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在各個領域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無論是在個人生活中還是在組織管理中,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科普基地建設方案篇一
井口鎮20xx年全國科普日活動
圍繞全球氣候變化和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大背景,結合我鎮實際,利用我鎮教育、衛生、經濟等方面的優勢,密切聯系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創造性地開展活動,讓科技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積極營造“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社會氛圍,提高公眾素質,促進我鎮經濟社會發展。
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
20xx年9月18日——24日(各村、社區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微調,適當超前或滯后安排)
鎮涌泉廣場、主要公共場所、轄區學校等。
1、活動內容:全國科普活動開幕日
活動地點:涌泉廣場
主辦:井口鎮科協
2、活動內容:井口鎮第一屆蕊澤杯運動會
活動時間:7月30日——11月1日
活動地點:涌泉廣場
主辦單位:井口鎮人民政府
3、活動內容:世博知識搶答
活動時間:8月13日
活動地點:鎮六樓會議室
主辦單位:鎮科協、鎮文化服務中心、鎮團委
4、活動內容:安全知識講座
活動時間:9月20日
活動地點:鎮六樓會議室
主辦單位:鎮文化服務中心、鎮安穩辦
5、活動內容:應急疏散演練
活動時間:9月21日
活動地點:鎮六樓會議室
主辦單位:鎮科協、鎮文化服務中心、鎮民政辦
6、活動內容:科普志愿者義務科普服務活動
活動時間:9月23日
活動地點:涌泉廣場
主辦單位:鎮科協
7、活動內容:健康知識講座
活動時間:9月24日
活動地點:鎮六樓會議室
主辦單位:鎮科協、鎮機關黨支部
8、活動內容:科普畫冊巡展,發放科普宣傳材料
活動時間:活動日期間
活動地點:各村、社區
主辦單位:井口鎮科協、各村、社區
1、參與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整合資源,精心策劃組織實施,保證活動順利開展并取得實效。
2、各村、社區分別負責所在轄區的活動實施組織與落實。
3、各村、社區活動結束后,認真把本次活動進行書面總結,于9月28日以前一并上報有關聲像資料和總結至鎮科協。
科普基地建設方案篇二
為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樹立育人為本的思想,將良好的品德、習慣恰到好處地融入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之中。以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重點,促進校內與校外教育相結合,積極引導學生社會實踐活動。
1、建設以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為主的社會實踐活動基地。如組織學生參觀“毛主席紀念館”。使學生們親身體驗對英雄的擁護與愛戴。
2、建設帶有勤工儉學性質的社會實踐活動長效機制。主要是通過這種方式來了解行業的運行和發展情況,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提前進行實際工作體驗,在實踐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揚工作中的協作精神以及創新精神。
3、建設其他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基地。針對學生特點,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使其在各自興趣范圍內多參加各類社團,有讀書興趣的可以參加書社、有表演興趣的可以參加演藝社等。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又可以提高他們的組織能力。
1、每年春季、秋季開學,邀請交警中隊隊長為同學們講述道路交通安全知識,讓同學們知道“安全重于泰山”。
2、每年的四月、十一月,邀請派出所指導員,為同學們講述有關法律知識。讓同學們懂法、守法。
3、每年清明節,我校都組織師生前往“毛主席紀念館”舉行祭掃活動,緬懷先烈的偉績,寓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于活動中,培養學生為祖國、為人民、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斗終身的獻身精神。
科普基地建設方案篇三
第一條為加強本市科普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科普事業發展,根據《*市科學技術普及條例》、《*市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方案》,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本市區域內市科普基地的申報、推薦、評審、命名。
