、晃動的車廂內、光線暗弱或陽光直射等情況下看書或使用電子產品。監督并隨時糾正孩子不良讀寫姿勢,應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讀寫連續用眼時間不宜超過30-40分鐘。
五、保持健康生活。
保障孩子睡眠時間,讓孩子多吃魚類、水果、綠色蔬菜等有益于視力健康的營養膳食。
六、密切關注眼健康。
做到早發現早干預。發現孩子出現瞇眼看東西、上課看不清楚黑板等跡象時,及時帶其到正規眼科醫療機構檢查。遵從醫生的建議進行科學的干預和近視矯正,在正規醫療機構的眼科進行驗光,避免不正確的矯正方法導致近視程度加重。
篇三:關于青少年預防近視的倡議書
一、糾正不良姿勢。
監督并隨時糾正學生不良讀寫姿勢,應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讀寫連續用眼時間不宜超過30-40分鐘。桌椅高度要與孩子的身高和坐高匹配并及時調整。小學低年級階段是培養閱讀和書寫姿勢的關鍵時期,注意標準讀寫姿勢與習慣,做到書本離眼睛一尺、胸口離桌一拳、握筆手指離筆尖一寸。
二、注意勞逸結合。
督促學生把握好課間休息時間和體育課活動時間,多遠眺或到戶外活動。課余和周末盡量多參加戶外活動,積極參加體育運動。提醒低年級小學生每次連續讀寫盡量不超過20分鐘,中學生每次連續讀寫盡量不超過40分鐘。牢記“20-20-20”原則,近距離用眼20分鐘,要注意看20英尺(6米)外的遠處物體20秒鐘放松眼睛。關注學生用眼狀況,堅持每天上下午組織學生做眼保健操。
三、控制電子產品使用。
監督學生視屏類電子產品使用時長,減少非學習目的的視屏類電子產品使用。使用視屏類電子產品時,盡量選擇大尺寸的屏幕,保持50厘米以上的注視距離。
四、落實戶外活動。
嚴格落實體育與健康課程課時,義務教育階段,保證每天開設至少一節體育課,高中階段每周至少3節體育課。每天安排25-30分鐘大課間體育活動。
五、密切關注眼健康。
在教學中若發現視力出現異常現象的學生,應及時提醒家長帶孩子前往正規的醫療機構進一步檢查確認。
【關于青少年預防近視的倡議書 青少年預防近視的倡議書三篇】相關推薦文章:
青少年近視研究報告【五篇】
預防近視節目觀后感500字 預防近視節目觀后感精選三篇
2021預防近視節目觀后感 近視防控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