第三條科普基地是開展社會性、群眾性、經常性科普活動的有效平臺,是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的重要載體,是科普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市科普基地分為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培訓基地、科普傳媒基地和科普研發基地四類申報。
第四條在本市區域內登記或注冊的任何組織均可申報市科普基地。
第五條市科普基地命名條件:
2.組織參加各類大型科普活動;
4.具有科普活動策劃能力,并能利用多種手段和載體開展科普教育活動,有專人講解或指導。
1.經政府部門批準的教育或培訓機構;
2.具有五名以上開展科普培訓的教師;
3.從事過科普培訓,并取得一定成效;
4.有針對科普培訓的教學大綱、教材及課程計劃。
1.具有政府部門批準的傳媒資質;
科普基地建設方案篇四
引導語:當今企業間的競爭歸根結底就是人才的競爭,人力資源作為企業的重要資源越來越被重視,已成為當今企業能否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拓展訓練基地建設對員工培訓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素質拓展訓練就是以“磨練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煉團隊”為目的,在體驗式培訓中實現這一目的。
1、拓展訓練對企業的好處:
(1)、使員工進一步明確和認同組織目標,增強組織的凝聚力。
(2)、樹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團隊精神和整體意識。
(3)、改善人際關系,形成積極向上的組織氛圍。
(4)、改進組織內部的溝通與信息交流。
(5)、使組織面對各種變革與挑戰時更為從容有序。
(6)、使員工表面出更佳的領導與管理才能。
(7)、挖掘員工的內在能量,使之聚合,并在工作中全部釋放出來。
2、拓展訓練對個人的好處:
(1)、改善身體機能,強健體魄。
(2)、認識自身潛能,增強自信心,改進自身形象。
(3)、克服心理惰性,完善性格結構,磨煉戰勝困難的意志。
(4)、調適身心、不浮躁、不頹廢,更好地面對工作與生活的挑戰。
(5)、認識群體的作用,增進對集體的參與意識和責任心。
(6)、啟發想象力與創造性,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7)、學習欣賞別人,學會關心別人。
(8)、助人為樂,關愛生命和自然。
(9)、情感溝通和表達能力增強,人際關系趨向和諧。
現代社會競爭日益激烈,要求員工在工作中不僅具備良好的業務素質和較強的工作能力,還需具備健康的心理素質、堅強的意志、敢于進取冒險的精神和良好的人際關系及組織協調能力,而這些都需要從實踐和強化訓練中培養出來。對員工素質的拓展不僅是企業人力資源開發的一個重要課題,而且對員工本人的發展和進步也具有深遠的意義。
企業建立拓展訓練基地可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一方面,節省了本企業員工的培訓費用。另一方面,在本企業不使用基地的時候可將基地租賃給其他企業或培訓公司進行拓展培訓,收取場地使用費。
企業建立拓展訓練基地也增強了企業的社會效益。一方面,不僅壯大了企業的基礎建設,而且隨著企業管理的提升,企業團隊凝聚力的增強,無形之中造就了人才效應,為企業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另一方面,除作為企業內部員工培訓基地之外,也可邀請兄弟單位參加拓展培訓,既增強了同行間的聯誼,又提升了企業在同行業中的知名度。
1)拓展訓練的起源:
拓展訓練的早期形式源于二戰時期的海上生存訓練。在戰爭結束后,人們普遍認為這種訓練應保持到和平年代,于是,拓展訓練的獨特創意和訓練方式逐漸被推廣開來。訓練對象由海員擴大到軍人、學生、工商人員等各行業、各類群體;訓練目標由單純的體能、生存訓練擴展到人格訓練、管理訓練等重要方面。目前,在世界各等地,拓展訓練高級經理人員必須參加的一項訓練。
2)什么是拓展訓練
利用崇山峻嶺、翰海大川等自然環境,通過一系列精心設計的.活動,使學員在解決問題、應對挑戰的過程中,達到“磨練意志、完善人格、挑戰自我、熔煉團隊”目的的一種訓練形式。
3)拓展訓練的作用
1.了解企業文化,建立員工的歸屬感
2.建立良好的同事關系
3.培養團隊的合作精神
4.培養積極進取的心態
4)傳統學習方式與體驗學習方式的區別
傳統學習 體驗式學習
過去的記憶 即時的感受
記憶 領悟和體認
自主學習 團隊學習
注重知識、技能 注重觀念、態度
無接觸 直接接觸
單一刺激 高峰體驗
以教師為中心 以學員為中心
標準化學習 個性化學習
理論化 現實化
強調學 強調做中學
5)沙盤模擬
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積極的行動力和理性的思維習慣是經理人最重要的能力,有效的行動來自正確的思想,經營管理如果僅憑藉積淀的經驗和知覺本能盲目決斷,往往會導致無法預見的問題和錯誤的決定。而規避這種風險的最好方法就是運用系統化的訓練方式來培養決策人正確的思考模式。“kj經理人沙盤模擬訓練課程”就是這樣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訓練工具。
沙盤模擬訓練源于戰爭中的沙盤模擬推演,它運用獨特直觀的教具,融入市場變數,結合角色扮演、情景模擬、講師點評,使受訓人員在虛擬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全真體驗企業數年的經營管理過程和情景。沙盤訓練一經面世,就以其獨特新穎的訓練模式、深刻實用的訓練效果受到是中外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訓練專家們青睞,目前沙盤訓練成為世界500強中80%的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經營管理訓練的首選課程。
“kj經理人沙盤模擬訓練課程”是北京現代中歐管理科學研究院引進哈佛情景教學模式,借鑒歐、美企業成功訓練經驗,針對本土人才素質特點開發成功的管理課程訓練系統。融合了二十幾位專家學者和職業經理人的智慧結晶。現已研發成功了全面管理沙盤課程,財務管理沙盤課程,營銷管理沙盤課程三大系列并申請了國家專利,填補了國內訓練市場的一項空白。
“kj經理人沙盤模擬訓練課程”推出后,在匯源飲品、萬科地產、住總集團、賽特飯店、人壽、長城計算機、亞都科技、金山軟件、中建一局、圣象木業、金風帆蓄電池等知名企業進行了實戰演練,效果明顯,好評如潮。目前已被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確定為mba項目選修課程。
科普基地建設方案篇五
目前我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日新月異的階段,很多城市已經出現了垃圾圍城的局面。面對垃圾處理現狀,國務院高度重視,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解決目前垃圾圍城的窘境。垃圾焚燒處理遵循可持續發展和循環經濟理念,領先創新開拓能源的循環利用,是循環經濟可資參考的實踐模板。推廣普及垃圾焚燒處理環保科普教育知識,讓全社會共同關注環保事業,倡導廣大市民從身邊小事做起,從對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分類做起,關心環境保護,爭做環保衛士,共建生態文明,共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為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和發揮現有社會資源的作用,向公眾開展垃圾焚燒處理環保科普教育活動,積極推進環保科普教育工作的社會化、群眾化、經常化,規范“垃圾焚燒電廠環保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設與管理,特制定本要求。
1、 具備普及環保科普知識內容的條件與設施。
2、 接受政府城市管理部門、環衛部門以及環保部門工作指導。
3、 有專、兼職人員負責講解、接待和活動輔導,并具備一定組織管理能力。
4、 將環保科普活動經費列入本單位經費預算,并落實到位。
5、 有固定的環保科普活動場所,并配備相應的設施和器材。
6、 自身嚴格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制度,能有效控制自身各種污染源達標排放。
1、 融合垃圾焚燒處理“資源化、無害化、減量化”的環保理念,宣傳相關環保政策,普及環保科普知識。
2、 以廠區生態園林綠化、環保信息對外公示、主題性裝置藝術、人文風格的圖文布展,全方位展示垃圾焚燒電廠的良好形象。
3、 利用聲光電、多媒體、趣味性問答等形式增加全民互動參與的熱情,使公眾對垃圾焚燒電廠有更深刻的認知和更充分的了解;同時兼顧國內外參觀群體的文化差異,采用雙語設計展示。
4、 設有專門的室內展示場地,運用聲光電、多媒體、模型、實物、圖片等形式展示環保科普知識、先進的焚燒處理工藝等。
1、 以“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方法”為指導思想,充分發揮教育基地在環保科普工作方面的示范作用,堅持公益性原則,協同當地政府相關部門或根據教育基地自身的特點以及公眾和社會的需求,創造條件,廣泛開展有特色、有時效的環保科普教育活動。各類環保科普活動應有文字、照片和錄像等檔案資料以及接待公眾人數等有關統計數據。
2、 積極探索開展環保科普教育活動的新思路、新方法,開拓創新;積累工作經驗,積極參加環保科普教育基地之間的經驗交流,不斷提高工作水平。
3、 環保教育基地每年開放天數不少于100天,接待人數能力滿足50人/次。
4、 要做好環保科普活動的內容設計并利用多種手段開展科普教育活動,如安排專人講解和指導;設計制作相關的展板、錄像、掛圖、多媒體、宣傳冊等;講解、指導和宣傳材料的內容應準確生動、簡單明了。
5、 加強對教育基地自身和環保科普活動的宣傳,公布開放時間和活動內容,主動吸引、組織公眾到基地參加環保科普教育活動。
6、 設有來訪者意見箱,認真對待群眾意見,聽取群眾建議,及時反饋信息,不斷提高教育基地形象。
教育基地展廳建設應立足于自身特點,場地面積在200~700平米為宜。投資費用約為1.5~2萬元/平米(暫未考慮后期維護費用)。
教育基地展廳設計應包含三部分內容:
(二)本單位垃圾焚燒電廠情況及工藝流程介紹;
(三)社區居民互動及企業文化展示。
1、 通過優美環境的圖片,表達人類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同時通過垃圾成災的圖片與之形成鮮明對比,說明不斷產生垃圾的危害,是我們美好生活的噩夢。
2、 收集目前國內外垃圾焚燒電廠相關資料,選錄具有代表性的范例進行圖文展示,尤其是通過發達國家對垃圾焚燒發電的重視和全球典范單位展示介紹,說明焚燒處理技術作為現在及以后垃圾處理的主流方式的好處。
3、 要有當前國內外垃圾焚燒處理行業的有關數據統計資料。
(二)本單位垃圾焚燒電廠情況及生產工藝流程介紹:
4、 介紹本單位垃圾焚燒處理事業的發展、歷程、實力、成績及先進的生產技術。
5、 采用模型并結合聲光電等表現形式對垃圾焚燒處理發電(垃圾焚燒、煙氣/廢水/污泥/飛灰/爐渣的處理)工藝流程進行展示講解,著重展現垃圾焚燒處理“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的設計理念,向公眾普及電廠生產知識、傳遞電廠的環保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6、 設計理念應注重環保元素,全方位、多視角展現環保理念,例如:可充分利用垃圾焚燒發電過程中產生的灰渣、處理達標的廢水等材料,展現廢物再利用的環保主題;實物展示部分,可布置一些垃圾樣本、滲濾液樣本、布袋及爐排模型等。
7、 現場生產工藝參觀通道整潔明亮,通道兩邊布置一些圖片、文字說明,讓參觀人員結合現場設備對生產工藝有更直觀的了解。
8、 在廠區顯著位置設置環保信息對外公示大屏幕,實時準確的向社會公眾公開煙氣排放指標等主要生產信息,接受社會輿論監督。
(三)社區居民互動及企業文化展示:
9、 采用電子相冊等表現形式展現社區居民互動、共建等主題。
10、 采用電子簽名墻等形式,設立“我環保,我快樂”的簽名主題文化墻,邀請公眾參與、簽名宣誓,支持環保、熱愛環保。
11、 在廠區內利用廢棄物等材料,設計布置具有環保理念的雕塑藝術作品創作,用奇特的造型和夸張的藝術表現形式,裝點廠區,宣傳廢物再利用的環保主題。
12、 因參觀群眾覆蓋面廣泛,設計理念應老少皆宜,應包含一些人文互動環節,例如趣味性問答等;同時兼顧國內外參觀群體文化差異,采用雙語(中文、英語)設計展示。
13、 環保教育基地展廳應兼顧環保理念與本單位經營理念色調的合理搭配,用料上乘、施工工藝精細。
通過印制本公司宣傳圖冊、環保提袋等作為環保宣傳活動的相關資料發放,更廣泛的宣傳環保理念。
科普基地建設方案篇六
為貫徹落實_頒發的《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根據《*區〈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工作方案》和《*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要求,做好我區科普基礎設施工程的實施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根據“科普基礎設施工程”的任務和要求,拓展和完善現有各類基礎設施的科普教育功能,有計劃地推進科普設施的建設與發展,力爭在我區新建或發展一批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公園、電子科普畫廊、科普學校、科普閱覽室、科普長廊等。通過實施科普基礎設施工程,加強我區科普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為公眾提供科普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滿足公眾利用科普設施提高自身科學素質的需求。
二、主要任務和措施
1、制訂科普設施的管理辦法與獎勵辦法。
2、堅持科普設施的公益性原則,拓展和完善現有基礎設施的科普教育功能,并做好相關督察工作。
充分發揮科普設施在提高未成年人科學素質方面的作用。推動各類科普設施與學校科學教育的銜接。進一步發揮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改善硬件設施建設,提高服務水平。推進各類科普教育基地實行定期對公眾、特別是青少年免費或優惠開放,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普活動。
增加各類公共基礎設施和專業設施的科普功能,發揮它們在公民科學素質建設中的作用。
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等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利用科研設施、場所等科技資源向社會開放,開展科普活動。
拓展和完善各類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的科普教育設施、科普教育功能,不斷開發滿足青少年參與需求的科普活動項目,發揮青少年教育基地在科普教育中的作用。
加強技工院校和職業技能培訓機構的科普教育功能,將有關節約能源和安全生產為重點的科學素質內容納入各類職業技能培訓內容,促進城區勞動者科學素質的提高。
加強職工學校、文化宮、俱樂部等企業文化場所的科普教育功能。逐步對工會系統的職工學校、文化宮或俱樂部進行設施的提升與改造,并組織開展各種科普活動吸引職工參與,使它們作為企業科普活動的重要陣地,滿足廣大職工群眾獲得科普教育、提升科學素質的需要。
3、加大科普設施建設力度,滿足公眾參與科普活動的需求。